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社區 彩繪木屐

舊時的木屐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種實用品,但是皮鞋、布鞋盛行的現代,要如何才能再現木屐
風情呢?在父親節時邀社區的小朋友在木屐上畫爸爸,一種童趣的延伸,一個偶發的想法,
成了白米活化木屐的一個起點,手工彩繪木屐成為白米木屐的一大特色。
不論是精細的工筆畫、寫意的山水畫,還是隨性塗鴉的抽象派,鼓勵大家都來來當彩繪大師
,每個人可憑自己的喜好,許木屐一張靈動的臉譜。所以當木屐與彩繪結合時,不但是賦予
木屐新生命,也是想勾起大家體驗自己動手做的樂趣。
第1年先打雜工,掃地、煮飯,樣樣做,得到老師的肯定之後,才能正式學做木屐的技術,3
年多過去了,終於要出師了,老師會送給學徒一套做木屐的工具如斧頭、刨刀等,讓學徒可
以自力更生,做木屐賺錢。當時一天最多可以做壹佰雙木屐,一雙木屐的價錢是三角五毛,
一天剛好賺35元,等同於當時黃金一錢的價格,所以木屐師傅是一個很好賺錢的行業。

 

YCEF200206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