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亭地名探源—-古亭畚

早期 的 臺 灣 農 業 社 會 , 稻 米 是 主 要 經 濟 作 物 , 當 時 的 稻 米 加 工 不 及 現 在 的 多 樣 化 
, 古 亭 畚 是 農 家 為 儲 存 稻 穀 所 需 , 依 臺 灣 氣 候 所 發 展 而 成 的 儲 倉 。 
  古 亭 畚 的 屋 頂 大 多 以 茅 草 搭 建 而 成 , 較 考 究 的 則 以 竹 管 作 頂 , 圓 形 穀 倉 也 是 就 地 
取 材 , 以 竹 子 做 成 骨 架 後 , 外 殼 以 竹 篾 ( 竹 片 ) 編 成 , 再 塗 上 以 稻 殼 或 牛 糞 混 合 泥 
漿 而 成 的 塗 料 , 最 後 外 觀 再 塗 抹 石 灰 保 固 , 所 以 古 亭 畚 主 體 幾 乎 都 是 白 色 的 。 
    臺 灣 氣 候 多 雨 潮 濕 , 聰 明 的 老 祖 先 還 以 竹 架 將 古 亭 畚 撐 離 地 面 , 以 免 儲 存 的 穀 物 
受 潮 , 也 因 此 古 亭 畚 內 部 都 能 維 持 適 度 的 溫 度 和 濕 度 , 老 一 輩 的 農 民 表 示 , 儲 存 在 
古 亭 畚 的 稻 穀 可 保 鮮 達 一 年 之 久 , 也 能 助 長 稻 穀 的 發 芽 率 , 是 早 期 農 家 廣 為 使 用 的 
穀 倉 。 
    為 避 免 蟲 鼠 侵 入 , 古 亭 畚 只 設 置 一 道 類 似 窗 戶 的 小 門 , 入 口 處 以 木 板 框 住 , 除 了 
儲 存 稻 穀 外 , 也 常 用 來 存 放 蕃 薯 、 樹 薯 和 玉 米 等 雜 糧 , 在 農 業 經 營 日 益 現 代 化 後 , 
一 般 農 民 種 稻 大 多 轉 賣 農 會 或 輾 米 廠 , 留 供 自 己 食 用 的 稻 米 有 限 , 古 亭 畚 英 雄 無 用 
武 之 地 , 已 逐 漸 自 農 村 消 失 。

 

古亭國小舊名『古亭笨公學校』,其中的「古亭笨」是取自『古亭畚』穀倉的諧音,不過這個
笨字,在中文上總有負面的意思,所以此後便將此字拿掉,就是今日的「古亭」。

 

Sany002 

 

SANY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