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蘭陽別院
蘭陽別院原名雷音寺,建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歷史,星雲法師在民國四十二年間應當地仕紳禮請駐錫雷音寺,成立宜蘭念佛會,這也是星雲來台後第一個弘法的地方,因此,也被信眾稱為星雲發跡之處,更成為日後佛光山信眾遍佈海內外的起點。雷音寺在民國五十四年歐珀颱風來襲時,傾倒毀圮,重建成四樓建築,六十七年落成,此次改建成十七層文教大樓,部份將作為佛光大學區學部使用。
宜蘭念佛會是雷音寺第一個附屬單位,民國四十二年星雲大師駐本寺後,首先組織蓮友,創立念佛會,開始共修說法,直至今日,歷久不衰。早期的弘法佈教,如今尚為蓮友所津津樂道,諸如廣播弘法、監獄佈教、軍營勞軍、鄉村佈教、家庭助念等,都有相當深厚的建樹。當時宜蘭市有四十八個里,念佛會有來自各里的「班長」,負責組織該里的信徒。除了念佛之外,並引導信徒識字讀經,從講經說法及唱誦中,增進信徒的信心及正知正見。「念佛會」後來幾乎成了「雷音寺」的代名詞。至今宜蘭市北門口的客運站名,仍然是念佛會。民國四十五年,宜蘭念佛會的講堂落成,為第一所專為講經說法及共修而設立的講堂。講堂的正面外觀由許多長形的窗子組合,看似一件「福田衣」,配合著屋頂上的卍字,座西朝東,遙向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講堂內供奉的阿彌陀佛,為宜蘭籍雕塑家楊英風先生早期的作品。講堂落成當天,由中國佛教會理事長章嘉活佛率諸山長老前來剪綵啟鑰,其受教界人士之重視可見一斑,從此佛法更加深入廣大蘭陽地區,佛光普照,法水常流。民國五十二年歐伯颱風橫掃宜蘭,原己棟樑腐朽的雷音寺,在一夕之間,悉遭摧毀。星雲大師以無比的信心,率領信眾,發起重建四層樓高的大殿,成為當時宜蘭市的新地標。大雄寶殿內供奉的毘盧遮那佛,全身古銅金彩,高三公尺,是當時宜蘭縣內最高的一座佛像,法相莊嚴,至今仍受廣大信徒的供養及喜愛。大師曾強調,毘盧遮那佛是佛陀法身之根本,也象徵著雷音寺為佛光山的根源。除了最早成立的「念佛會」之外,雷音寺並有許多活動及附屬機構,為各層次的大眾提供不同的學佛因緣。
*滴水坊
「受人點滴、當湧泉以報」。為報其師「半碗鹹菜」之恩,發願弘揚佛法;後來更希望以一碗慈心粥、一口菜根香、一杯清和茶供養大眾,藉以啟發大眾惜福結緣的美德,在忙碌煩擾的生活裡,能放開心胸,體驗一份法喜禪悅。後來進一步延伸用「香積美味」接引信眾,將「書香、文化、藝術」做結合,以「結緣、服務、度眾、弘法」為理念,讓信徒有一個談心論道、心靈沉澱之處,這是星雲大師成立滴水坊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