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期閱讀教學研習班心得分享(Day1)

 

野人獻曝。 

====================== 

研習班別:閱讀教學研習班

時間:100.4.18.  11:00

地點:國家教育研究院

課程名稱:課程說明

上課老師:吳敏而老師

雜記:

  • 幾乎每一種制度都會有一些缺點(瑕疵),有智慧的行政人員(或是老師),不是承上轉下的官僚,應該要去思考如何轉化上級的命令,將不好的規定轉化成對學生有益的規定。

 

===================================== 

亂想: 

  • 很多學校的行政人員都有這個擔當,讓老師能專心的做根本的教學工作,不用去煩惱上級的無聊規定。

====================================

閱讀教學研習班

時間:100.4.18.  13:40

地點:國家教育研究院

課程名稱:閱讀與推論

上課老師:吳敏而老師

雜記:

※教閱讀和教語文不同

教閱讀:學生主導性強,學生忙。培養讀者。讓學生說出選擇這個答案的理由。

教語文:老師主導,老師忙。

※讓學生能說出選擇這個答案的理由。

※老師介紹各式各樣的文本,學生可以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文本,老師不用要求學生。

※我們的課程裡有太多的規定。

※閱讀與識字的關係:

◎不會寫不會影響理解

◎不會讀音可以閱讀

◎不會注音可以閱讀

 

※閱讀的樂趣:本來不知道的,讀完之後知道了。

※從閱讀中形成概念:

線索1(文章)+線索2(文章)+線索3(文章)+…….+已知1(個人)+已知2(個人)+已知3(個人)=推論

+』是「連結」的意思

※教閱讀時,學生的回答沒有對錯,請讓學生說出理由。

 

※「補洞」:

◎將文章內容部份段落移除,請學生補寫。

◎文章中本來沒有的部份,請學生推測寫出可能的文章。

◎連環圖畫中沒有的部份,請學生推測畫出圖畫中沒有的部份

※討論不等於結論,更重視學生的想法。

※不用每一組都上台報告,各組輪流(每次一組報告即可)。

※閱讀課不是作文課,學生寫的內容不用去批改(讓學生發揮,寫錯別字也沒關係)。

※老師導讀或帶學生讀和學生自己寫的不同,學生自己寫的時候,學生也是作者, 學生學會自己詮釋。

    規則可以防弊,但是太多的規則造就「庸才」。

看學生的學習單、心得時,不要用「語文」的角度來看。

===================================== 

亂想: 

  •  教閱讀的重點在讓學生學會[推論],而不是得到[結論](答案)。
  • 「補洞」是一個可以運用的方法。

  • 可以運用實物投影機將學生作品投影在螢幕上討論。

=======================

相關文章: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