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竿一百
宜蘭縣文化國中 綠色學校篇
文化永續 永續文化
本校從九十二學年度開始加入台灣綠色學校夥伴,由於教育局的鼓勵與宣導,讓我們知道有這樣一個優質的環境教育園地,在這一年多來,同時也配合宜蘭縣環保局的政策,落實辦公室做環保,從資源回收到垃圾減量、校園環境綠美化到相關配合措施,因為師生的共同參與,讓我們在綠色夥伴學校的環教資料提報了30筆資料並已蓋了三間樹屋,還有四片葉子。
去年(93)與馬賽、岳明兩所國小一同合作申請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很幸運地獲教育部補助這個整合計畫四百萬,其中文化國中獲補助一百二十萬。我們將原來的校園死角變成校園及社區中最美麗的街角,創造多樣性的生態環境,並規劃出兩個林間教室的多元化使用空間。同時,也因應學校的社團需要,規劃一座教學農園、水生池及落葉堆肥區,將課程融入整個永續改造計畫中。
此外,相關課程與教學的深化教育持續在推展當中,其中包括了與無尾港文教基金會合作的九年一貫的特色課程「學校本位課程」、以及環保生態理念融入各領域的教學等。
綜合本校的學校環境教育的特色:
(一)建立校園環境管理制度,培養師生正確環保觀念
1.落實資源分類與回收再利用政策
2.營造整潔、健康、安全、多元、永續的校園環境
3.透過環境檢核制度改善校園環境
4.成立校園規劃小組參與校園環境決策
5.打造校園成為社區環境教育的學習基地
(二)規劃、設計環保校園,推廣環境綠美化
1.規劃符合生態、永續的綠校園
2.全面換裝省水龍頭
3.改善校園空間使用,營造戶外教學的優質環境
4.注重公廁使用,打造良好如廁環境
5.積極植樹,由師生共同參與
(三)利用環保輔助教材或環教育概念融入教學
1.環境教育情境佈置
2.教師環境行動研究
3.將環境教育融入各科教學,並經常舉辦藝文活動
(四)推動校園生活環保
1.落實綠色生活、綠色採購
2.響應垃圾減量,有效控制塑膠袋使用量
3.力行節約用水,全面換裝省水龍頭
4.推動落葉回收,落葉堆肥再利用
5.參與廢電池、光碟片、磁碟片、錄音錄影帶的回收
6.辦理跳蚤市場,響應資源有效利用
(五)推動環保相關之鄉土教學、戶外教學
1.規劃環境教育課程,為期上下學期
2.與無尾港文教基金會合作,設計規劃以環境為主題的學校本位課程
3.推動以綠色為主題的戶外學習課程
(六)結合社區、民間團體辦理環保活動
1. 配合環保署:辦理93年度清淨家園、廢乾電池回收計畫。
2. 配合宜蘭縣政府:辦理辦公室作環保相關工作
(七)其他
加入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參與網上學習:綠色學校是國際性組織,台灣綠色學校(http://www.greenschool.org.tw),是以網路型態分享彼此在環境保護與環境教育上的成果,透過經驗交流與分享,激勵各校落實環境保護工作,並可藉此機會參與綠色學校國際性的交流學習活動。宜蘭縣文化國中於92.07.16加入台灣綠色學校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