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四、五點,婆婆媽媽們提著大籃小籃的衣物來到洗衣溝報到,洗衣聲、談笑聲、訴苦聲,此起彼落,好不熱鬧。洗衣溝的自然湧泉,水清見底,全年無休,秉持著洗除髒污與淨化人心的精神,細水長流,無怨無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不僅肩負著清洗的工作,更是村裏訊息傳播的廣播站。
[頭分社區] 結頭份的生活環境與特產
[阿蘭城] 蘭城橋
阿蘭城地區的居民都互相認識,相處和樂。由於連外道路只有蘭城路,東到宜蘭、西接礁溪,部份居民在礁溪鄉龍潭的台化、台旭上班,往來需繞遠路而行,非常不便。於是社區居民決定推動蘭城橋的興建。
由一百多戶居民募集了300萬元的經費,購買土地興建蘭城橋,以方便對外交通,但也因此帶給社區莫大的衝擊。民國87年有一位91歲的阿牛叔,於雜貨店門口被車撞死,居民才驚覺到社區內車多了、噪音大了,但居民的生活習慣也未因此而改變。
為了改變這莫大的衝擊,我們利用縣政府提撥的300萬元回饋金,成立了「阿蘭城新風貌促進會」,有系統地連絡社區居民的情感、建立文史資料及致力於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及交通建設。民國90年我們爭取800萬元公共綠美化的經費,開始建設屬於阿蘭城居民的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