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沙

吳沙(1731~1798,雍正9年生~嘉慶3年卒),福建省漳州府漳浦人。

【早期經營】
        自十八世紀中葉以來,台灣西部的開發已呈飽和,泉州人據有大部份的臺北盆地,於是散落各處的漳州人嚮往著蘭陽平原的肥沃,或越雪山山脈,或順著海上季風,乘船抵達蘭地,逐漸拓展了新的生活空間。1768(乾隆33)年,漳人林漢生與其鄉親曾至五結一帶墾荒,為噶瑪蘭人所殺;五年之後,吳沙由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跨海來台,後來住在淡水廳三貂社(臺北縣貢寮鄉),平日從事於鹽、糖、布匹等商品買賣,有時也翻山越嶺以「番割」身份與先住民生意往來。

【吳沙崛起】
        吳沙講究信用,重義氣,喜歡結交朋友。一些窮困潦倒的「無賴漢」前來投奔,均給予照顧,每人發給斧頭一把,食米一斗,幫助化們進入山嶺砍代樹木,抽取樹籐,使他們的生活受到最基本的保障。於是,信服他的人越來越多,所開闢的土地也就更為廣闊了,吳沙自然而然成為移民團體的領袖。
1786(乾隆51)年,台灣西部平原發生了林爽文反清事件,林的部份餘黨竄入三貂社附近。台灣知府楊廷理命令淡水同知徐夢麟派兵前往圍堵緝捕,吳沙因對山勢地理非常熟悉,於是被任命為軍隊嚮導,進行攻擊行動。事平之後,吳沙因協助平亂有功,被封為「武信郎」。

【移墾開始】
1796(嘉慶元)年9月16日,吳沙經過長期的準備,在許天送、朱合、洪掌謀的通力合作下,得到淡水人柯有成、趙隆盛、何繢等人經濟上的支援,召募漳、泉、粵三籍流民一千多人,鄉勇二百多人,擅通先住民語言者二十三人,浩浩蕩蕩的進墾烏石港南端,建立了漢人入墾的第一個據點-頭圍(頭城)。

image

●唐山過台灣先民開拓史畫像

【吳沙開墾】
漢人第一次大規模的移民行動,使得先住民驚訝害怕,使出全力與漢人火拚。吳沙的弟弟吳立就在這場戰鬥中犧牲了生命。後來,吳沙依許天送的建議,明白與先住民爭地只能智取不宜力爭,便退回三貂社。嘉慶二年,噶瑪蘭人村社天花肆虐,許多人染患疾病,死傷者眾。吳沙懂得「岐黃醫術」,以草藥施救,使得傳染病減緩許多,因此得到噶瑪蘭人的信任,願意分地與吳沙拓墾,雙方埋石設誓,共約不相侵擾。吳沙擔心因為沒有得官方的許可,便私自墾拓荒地而獲罪,便趕緊到淡水廳申請墾照,由淡防同知何茹蓮發給「吳春郁」義首戳條,方便了墾務的進行。
吳沙等人選定泰雅人與噶瑪蘭人之間緩衝地帶進入平原,次第闢築了二圍(二城,1797年)、三圍(三民村,1798年),四圍(吳沙村,1799年)等地。

【社會秩序】
他們對外招收佃農,訂立鄉約,微收稻殼,並開闢道路,沿著山腳,設立隘寮,保護行旅民眾的安全,移民的拓殖事業,進展快速。
        1798年,吳沙以六十八歲高齡病逝,子孫依其遺言,葬於三貂社(台北縣貢寮鄉澳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