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一輩的人說,以前整個深溝、蓁巷、內城等村落內都以種植甘蔗為業。為了運輸甘蔗,便建設小火車(五分仔車),從內城的「蟳管仔埤」(今太陽埤)經過蓁巷到深溝,再經「火車港仔」抵達浮洲。因為小火車行駛時需要水,為補充水量便設一加水站。先建水圳引水到「火車港仔」,再以傳統人力水車將水引到高台上,讓小火車得以加水運行。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聽老一輩的人說,以前整個深溝、蓁巷、內城等村落內都以種植甘蔗為業。為了運輸甘蔗,便建設小火車(五分仔車),從內城的「蟳管仔埤」(今太陽埤)經過蓁巷到深溝,再經「火車港仔」抵達浮洲。因為小火車行駛時需要水,為補充水量便設一加水站。先建水圳引水到「火車港仔」,再以傳統人力水車將水引到高台上,讓小火車得以加水運行。


宜蘭縣立蘇澳初級中學於1952(民國41)年設校於聖湖里,是當時蘇澳鎮最高學府,校門朝北,位置與現在校門同。當時校園與教室都很簡陋,1959(民國48)年時代,校園松林繁茂,整齊美觀。1968(民國57)年改制為宜蘭縣立蘇澳國民中學,當時校園環境相當完整。
聖湖社區 聖湖最高學府-蘇澳國中
國民教育延長為九年,本校奉令改制為「宜蘭縣立蘇澳國民中學」,勵行德術兼修五育並重之國民教育。學生人數激增,東側波浪屋頂教室完成。1971(民國 60)年增建工藝教室與工場。1973(民國62)年7月開辦附設中級補習學校,招收社會上失學人士就讀,提供他們完成國中教育機會。1975(民國 64)年圖書館落成,提供學生良好閱讀環境。2002(民國91)年夏,本校創校滿50週年。半世紀來經歷任校長精心擘畫,全體師生默默耕耘,如今學校規模已然具備,各科師資優秀,培育桃李成蔭,一片欣榮現象。
由於前社區理事長方旺朝先生,四處奔走,取得地主同意及爭取上級補助款,於民國76年6月完工後啟用。活動中心除了提供開會、投開票所使用外,也成為老人營養午餐的供餐場所。民國70年間更為社區青少年提供了一個運動打球的好地方。雖然沒有教練指導,但大家無師自通,大大提升了運動風氣;並於民國72年組成宜蘭縣首支社區棒球隊,參加宜蘭縣棒球錦標賽。如今配合學校體育館興建,活動中心已於民國94年6月拆除,學校、社區變為一體,少了活動中心,多了個體育館何嘗不是社區之福。



頭分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 1993 (民國 82 )年,第 1 、 2 屆理事長為歐境松,第 3 屆理事長黃來旺,第 4 屆陳明文,本屆理事長為陳聰文。協會共有 8 個班隊,分別是長壽俱樂部、結蘭社、歌唱班、韻律班、烹飪班,還有社區綠美化的守護者環保志工隊;協助打擊犯罪維護治安的守望相助隊;及熱愛歌仔戲文化的結頭份歌仔戲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