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_2-2_潺潺流水話蘭陽-走訪蘭陽溪

潺潺流水話蘭陽-走訪蘭陽溪

標題 :潺潺流水話蘭陽-走訪蘭陽溪

提報分類表:河川湖泊濕地

策劃/執行人:林瓊音 、謝孟潾、李亭儀、朱淯如、王志賢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目標範圍:年級性

難易度:普通

實施期間:107年11月8日至108年01月18日

參與人數:60

目標:探訪蘭陽溪畔人文設施和蘭陽溪畔風景特色;調查蘭陽溪畔的生態資源(濕地狀況、鳥類資源);探討蘭陽溪的生態變遷與人為影響的關係流。並進行分組報告。

 

九、活動目標:


凱旋國小六年級的校本特色課程是「潺潺流水話蘭陽-走訪蘭陽溪」(108學年改為「蘭陽左岸」)。課程規劃主要在教導學生認識學校周遭環境,包括緊鄰學校的宜蘭縣主要河川—蘭陽溪,希望孩子對其有所瞭解認識,以及對蘭陽溪的自然生態、人文環境有基本認識與探究精神。歸納六年級校外教學的學習目標有以下幾點:(一)古往今來:認識蘭陽溪的源頭、河道變遷、搜尋蘭陽溪的紀錄或文字照片。(二)蘭陽溪自然生態調查:蘭陽溪周圍的水生植物、水生動物、生態關係。(三)蘭陽溪旅遊景點:探訪蘭陽溪畔人文設施、欣賞蘭陽溪畔風景特色、體驗蘭陽溪口賞鳥活動。(四)蘭陽溪環境保護:溪谷保育法律的規範、環境保護觀念之宣導。(五)訪談體驗:訪談在蘭陽溪河床上工作的人,體驗其工作辛勞、成就感等。

 

十、進行方式:

為達成單元目標、能力指標與結合語文領域國語六上第五課 滿修女採訪紀、第十三課 孫翠鳳和歌仔戲的「寫作指導—採訪前的準備與綱要的擬定」,教學群規劃讓學生實地踏查時,也要採訪在蘭陽溪河床上工作的人,透過訪談稿事先擬題,從在這片土地上工作的居民口中,了解蘭陽溪河床的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等。

另外,配合自然領域3-1地表流水的作用、宜蘭縣文化局2019年日曆(11月份)、資訊課程等,讓學生透過跨領域統整學習,先分組整理資料並發表,培養學生具備檢索、整理、報告的能力。

走訪蘭陽溪前,老師先場勘路線、共備拍照。第一節課「引起動機」時,老師提問:在學校附近,你們去過哪些地方呢?鼓勵學生自由發表,說說看在一年級至今的校外教學,認識了校園外哪些地方。緊接著「發展活動」,老師拿出事先準備的照片(蘭陽溪、蘭陽溪芒草等),請學生猜猜看這是哪裡?判斷的理由為何?然後歸納學生所說,老師再介紹六年級上學期學校特色課程—「潺潺流水話蘭陽-走訪蘭陽溪」,並概述分組報告的主題與主要的內容項目。最後是「綜合活動」,複習今天老師提出的蘭陽溪不同面向的探究主題,讓學生分組,探究並做成簡報於出發前報告介紹。

經過2個多月上網蒐集蘭陽溪地理、人文資料,製作成文字、圖片檔案,並輔以相關影片介紹等,六年級共三班總算等到好天氣,進行一趟蘭陽溪河床之旅。校外教學走訪蘭陽溪當天,我們帶領學生沿著蘭陽溪畔散步一段路程,沿路看到許多農作物、蘭陽溪畔農夫們辛勤耕種、白鷺鷥與人和平共處、上百種的植物種類,還有一大片白芒花隨風搖曳,美如人間仙境,原來學校附近的蘭陽溪河床如此熱鬧美麗。

在老師引導下,學生分組踏查、訪談,如同聽爺爺奶奶說故事般,了解蘭陽溪河川淤積、土地開墾變遷、蘭陽溪畔的生態環境及人文環境等,受訪者還很熱情的讓孩子們體驗了鋪稻草、種蔥、拔雜草、施肥等工作,孩子覺得新鮮有趣,也深刻體會到農夫的辛勞,除此之外,更要感恩太陽、感恩大地、賜給我們好吃的食物。

集合返校前,大家停留駐足,再次欣賞蘭陽溪口風景及水鳥紛飛場景,捕捉大自然之美,進行一堂大自然體驗課程,讓環境教育課程的多元講堂,除了教室外,更要讓學生走出戶外,走進大自然,學習充滿生命力活力的環境教育課程。

 

十一、成果描述:

從學生實地走訪蘭陽溪,印證事先所蒐集的資料中,學生發現,當天能看見的鳥類種類、數量似乎不如網路上所介紹的那麼多,可能跟季節性有關。而以前溪口區也有大量雁鴨等,但現在數量也少很多,顯見環境破壞也影響到鳥類棲息生存,環境保護不能再只是口號,應該身體力行!

另外,透過訪談的過程中,孩子也了解了蘭陽溪河床的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等。

最後,實地踏查後總結再報告,有助於生學生對環境議題的重視與關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如何身體力行去守護這片土地,培養愛鄉愛土愛護環境的情懷,並逐步引導學生採取負責任的環境行動,為這片土地、唯一的地球付出些微心力。


十二、實施心得:

蘭陽溪,又名宜蘭濁水溪,是宜蘭縣最主要的河川,也是是宜蘭的生命之河。

學校所在地緊鄰蘭陽溪,拜訪蘭陽溪的任務,隨著教改的進化,我們也與時俱進,每年都創新思考著如何進一步帶孩子進行更富教育意義的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活動規劃先讓學生透過網路搜尋相關資料,並分組報告讓學生對蘭陽溪有初步認識,教學並適時進行補充。大自然提供了無數的教學題材,遍佈在各個學科之中。良好的戶外教學正是形成合情合理之學校教育的方式之一(呂建政,1999)。的確,課堂學習若能有搭配戶外體驗課程,更能提升學生的知識及學習動機,體認環境保護的重要及自身責任。這次的學校特色課程,感謝學校支持進行跨領域的協同教學,讓學生從更多元的面向加深加廣學習,不再是「走馬看花」式的戶外教學,而是有「教」又有「學」的過程,讓教學效果達到最好。

 

十三、學習者心得:

  1. 徽:

    雖然回到學校時非常的熱,腳也很痠,確認識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型態,耕種的辛勞,環境保護的重要,十分有意義。

  2. 鈞:

    今天我們和六年級一起去蘭陽溪,在那裡遇到了里長,也是我們學校的家長會會長,他說現在的蔬菜價格很差,還和我們說了很多關於蘭陽溪的故事,讓我知道就算菜很便宜也不能浪費食物,那是大地之母和農夫辛勤耕作的成果,我們要好好珍惜!

  3. 毓: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蘭陽溪之旅,對我們很有幫助。因為走路到蘭陽溪畔不但可以運動,還可以欣賞蘭陽溪風景,看到了許多芒草有如白色羽毛般輕盈美麗,還有看到在遠處的幾隻水鳥,覺得很療癒呢!

  4. 霈:

    在我們訪談的過程中,先後體驗了鋪草、拔蔥等,感覺跟這塊土地很親近。老師還幫我們這組拍了很多照片,讓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在這次活動中 ,我看到蘭陽溪的美,也看到了我們一定要留下美的環境給下一代。

  5. 六孝學生:

    今天很特別,出了個大太陽,前幾天都是連續的一直下雨,好不易終於可以去蘭陽溪了,老師沿路我們解說植物,讓我們學到許多,而且回到學校後又教我們押花,真happuy!Thank you teacher.

  6. 家長-洪徽爸爸課程回饋:

    藉由特色課程活動,孩子可以學習觀察周遭環境,從閱讀書本、閱讀網路資源到閱讀這塊土地、閱讀大自然,了結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及價值,是非常有意義的學習課程,可以讓孩子的學習更活潑多元,值得大力支持、推廣。

 

十四、活動照片:


與協同教師—自然老師、資訊老師、特教老師共備、開行前會議



了解蘭陽地區的歷史淵流及治理基礎,並實際至蘭陽大橋北岸的「宜蘭濁水溪治水工事竣工紀念碑


 

 

 

 

 

 

 

 

 

 

分組行前報告-網路資源「宜蘭勁好行」

 

 

 

 


 

 

 

 

 

 

 

 

 

 

分組行前報告-搜尋整理並以PPT介紹報告

 


 

 

 

 

 

 

 

 

 

 

 

 

 

分組行前報告-彙整資料做成海報後張貼並報告

 

 

 


 

 

 

 

 

 

 

 

 

 

各組進行採訪前的準備與綱要擬定

 

訪談、體驗


 

 

 

 

 

 

實地踏查後總結再報告

 


 

 

 

 

 

 

 

 

 

 

 

 

 

 

 

蘭陽溪小組採訪報告


 

 

 

 

 

 

 

家庭聯絡簿學生學習心得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