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學期環境教育校本特色課程教學計畫】
單元或主題名稱  | 認識溼地  | 教學者  | 四年級導師  | |
教學年級  | 四年級上學期  | 教學節數  | 九節  | |
議題融入  | 環境教育、海洋教育  | 教材來源  | 自編  | |
教學目標  | 一、能認識什麼叫溼地? 二、認識溼地生態中的生產者-水生植物 三、認識宜蘭的幾個主要溼地 四、欣賞蘭陽溪口濕地,並認識其組成的主要生物  | |||
分 段 能 力 指 標  | 教 學 資 源  | |||
自然與生活科技 1-2-5-2 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5-2-1-2 能由探討活動獲得發現和新的認知,培養出信心及樂趣 綜合 4-2-4-6 舉例說明保護及改善環境的活動內容 環境教育 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2-2-3 能比較國內不同區域性環境議題的特徵 3-2-2 能主動親近並關懷學校暨社區所處的環境,進而瞭解環境權的重要  | 南一版本自然與生活科技第三冊(四上) 學校水生植物池 影片 自製簡報  | |||
相對應 能力指 標代號  | 教 學 流 程  | 時間 分配  | 教學 資源  | 評量 方式  | 
 自然 1-2-5-2 5-2-1-2  | 壹、準備活動 一、教師準備 1.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 2.教學影片 3.自製簡報 4.學習單 
 二、學生準備 1.具備上網搜尋資料的能力。 2.彩虹筆及筆 
 貳、發展活動 主要單元:認識溼地 
 v活動一:濕地與水生植物 1.認識溼地 (1)認識溼地的定義 (2)介紹溼地的功用 (3)簡介台灣幾個有名的溼地 
 2.認識四大水生植物類型及其利用水的特性變化存活的本領,並藉由圖片認識基本的水生植物 (1)何謂水生植物? (2)沉水型、挺水型水生植物的介紹 (3)浮葉型、漂浮型水生植物的介紹 (4)上網查詢除了課本介紹的外,分屬四大類型中的水生植物還有哪些? (5)分享報告 1.資料呈現 2.口頭發表 
 ~第一、二、三節結束~  | 
 
 
 
 
 
 
 
 
 
 
 
 
 
 
 
 
 
 10分 15分 15分 
 
 
 10分 15分 15分 20分 
 
 5分 15分  | 
 
 
 
 
 
 
 
 
 
 
 
 
 
 
 
 
 
 課本 
 
 
 課本  | 
 
 
 
 
 
 
 
 
 
 
 
 
 
 
 
 
 
 課堂觀察 
 
 
 
 
 課堂觀察 口頭評量 辨識圖片 
 
 
 
 資料評量  | 
相對應 能力指 標代號  | 教 學 流 程  | 時間 分配  | 教學 資源  | 評量 方式  | 
自然1-2-5-2 5-2-1-2 
 
 
 
 
 
 
 
 
 
 
 環境教育 1-2-2 2-2-3 
 
 
 
  | v活動二:水生植物的現地認識 1.利用實地觸摸,認識水生植物利用各種水流速度進行葉片的求生變化 2.利用學校的水生植物池實地觀察水生植物的四大類型,實地觀察,了解水生植物池會自動發展成自給自足的生態系,提供許多生物的營養。 3.發表意見 
 ~第四節結束~ 
 
 
 v活動三:宜蘭濕地的介紹 1.宜蘭溼地認識 (1)利用宜蘭縣地圖介紹宜蘭的幾個大型溼地分佈位置(竹安下浦、塭底、蘭陽溪口、五十二甲、無尾港、雙連埤)。 (2)請小朋友觀察後發表溼地分布的位置與河流、海口的所在有何相關聯的關係,並猜測為何其會分佈於此線上? 2.各大濕地特色及發展的歷史 (1)利用自製簡報檔簡單介紹竹安下浦、塭底溼地的特色,並認識其發展的歷史 (2)利用自製簡報檔簡單介紹蘭陽溪口、五十二甲、無尾港溼地的特色,並認識其發展的歷史 (2)利用自製簡報檔簡單介紹無尾港溼地的特色,並認識其發展的歷史 (3)利用自製簡報檔簡單介紹雙連埤溼地的特色,並認識其發展的歷史 
 
 ~第五、六節結束~  | 
 20分 
 
 10分 
 
 10分 
 
 
 
 
 
 
 
 
 
 20分 
 
 20分 
 
 
 
 10分 
 10分 
 
 10分 
 10分  | 
 學校水生植物池 
 
 
 
 
 
 
 
 
 
 
 自製簡報 
 
 
 自製簡報 
 
 
 自製簡報 
  | 
 課堂觀察 
 
 實作評量 
 口頭評量 
 
 
 
 
 
 
 課堂觀察 
 
 口頭評量 
 課堂觀察 口頭回饋 
 課堂觀察 口頭回饋 
  | 
相對應 能力指 標代號  | 教 學 流 程  | 時間 分配  | 教學 資源  | 評量 方式  | 
環境教育 3-2-2 綜合4-2-4-6 
 
 
 
 
  | v活動四:蘭陽溪口風華 1.影片介紹 (1)利用「蘭陽野鳥生態」的影片進行教學,介紹相關蘭陽溪的地理位置,源頭介紹,及其發展的歷史 (2)心得發表與討論 
 2. 教師利用自製簡報檔介紹 (1)蘭陽溪口濕地的位置(從學生生活區域的角度去拍攝孩子會了解的路線照片或是拍攝影片) (2)沙丘的形成與蘭陽溪口的關係 (3)介紹生活其間的代表性生物,例如:鳥類等。 (4)介紹生活其間的代表性生物,例如:魚類、招潮蟹、彈塗魚等。 (5)冬季來臨時撈捕鰻苗的狀況。 (6)介紹蘭陽溪口潮汐的諺語,及進行野外觀察時的注意事項。 (7)心得發表與討論 
 
 
 
 ※若有機會可以配合假日宜蘭縣野鳥學會春秋候鳥季之賞鳥活動進行班親會-校外教學參觀,透過實地踏查方式參與賞鳥活動,更進一步認識蘭陽溪口濕地。 
 ~第七、八、九節結束~  | 
 
 
 20分 
 
 20分 
 
 
 
 10分 
 10分 
 25分 
 15分 10分 
 5分 
 5分  | 
 
 影片 
 
 
 
 
 自製簡報及蒐集之youtube小影片  | 
 
 課堂觀察 
 
 口頭評量 
 
 課堂觀察 
 
 
 
 
 
 
 口頭評量 
 
 
 
 
 賞鳥記錄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