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山社區] 枕山社區簡介

枕山社區位於員山鄉,在蘭陽平原西邊,北方隔大礁溪和礁溪鄉二結村接壤,東邊則以枕頭山山麓連接同樂村,隔著枕山路(水尾仔)和頭份村為界,南鄰永和村、湖東村及湖西村,西北邊已山稜線與台北縣烏來鄉為鄰。

地屬長條型。總面積50平方公里,總人數將近3000人,社區居民以農為主業,並成立全國第一休閒農業區,以發展社區休閒產業。

簡介─枕山社區

[枕山社區] 神龍擺尾-水尾仔

「水尾」因位於枕山村最尾端而得名。

本來枕山地區就缺水,水尾更是缺水,小時若要水喝必需至牛奶城(現今永和村)挑水,後來草湖底防空洞有山泉水流出,居民聯合建造一座蓄水塔(位於以前靶場附近)以解決該地區居民挑水之苦。另因為水尾於頭分村、永和村相鄰,故流行一句話「撒一把尿可淹過三個村莊」。

因枕山地形造勢;前有望龍埤,後有水尾仔的流向,故有神龍擺尾之稱號。

神龍擺尾-水尾仔

竹安國小學校概況

一、學校沿革

本校位於宜蘭縣頭城鎮最南端,舊稱三抱竹,屬沿海漁業及養殖區,學區以頭城鎮竹安里及礁溪鄉時潮村里民的子弟為主,民風淳樸,孝悌傳家。民國52年7月創立頭城國小竹安分班,54年8月改為頭城國小竹安分校,57年8月獨立為竹安國民小學,77年8月設幼稚園,82年8月成立布馬陣、86年8月起成立桌球隊、彈腿隊、國樂團、箏樂團、排球隊,86年3月起自辦營養午餐,86年6月新校舍落成,90年11月行人路橋落成啟用,91年起陸續建置及充實各項軟硬體資訊設備。

二、學校現況:

教職員工數為校長1人,國小部教師13人(合格教師)。幼稚園教師2人(合格教師)。幹事1人、護士1人、工友1人,合計19人。聘任2688增置員額教師支援人員1人(閩南語)。

三、學校環境:
本校位於北宜濱海公路台二線142.8公里處,東臨太平洋,西臨雪山山脈,西北方有竹安河流經,擁有竹安河口、四十甲地及時潮村溼地等天然資源,是觀察溼地及觀賞水鳥的好地方。學校前方太平洋水域及海岸林地,富含豐富生態,不但是居民經濟來源之一,更是發展學校特色課程的好素材。竹安具有優良、開放、多元的學習環境,是社區的學習及活動中心。

[湖北社區] 金大安圳

現址位於大湖風景遊樂區內,為控制大湖水位高度的水閘門。

往昔『船仔頭』有船隻要出航時,即利用此閘門將湖水往下游排放,升高河流水位以利船隻通航。興建於清嘉慶17年(1812),取用金大安埤(大湖埤)為水源,灌溉內湖、茄苳林(今湖東村)、水源地(今內城)一帶農田約170甲。

金大安圳

[深溝社區] 連接三星與員山的『葫蘆堵大橋』

原本三星和員山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堤防構築之前,深溝葫蘆堵一帶即為三星鄉所管轄。後來因興築堤防,阻隔了兩地居民的互動,且造成感情的疏離。葫蘆堵大橋的通車,讓深溝成為宜蘭縣兩大都會區的交通樞紐。除了交通便利外也讓社區居民和三星鄉的親友往來更為密切。

連接三星與員山的『葫蘆堵大橋』

[深溝社區] 深溝社區簡介

深溝社區為蘭陽溪北岸河堤築堤後形成的新生地,本區距離員山鄉市街較遠,過去原為單純的農村社區。

新近完工通車的葫蘆堵大橋,改變了本地的交通地理條件,成為蘭陽平原溪南、溪北交通新的樞紐,加上計畫中的西環、東西向兩條快速道路,以及宜蘭市西南側的縣政中心與清華大學設校計畫來看,本區實具發展高科技產業、教育訓練、國際會議等園區的潛力。

深溝社區簡介

[頭分社區] 國王溝

在結頭份 1 鄰與 2 鄰邊,有一湧泉水質清澈、環境優美的埤塘,叫做國王溝。

據耆老口述,此埤塘因地近舊三山國王廟,故稱為國王溝。又一傳說,國王溝以閩南語發音,國王溝、國王溝唸快時變成貢溝。昔時貢溝面積更大,為附近農地灌溉之水源,今部分淤塞,又因氣候暖化,地下水源枯竭,湧泉出水量已不如從前。

國王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