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文化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環境教育教案
教學對象
| 七年級~九年級
|
|
|
教學時數
| 共計 480 分鐘
|
| |
關鍵字
| 天然災害、防災、颱風、地震、土石流、地層下陷
|
| |
設計理念
| 『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屬於熱帶與亞熱帶氣候,正因為這樣的地理環境,造成了台灣經常發生特定的幾項天然災害,例如:颱風、地震、土石流……等。因此本課程便針對台灣容易發生的幾項天然災害,配合多媒體教材,讓學生對自己生長的環境不只有基本的認知,並且進一步瞭解如何防範維護自身及家園的安全,期望學生能對台灣這片土地及居民產生更深刻的家鄉愛。
|
|
領域名稱
| 自然與生活科技
| 主題名稱
| 生活與環境
| ||
子題名稱
| 環境保護
| ||||
能力指標
| 自然與生活科技1-3-5-5 , 1-3-5-4 , 6-3-1-1 ,7-3-0-2 環境教育4-2-4
| ||||
教學時間
| 共 80 分鐘
| ||||
設計者
| 姓名
| 縣市別
| 服務單位
| ||
|
|
| |||
先備知識
| 風災知多少
| ||||
相關主題
| 認識颱風
| ||||
教學目標
| 1.認識颱風。1-1颱風的形成。1-2颱風的面貌。1-3颱風的習性。1-4颱風的災害。
| ||||
教學步驟
| ◆步驟一(時間:40分鐘)
| ||||
相關資源
| 多媒體教材『颱風的形成』
| ||||
相關網站
| 氣象局颱風百問–認識颱風http://www.dhjh.tp.edu.tw/thjs/typhoon/ty100/typhon1.htm
| ||||
領域名稱
| 自然與生活科技
| 主題名稱
| 生活與環境
| |
子題名稱
| 環境保護
| |||
能力指標
| 自然與生活科技1-3-5-5 , 1-3-5-4 , 6-3-1-1 ,7-3-0-2 環境教育4-2-4
| |||
教學時間
| 共 80 分鐘
| |||
設計者
| 姓名
| 縣市別
| 服務單位
| |
|
|
|
| |
先備知識
| 地震知多少
| |||
相關主題
| 認識地震
| |||
教學目標
| 1.認識地震。 1-1地震的成因。 1-2地震的面貌。 1-3台灣的地震。
| |||
教學步驟
| ◆步驟1 時間:40分鐘 ◆步驟2 時間:40分鐘
| |||
相關資源
| 多媒體電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