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2-1-2生態踏查-草嶺古道、虎字碑之旅

宜蘭縣立文化國中105年度教師環境教育研習實施計畫

「生態古蹟踏查草嶺古道/虎字碑之旅」

一、依據:

(一)宜蘭縣立文化國中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

(二)行政院環保署訂定發布之「環境教育法」第19條及「環境教育法施行細則」第11條辦理。

二、宗旨:

(一)培養健康之身心狀況,快樂生活進而提升工作及生活品質。

(二)推廣以大眾交通工具取代開車,減少碳排量,以達節能減碳之功效。

(三)促進教職同仁身心健康之發展,並增進彼此間情誼,創造和諧共進的友善校園。

三、辦理單位:文化國中學務處、人事室。

四、參加對象:本校教職員工(眷屬均竭誠歡迎參加)

五、活動日期:1050525日(星期三)1000-1600

六、活動地點:草嶺古道、虎字碑及桃源谷。

七、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050520日(星期五)止。

八、報名方式:欲參加者請將報名表擲回學務處衛生組,或逕自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登錄報名(公務人員請至公務人員終身學習網站登錄報名)

九、活動內容:

  

       

   

講師

09:00

報到/集合

蘇澳新火車站

 

09:00-09:40

車程(東北角海岸鐵道之旅)

蘇澳新大里車站

 

09:40-10:00

步行至草嶺古道登山口

大里火車站

 

10:00-12:00

草嶺古道生態解說

草嶺古道

沈志杰

12:00-13:00

午餐時間

 

 

13:00-14:30

虎字碑歷史解說/桃源谷古道

草嶺古道

沈志杰

14:30-15:30

草嶺古道

草嶺古道

 

15:30-16:30

賦歸

 

 

十、交通:自行處理。

十一、經費:自行處理。

十二、本計畫經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宜蘭縣立文化國中105學年度生態踏查-草嶺古道、虎字碑之旅

 

目標:

1.認識東北角各種海岸地形。

2.認識草嶺古道的歷史發展與蘭陽地區開墾發展的關連。

3.認識草嶺古道的歷史人文遺跡。

4.透由搭乘火車、徒步等節能減碳的方式,體會先民堅毅、刻苦的精神。

5.同學間因登高路面濕滑,須學習相互幫助的精神。

進行方式:

1.在校內行前說明舉辦後,於5月25日上午集合。去程是由校園徒步至蘇澳新站,再搭區間車至大里車站,再徒步至大里天公廟大里國小後旋至草嶺古道。回程則與去程相反方式辦理。提倡採低碳作為,發揮最大節能減碳之功效。

2.活動辦理前先結合社會領域與自然領域作行前說明。社會領域介紹蘭陽地區開墾的歷史與相關諺語,如:台灣走透透,龜山走不到、龜山戴帽大水浩浩等,顯示東北角的龜山島一直是宜蘭的代表性地標。

3.介紹草嶺古道是清代先民開闢淡水廳到葛瑪蘭廳之間的淡蘭古道中之一段,全長約8.5公里,經過新北市及宜蘭線兩縣市分界山的草嶺,故稱之為草嶺古道。

4.介紹虎字碑故事,下款為(台鎮史者劉明燈書),年代為(同治六年冬),相傳當時劉明燈出巡葛瑪蘭,路經該處被風暴所阻,以芒花為筆,取(雲從龍、風從虎)之意,就地揮毫題下(虎)字來勒碑鎮疾風。體會到先民因地理氣候環境因素,窺見先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拓荒精神。

5.自然領域從地球科學的觀念著手,介紹台灣東北角的板塊組成與活動,結合海洋的侵蝕而形成特殊的峽角、海蝕平台、海蝕崖等地形。

6.草嶺古道徒步過程,沿途實地觀賞解說東北角的海岸地形與認識各種植物。

成果描述:

1.宜蘭縣是全台最多火車站的縣市,本縣縣民以火車作為交通工具如同台北市民以捷運為主要交通工具是相同的。本校校外教學交通工具常是以遊覽車為主,今日活動係以徒步、搭火車方式(包含要等待火車),目對天氣不穩定的五月天,雖有所不方便,但部分學生可體會到先民生活的艱辛以及為地球節能減碳盡一份力量。

2.宜蘭縣民以前常要去外縣市工作,對火車與龜山島是很有感覺。故本活動利用宜蘭縣特殊的海岸風景與歷史發展,嘗試將自然課、社會歷史課所學的理論驗證於日常生活,並可與先民的生活經驗做連結。

3.在草嶺古道健行的過程中,則讓師生體會以往交通的不便,先民運輸等往返台北宜蘭兩地的辛苦,以感恩的心情緬懷先人的堅苦卓絕之精神。

4.沿途各項植物的認識,也讓我們可以比較校園、社區的植物與東北角迎風面植物的差異,也能同時比較海拔高度的變化造成植物生長高度的差異。

5.同學徒步在微風細雨、泥濘難行的登山古道中相互合作,以及增進同學的情感。

實施心得:

1.本活動是想從同學自身故鄉中的環境,去驗證課本的理論學習,學生在面對教科書的內容與學校考試難免淪為死記,不那麼緊要相關。而這次舉辦活動剛好可以讓學生與老師親身體驗課本所提的內容,讓理論與實務可以互相結合。如規畫行程、火車候車來回時間的掌握、票價的計算購買等。畢竟學校所學的知識最後還是要用在生活中。

2.草嶺古道的隘口海拔高度約330公尺,足夠鳥瞰部分東北角海岸,例如海蝕平台、海蝕崖等等,因此相較課本的零散圖片,在隘口上可以看到更完整的風貌。學生也因此可以有更強的學習動機。

學習者心得:

901洪O翔:走了草嶺古道後才發現並體會到原來先民要去台北是要走這麼遠的路、花那麼長的時間,並且面對難以捉模不穩定的氣候,一下下雨、一下狂風大作,想必要經商或工作都是非常辛苦的事。

904陳O廷:雖然天氣不是很好,且徒步登草嶺古道也很辛苦,我雖快體力不支,但在老師的鼓勵,與同學的陪伴下,我終於完成,並在虎字碑等地與同學拍大合照。IMG_0294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