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 校 園 環 境 管 理
24% | 1.校園綠化美化情形(含辦理或參與植樹活動、植物的標示解說情形、宣導及樹木植栽維護情形等) | 4 | 4 | 104_三.1-1與無尾港文教基金會合作進行環境教育-校園植物探索計劃,介紹各種校園植物。 104_三.1-2辦理植樹活動 |
2.全面使用可重複使用之物品(推動禁用免洗餐具政策、辦公室會議室及教室內使用可重複使用之茶杯、使用可換筆蕊之原子筆或鋼筆等)及使用再生紙、雙面影印以逐步降低紙張使用量(全面使用具環保標章再生紙、單面紙回收加蓋作廢章再使用等) | 4 | 4 | 全面使用可重複使用之物品1.營養午餐使用鋼杯、碗筷盛裝飯菜。2.開會時自備保溫杯或使用瓷製茶杯,而非免洗杯。3.要求學生自備保溫杯並於桌腳設置杯架、校園各樓層設置飲水機,減少礦泉水保特瓶的使用量。4.全面使用再生紙,並儘量雙面列印、單面紙回收再利用。 | |
3.環境衛生管理情形(含校園及週邊50公尺環境清潔維護、廁所清潔及綠美化、水溝、積水容器、倉庫等定期清理情形以及將實驗室、化糞池及廚房污水之污染物質妥善處理 | 3 | 3 | 104_三.3-1文化國中實驗室的廢棄物處理原則.pdf、實驗室的安全管理.pdf、宜蘭縣文化國中實驗室緊急應變處理流程.pdf、實驗室管理辦法.pdf 104_三.3-2定期進行化糞池清理與廚房消毒 104_三.3-3環保志工協助清理校園周遭環境 | |
4.利用廚餘、落葉製作堆肥或有效利用(除棄置為垃圾外,請廠商回收養豬皆可) | 2 | 2 | ||
5.節能減碳推動情形(如鼓勵員工騎乘自行車及共乘制度、節約用水用電、改用省能照明燈具、二段式沖水系統、非必要(及下班時間)之電源插頭應予以拔除、電腦、影印機設定省能源或節電之節電模式功能等) 並採行節能減廢概念,建構或修繕校園場所與設施,營造在地多樣性校園生態空間 | 5 | 5 | 1.設置兩段式沖水馬桶 2.影印機具備節電功能 3.採用省水水龍頭 4.校舍建築自然採光 5.電源開關標示相對應的電燈位置 6.飲水機設置節電裝置 7.更換T5省電燈管 | |
6.定期將學校飲用水體送檢化驗,定期保養、維護及管理 | 2 | 2 | 本校水資源定期檢測,並更換濾心、消毒。 | |
7.設置教學農場推展食農校育,推動有機飲食 | 4 | 4 | 104_三.7-1設立教學農園 104_三.7-2推廣營養午餐使用有機米 |
104年度環境教育輔導訪視評核-教學與宣導活動
二、 教 學 與 宣 導 活 動
28% | 1.實施戶外環境教學及生態旅遊 | 3 | 3 | 104_二.1-1辦理七星山健行暨環境教育探索活動 104_二.1-2辦理生態踏查暨防災教育推動-法鼓山、總督溫泠泉 104_二.1-3辦理草嶺古道師生踏查活動 |
2.研討環境教育課程,研發環境教育教材、教學模組,推動環境議題行動研究,並將環境教育融入各科教學 | 4 | 4 | 104_二.2-1環境教育納入本校課程計畫 104_二.2-2申請環保局補助推動環境教育 104_二.2-3辦理逃生演練 104_二.2-4辦理環保手工皂研習,邀請家長與全體教職員參加 104_二.2-5辦理永續校園工程教學計畫,邀請建築師到校針對學生授課 | |
3.辦理環境教育研習並有辦理回饋意見調查及成效評估分析,及擬定改善計畫,逐步落實執行環境教育。(溫室氣體減量、能源、水資源、生物多樣性、全球化議題…) | 4 | 4 | 104_二.3-1辦理生態踏查暨防災教育推動-法鼓山、總督溫泠泉 104_二.3-2辦理環保手工皂研習,邀請家長與全體教職員參加 104_二.3-3辦理綠色博覽會參訪 | |
4.辦理環境教育活動並有成效評估分析(主題式、節日大型宣導、藝文競賽…) | 4 | 4 | 104_二.4-1辦理七星山健行暨環境教育探索活動 104_二.4-2辦理逃生演練 104_二.4-3畢業旅行參訪安平古堡與四草台江生態園區 104_二.4-4辦理七年級低碳樂活主題學習營 | |
5.結合民間團體、地方產業和社區資源辦理環境教育活動,並有卓著之事蹟 | 4 | 4 | 104_二.5-1與無尾港文教基金會合作進行環境教育-校園植物探索計劃,並再度申請環保局補助推動環境教育 104_二.5-2辦理綠色博覽會參訪 104_二.5-3參訪羅東農會、林場進行在地食材研習與環境教育 | |
6.參加教育部綠色學校網路夥伴計畫,每年至少提案二件以上並有成果績效展現(獲得綠葉六片以上例如:耕地保護、有機飲食、食農教育等) | 3 | 3 | 綠色學校填報成果,共計8片綠葉 | |
7.推動環境教育有功事蹟(如環教有功教師、學生社團、學校、能源績優學校…) | 2 | 2 | 104_二.7-1成立自然環境探索社、春暉社,推動教學農園等相關議題104_二.7-2參加環保知識王比賽,兩位獲得入選 | |
8.實際行動參與解決地方環境問題之事蹟(參與校外環境服務活動,如清淨家園、淨灘、淨山、河川守護) | 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