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立文化國民中學服務學習計畫成果報告書
ㄧ、計畫名稱:幸福傳遞小尖兵。
二、計畫緣由:
本校服務學習課程係預先擬定公共服務教育實施計畫或方案,透過教與學的實踐模式,提供學生回饋學校、鄰里、社區及社會的生活體驗,學生一面運用課程學習成就進行服務,並透過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學習反省,藉以激發學生關心自己、關懷生活環境及參與公共事務的意願與熱忱。服務學習具有互助學習、教育性、持續性與利他性,教導認識與承擔公民責任、鼓勵公民參與,並促進公共利益。
三、計畫目標:
(一) 為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正確價值觀、關懷人群社會,並養成勞動及日常生活之良好習慣,推行服務學習。
(二) 為培養本校同學關懷生活環境、熱心參與公共事務之意願,以服務行動回饋學校、社區鄰里,並從體驗社會生活中進而啟發人文關懷的精神,達成五育均衡,養成現代公民與完美人格的理想。
(三)增進學生關懷生命、關懷生活環境及參與公共事務的意願與熱忱。養成學生服務學校、社區及動手實做、體驗生活的態度,推動全人教育發展。
四、辦理特色(請依多元參與、統整融合、合作互惠、從做中學等四方面說明本計畫特色)。
本計畫協同校內綜合領域、自然領域課程,結合校外無尾港文教促進會及宜蘭縣環保局共同策畫而成,期盼透過此計畫連接學校與社區、學習與經驗,使學生在服務的過程中,正視社區現實問題,體驗服務弱勢族群及大自然環境,建立正向的價值並培養在地關懷承擔之社會責任,發揮年輕人的影響力。
本計畫希冀將原本之服務學習由校內推廣至校外,並結合無尾港文教促進會辦理淨灘活動及農事體驗服務等,另外,將課程融入綜合活動領域教學課程中,並視主題所需融入自然、社會及藝文領域課程教學分別推動,藉以持續將服務學習的精神落實於生活中。辦理特色,說明如下:
(一)多元參與:設計多元服務學習主題課程,提供各班學生多元的選擇,讓學生都能有機會運用自己的能力參與服務。
(二)統整融合:在既有基礎與特色上,融入綜合活動及相關領域課程並結合品德教育實施。
(三)合作互惠:學校與無尾港文教促進會及宜蘭縣環保局協同合作,共同建立目標討論服務項目,以符合雙方需求,共享成果。
(四)從做中學:讓學生在服務實作中應用學校中習得的知能,透過反思連結課程學習與服務經驗。
五、辦理模式:
設計主題方案融入綜合領域並結合自然領域,利用相關課程實施,以「社團」或「班級」為單位向學務處活動組提出申請,並依據提出之服務方案進行相關服務學習活動。
六、其他合作辦理單位:無尾港文教促進會及宜蘭縣環保局。
七、計畫對象、服務對象與人數:本校九年級學生。
八、計畫期程:104年8月1日至105年7月31日。
九、執行方式(可分由準備、服務、反思、慶賀四階段說明)。
(一)準備期間:
1.成立工作推動小組:校長、各處室相關人員、相關教師、家長會長與社
區代表組成,負責計畫之規劃與執行。
2.辦理教師增能及宣導作業:利用領域會議時間辦理校內教師「服務學習
方案帶領」增能研習、利用週會辦理師生服務學習活動宣導說明。
3.與合作單位進行溝通協調工作:安排拜訪無尾港文教促進會及宜蘭縣環
保局,充分溝通本計畫之意義及目的,了解機構之需求以確實掌握服務
項目。
4.將服務學習融入領域教學:以綜合活動領域團隊為核心,適時搭配其他
領域,設計相關主題課程提供九年級有意願參與服務學習活動班級進行
選擇。
5.邀請專家學者到校輔導:依照服務學習項目所需,適時邀請相關專家到
校諮詢、學期中邀請「教育部服務學習諮詢團隊」到校諮詢輔導,促進
方案之周延完善。
(二)執行期間:
以「班級」為單位,依其年級別選擇一主題於上、下學期分別進行2-3次深度之服務學習活動。目前規劃參考之服務學習主題有:
項次 | 主題課程 | 服務對象 | 合作單位 |
1 | 藍色海洋宣言 | 海洋 | 無尾港文教促進會 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
(三)反思期間:
活動期間,透過文字、影像紀錄服務活動,讓學生從服務前的準備工作至服務中的體驗活動及服務後的反思行為思考服務學習的意義及內涵,並做為是次服務的延續或改進參考,反思結果採班級內的口頭分享、大型集會式的班級代表分享、學習成果校園展示等形式呈現,讓服務學習更有意義。
(四)回饋期間
1.辦理成果發表,邀請家長、被服務機構、社區人士一起來分享學習與成長,並共同提出改進建議,以協助彼此互惠增能。
2.頒發服務證明,公開表揚並給予獎勵,使學生之表現獲得被服務者、同儕、學校或社區的肯定,藉以引發學生持續服務之承諾。
3.利用朝會或週會時間進行優秀服務楷模班級經驗分享活動,鼓勵更多班級加入服務學習行列。
十、整體成效:
(一)學校推動服務學習課程之整體成效
1.讓本校辦理之服務學習活動確實與學校課程結合。
2.促使本校學生之學習地點更多元,延伸至社區及社會。
3.藉由服務他人肯定自我,以發展學生正向之自我概念。
4.透過反思連結課程學習與服務經驗,讓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探索者。
5.結合學校資源與社區資源,達成合作互惠之目標。
(二)活動相關照片。

活動說明:環境教育影片省思及欣賞1

活動說明:環境教育影片省思及欣賞2

活動說明:班級淨灘活動1

活動說明:班級淨灘活動2

活動說明:淨灘活動學生省思單1

活動說明:淨灘活動學生省思單2

活動說明:淨灘活動紀錄單1

活動說明:淨灘活動紀錄單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