社區日曆-頭分社區-古早味的廣播電台─洗衣溝













頭分社區 古早味的廣播電台─洗衣溝
清晨四、五點,婆婆媽媽們提著大籃小籃的衣物來到洗衣溝報到,洗衣聲、談笑聲、訴苦聲,此起彼落,好不熱鬧。洗衣溝的自然湧泉,水清見底,全年無休,秉持著洗除髒污與淨化人心的精神,細水長流,無怨無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不僅肩負著清洗的工作,更是村裏訊息傳播的廣播站。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頭分社區-大樹公













頭分社區 大樹公
頭分村大樹公 ( 老茄苳 ) ,在宜蘭縣老樹中是最具文化特質的一棵樹。在漢人剛到結頭份一帶開墾時,原住民有獵人頭習俗,為了觀察原住民的動態,便在樹上掛起銅鑼,架設瞭望台。又據耆老口述,日治末期,因怕美軍機的轟炸,從北機場用人力將戰機推來結頭份,大樹公下可以停下2 架軍機。惜因 1987 (民國 76 )年亞力士颱風侵襲宜蘭,在強風吹襲下,原本四、五層樓高的老樹攔腰折斷,過往大樹公的英姿,只能藉由耆老口述及老照片中想像。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頭分社區-結頭份王公廟讚化宮













頭分社區 結頭份王公廟讚化宮
三山國王是閩客的守護神,結頭份的王公廟,廟名讚化宮,始建於清咸豐年間,所供奉的三山國王為〝巾、明、獨〞三座山之山神,神像是仿桃園三結義的形貌,大王仿劉備白臉,二王仿關公是紅臉,三王仿張飛是黑臉且加刀痕成花臉。原廟址位於三鄰宅附近,後遷建現址, 1970 (民國 59 )年間,村民熱心捐獻曾重建。每年農曆 10 月 14 日廟慶,唱戲酬神宴客,是結頭份重要的節慶活動。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頭分社區-社區活動中心













頭分社區 社區活動中心
座落於讚化宮旁的社區活動中心,當年是由村民集資購買土地並由公部門出資合力建造完成,社區活動中心於 1990 (民國 79 )年正式啟用後,不但提供社區居民休閒、育樂、學習以及聚會的多功能服務,更強化了居民的認同感,對於凝聚社區的向心力有實質的助益。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千里光藥園休閒農場

 

clip_image002

千里光藥園休閒農場位於本縣宜蘭市大坡路二段131巷53號,是一個佔地2000多坪,結合教育、傳承、研發、養生與休閒等多功能的農場。

農場創辦人李長溪老師,在台北任英語老師多年,曾獲教師最高榮譽師鐸獎,退休後,因對家鄉的熱愛抱持著奉獻與回饋家鄉的心,與中醫師妻子周素瑛返回宜蘭創辦了慶安中醫診所,由於宜蘭的環境純淨無污染,並有豐富的中草藥資源,李老師為了鼓勵妻子更深入探討中草藥,於民國89年開始翻山越嶺,到處收集縣內各種藥草,以方便妻子及同好者學術交流之用,於是籌畫創立了千里光藥園休閒農場。

由於李老師的辛勤經營,加上藥園所在地具有豐沛的水資源,提供藥草良好生長環境,園區內目前栽種約600多種的藥草,將來預計要採集更多的藥草,讓園區栽植的藥草能夠達到千種以上,園區內的藥草皆採無污染的有機栽種方式栽種。

因藥園以傳承藥草保健知識為宗旨,所以對於藥草知識的教育與傳承、藥草的生活文化的推廣不遺餘力,園區內曾辦理有關教師認識中草藥方面的研習,希望藉由與學校合作,可以把中草藥的功用推廣到小朋友身上,讓他們從小就認識老祖宗的智慧,並能運用於自身的生活當中;除了透過與學校合作,園區內有藥草種植區、餐飲體驗區、藥草產品展示區並備有視聽教學設備,是一個認識中草藥的良好的教學場所,其中餐飲體驗區及有機藥草產品展示區中的產品皆為周素瑛中醫師利用園區栽植的藥草研發而得,具有養生保健的功用。另外,藥園的二樓則布置有雅石共賞區,是李老師多年珍藏的雅石,有怡情養性的功效,與藥草養生的功用互相輝映。

千里光藥園休閒農場真是一個教學與休閒的好去處。

社區日曆-頭分社區-頭分社區













頭分社區 頭分社區
頭分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 1993 (民國 82 )年,第 1 、 2 屆理事長為歐境松,第 3 屆理事長黃來旺,第 4 屆陳明文,本屆理事長為陳聰文。協會共有 8 個班隊,分別是長壽俱樂部、結蘭社、歌唱班、韻律班、烹飪班,還有社區綠美化的守護者環保志工隊;協助打擊犯罪維護治安的守望相助隊;及熱愛歌仔戲文化的結頭份歌仔戲班。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頭分社區-結頭份的生活環境與特產













頭分社區 結頭份的生活環境與特產
結頭份在員山鄉北隅,毗連同樂村,聯接宜蘭市,地勢略高。全村劃分為 15 鄰,人口 1,566 人。結頭份大略以永同路 2 段與牛路巷形成一個座標,東西約 800 多公尺,南北約 1500 多公尺的範圍,在大枕山四個村中 ( 同樂村、枕山村、永和村、頭分村 ) 是唯一沒有學校,幅員最小,人口最少的。結頭份民風勤奮保守,大多務農,農產水果有芭樂、蓮霧,主要作物為以水稻、麻竹筍為大宗。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頭分社區-結頭份地名由來













頭分社區 結頭份地名由來
結,乃宜蘭地區拓墾組織的基本單位,結有頭人,稱為結首,結頭份乃指結首所分的田份。頭分村在清代稱為結頭份庄, 1901( 明治 34) 年查定區域,仍名結頭份庄, 1920( 大正 9) 年,行政區域再行調整,改結頭份庄為大字。終戰之後,改結頭份大字為結頭份村, 1950 (民國 39 )年依行政區域調整方案,重新調整,結頭份村範圍不變,但更名為頭分村至今。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香和社區-香和社區未來的願景













香和社區 香和社區未來的願景
香和社區鄰近冬山鄉行政中心,北臨冬山河森林公園,南接武荖坑風景遊樂區,東鄰著名的冬山河親水公園,西往慈心華德福,周邊觀光資源豐富多元。未來的社區營造重點包括:加強人才培訓,提昇相關技能,發展產業特色;辦理耆老座談,蒐集文史資料作為導覽教材:架設網路,利用科技傳遞訊息,提升知名度。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香和社區-髒亂點清除與植栽綠美化













香和社區 髒亂點清除與植栽綠美化
香和社區偏向集中住宅型態,並無大型開放的植樹空間,經與鄉公所洽談後,選定冬山路1段、冬山舊街及香城路巷口L型帶狀空地,進行植栽綠美化,面積有630平方公尺。針對道路及住戶門前整體景觀,以點連成線、線接成面達成環境美化目的,社區民眾的踴躍參與和迴響,凝聚出參與公共事務的向心力。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