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

【歌仔戲的起源】

         歌仔戲的形成是由福建漳州的民間歌謠-「歌仔」流傳到蘭陽平原結合「車鼓小戲」的身段發展而成。「歌仔」是流傳在漳州地區的說唱藝術、而「車鼓戲」亦盛行於福建民間,先民們來到台灣以後將家鄉的「歌仔」及「車鼓」的動作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歌仔戲最原始的表演形式-「本地歌仔」。

 

         「本地歌仔」最初只是坐場清唱形式,而後加上角扮演和車鼓的動作,形成稍具戲劇雛形的歌舞小戲。「本地歌仔」多在廟埕空地或沿街遊行表演時演出,當時的演員均為男性,且不著戲服沒有妝扮。由於演出的內容輕鬆逗趣,所以受到觀眾熱烈的歡迎。後來「本地歌仔」融合其他劇種的菁華,並穿著戲服粉墨登場,形成所謂的「歌仔戲」。

 

【歌仔戲的發展】

         到了1920年左右,歌仔戲已成為獨立的戲曲形式。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人民休閒娛樂的需求,促成了歌仔戲朝都市舞臺中發展。歌仔戲一進入都市,便旋風式的風靡全島,因為它的音樂是民眾所熟知的歌謠,語言是日常生活用語、演出的故事是人民耳熱能詳的民間傳說,再加上它的自由逗趣,深受觀眾的歡迎,逐漸取代了其他劇種,致使許多戲班紛紛改演歌仔戲,的發展。這段時期歌仔戲也傳入大陸及東南亞地區,同樣引起熱烈的迴響。


歌仔戲「陳三五娘」劇照(蘭陽戲劇團提供)

 

         自1937年起,日本人厲行「皇民化運動」,全面推行日語、嚴禁迎神賽會並強制解散劇團,當時台灣大多數的歌仔戲班,被日人強制解散,僅留下少部份穿上和服改演「皇民劇」。戲班在城市無法演出,就到鄉間去,在鄉間不能表演,就到偏遠的地區演出 歌仔戲雖然並沒有在強權之下屈服,但「皇民化運動」還是帶給歌仔戲莫大的災難。

 

         1945年日本投降,被壓抑的歌仔戲班立刻重新整頓,在良性競爭下,新的改良曲調愈來愈多,戲班更不惜重金添加設備,以求演出效果的完善,到了五○年代末期,臺灣的歌仔戲團總數高達五百團以上,這是歌仔戲的黃金時期。

 

         在傳統的農業社會,到廟口看戲是人民最大的娛樂,但隨著臺灣經濟的發展,人民悠閒的生活為繁忙工商業社會所取代,電子媒體一日千里藉由電視、收音機,將畫面、聲音傳到每個家庭,人們開始選擇留在家中看戲或聽戲,歌仔戲也進入「錄音歌仔戲」及「電視歌仔戲時期」。

 

         在這樣的衝擊下,歌仔戲班雖然費盡苦心力求變革,但終究難與時代抗衡而日漸沒落,電視歌仔戲雖然演員俊美、服飾及道具考究,但終究簡化了身段和唱腔,失去了講究意境的基本特質。有些戲班因難以維生而解散,而有些戲班為了生計則降低藝術水準,在演出中穿插流行歌或豔舞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卻導致觀眾對歌仔戲的失望及鄙夷。

 

         劇團原本維持生計已夠艱難,年輕人更因缺乏生活保障而不肯習藝,在老成凋零又缺乏新血的情況下,歌仔戲每況愈下。幸好自七○年代起,本土意識日漸抬頭,民眾開始關心台灣這片孕育我們的土地,而這個唯一土生土長發源於臺灣的劇種,才在有心人士的大力推動下漸漸有了轉機。

 

         歌仔戲陪伴著台灣人民走過百年滄桑,走過砲火也走過繁華,它曾融合多少的戲曲菁華;曾是多少人經驗與藝術的累積。站在廿世紀末,各式西方文化雜然紛陳的年代的台灣人民,是否也該想想,孕育我們的是什麼樣的文化?而將來,我們又將留給後代子孫什麼樣的東西?

         北管扮仙戲的唱詞與台詞都是吉祥語,扮仙中的劇情及角色反映了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在扮仙戲中人民向神仙表達他們的期望,神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在扮仙過程中融合交會。

 

特別是宜蘭,歌仔戲曲的發源地,令我們驕傲,也令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