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_「一條生命之河-冬山河畔遇生態」解說手冊

宜蘭縣環境教育基金補助環境教育專案計畫書

一條生命之河:冬山河畔遇生態


上游

冬山河流域地圖——————————————————————————–2

冬山河的溯源之旅—————————————————————————–3

冬山河的生命之源—————————————————————————–4

仁山苗圃登山步道—————————————————————————–6

丸山遺址—————————————————————————————–7

丸山遺址─丸山療養院———————————————————————–9

零工圍看伏流———————————————————————————-13

冬山鄉石聖爺廟─「宜蘭人守護兒,綰絭保平安」———————————-14

 

中游

特意妝點的冬山河—————————————————————————-16

冬山橋——————————————————————————————-18

冬山河親水公園——————————————————————————-19

五十二甲沼澤溼地生態———————————————————————-23

流流社——————————————————————————————-25

 

下游

冬山河與砂丘地形—————————————————————————-34

五結防潮閘門———————————————————————————-36

加禮宛社—————————————————————————————-37

蘭陽溪口溼地生態—————————————————————————-39

賦歸———————————————————————————————-40

 

學習單

學習單(1)—————————————————————————————41

學習單(2)—————————————————————————————42

心得頁——————————————————————————————-43

《尋 訪 冬 山 河 生 命 之 美》

■陳保華

◆冬山河流域地圖◆

◆冬山河的溯源之旅◆

主題

地點

解說重點

現場觀察

解說脈絡

冬山河之源

新寮瀑布

瀑布地形

河川的發源

河流與瀑布

1.河川上游景觀

2.瀑布的形成

特殊的伏流

仁山植物口(新寮橋上)

冬山河的伏流

乾河床

不是石灰岩地形才有的伏流

重見天日的河

零工圍

湧出地表的河

湧出地表的冬山河

多變的河流

自然湧泉

路邊湧泉或龍泉、龍目井游泳池

水資源的利用

水資源的利用與浪費

1.人不與天爭水

2.善用水資源

自然美與人工美

整治交界點

(太和附近)

河川整治案例

1.自然河道 V.S人工河道

2.行水區

1.留條路給河川

2.人與河川和諧共存的模式

蜿蜒河道

五十二甲

風箱樹

穗花棋盤腳

水生植物與鳥類

沼澤濕地

鳥類天堂

愛水的噶瑪蘭人

流流社

噶瑪蘭舊社址

馬偕與原住民

噶瑪蘭屋

噶瑪蘭人

人與環境共存的建築方式

人工河道與自然融合

冬山河親水公園

1.水與綠的河川整治

2.截彎取直段

1.河上休閒活動-龍舟、西式划舟、獨木舟

2.宜蘭童玩節

人與河的互動

隱身在漢人村的噶瑪蘭人

武罕雜貨店

加禮宛社

1.從”慈”廟看平埔族

2.馬璘

漢化很深的加禮遠社

弱勢族群的消失

人與河的衝突

清水大閘門

潮汐與潮差

漲退潮

感潮帶看漲退潮

鳥類樂園

出海口

三河匯集

河口濕地

河口淤積

灘地生物-招潮蟹、彈塗魚

匯流與出海

◆冬山河的生命之源◆

蘭陽平原座落於臺灣的東北角,地質形態主要是屬琉球群島西北方「沖繩海槽」的西端。由於地形陷落,從古老年代開始,落差很大的蘭陽溪及一些較小的溪流,就陸續在暴雨後,以濤濤洪水之勢,沖刷下大量泥沙及礫石,慢慢堆積成現在類似等邊三角形的平原地形。

蘭陽地區第五大河的「冬山河」,從標高986公尺的新寮山發源,一路匯集眾多山澗溪水,綿延迤邐而行,瀑布以壯闊的氣勢衝瀉而下,幻化成美麗又神秘的白練,「新寮瀑布」的美名,因此不脛而走。脫下終日束縛也是保護的鞋,讓雙足貪心的伸入冰涼的水潭中,剎那間,震撼的涼意宛若深層地震搖晃出地面般的,從足底直鑽的身體猛搖,這是水的清與涼。

新寮瀑布所在的新寮溪,是冬山河最長的支流,在其上尚有二層瀑布,是難得一見的三層瀑布,水在瀑布下不遠處即進入河谷地下,直到丸山和下湖附近,始湧泉出來,而自來水公司在內丸山一帶設立抽水站,即抽自新寮溪水的地下水,作為供應冬山鄉之用。而新寮溪發源於新寮山,溪水亦在谷地中即進入地下伏流,直到八寶村的零工圍城(據說零工圍源自以前初來開墾時,泰雅族人會下山出草,故在零工圍處設有隘丁,有隘勇防守,由於全是男性故稱之;一說或多人無固定工作,均來此以打零工維生故稱之),使湧泉成溪,由於溪底開闊早成養鴨溪,因為沙地自有淨水功能,故匯流之河水尚稱潔淨。

隨著淙淙的溪水下行,一路上大彎嘴畫眉「飛哦!飛哦!」的鼓舞著,好像是看到匯聚後的溪水快樂飛奔的模樣。微風中大葉楠、姑婆芋與穿著蛇紋花樣服裝的筆筒樹,則在山澗溪旁蜂擁的向前加油。


 

◆仁山苗圃登山步道◆

川流的水卻在中山苗圃附近在地面上消失了蹤跡。

五月的仁山苗圃開滿白裡透紅色的油桐花,遠遠望著山,猶若敷著粉白色淡妝的少婦臉龐,沿山路步道鋪滿白色的落花,宛如一塊毛絨絨的素潔地毯。廣東油桐在往昔用來榨取桐油,做為飛機的用油,如今五月美麗的白花,則成為苗圃敷臉上妝的粉彩。

循著寬闊的柏油步道漫行,陽光有時會在疏林間灑落,林梢裡偶而會傳來在家清修的鳥居士「五色鳥」,規律敲著木魚的聲音。也可能瞥見如烏鴉般叫聲響亮的樹鵲,輕快悠閒的拖著長尾掠過樹梢之間。冬日裡靜坐在新寮亭中,讓溫煦的陽光與輕風幫全身作個按摩吧!

如果您夠幸運的話,火紅耀眼的朱鸝或鳥中鐵三角紅山椒鳥、小卷尾與小啄木,將會和您不期而遇,相信只要您一眼瞥見鮮豔奪目的紅山椒鳥,這一段悠閒的等待,將是值回票價的。

站在仁山苗圃的大展望廣場前,可以清楚的看見冬山河上最顯目的地標-紅色的利澤簡橋及遠處的龜山島,這是解說冬山河五大支流的好景點。左側近處視野裡的小山丘,是近年來宜蘭地區挖掘出相當重要史前遺物的丸山遺址所在。出土的文物中,有相當多的農具及漁獵具(例如石斧、石刀、箭頭及網墜等)的石器,此似乎隱約可以說明兩千多年以前,在靠近新舊寮溪的丸山這個地方還是一片水域,先民的生產活動是以農業與漁獵為主的生活方式。

沿著木質的階梯式步道下山,兩旁山壁的植物向中間靠了過來,這是認識植物的好時機。在日式庭園及唐式庭園裡會有許多驚喜。在長著荷花的靜水池,有白頷樹蛙、腹斑蛙和拉都希氏赤蛙在那裡捉迷藏,潺潺的流水處,到處可見小巧的日本樹蛙,圍欄旁的灌叢間,不斷傳出面天樹蛙的叫聲,不同的蛙類,喜好顯然不同。不過這裡的蛇類也相當多,尤其留意步道兩旁,常見赤尾青竹絲高掛在樹上,千萬要小心。在臺北由主婦聯盟規劃了多條的自然步道,例如芝山岩自然步道、軍艦岩自然步道等,他們將沿途的植物、特殊生態及人文歷史現況,規劃成一站一站的解說景點,讓上山的遊客除了運動、休閒的功能外,又多一層知性與感性的教育效果,而中山苗圃的登山步道就是宜蘭地區最容易到達,也最值得規劃的好步道,值得好好的推廣。

◆丸山遺址◆

民國52年(1963),盛清沂先生進行宜蘭平原邊緣地區史前遺跡調查時,發現此遺址,命名為「羅東圓山遺址」。民國79年(1990),李坤修先生複查本遺址時,採集到了打製石器、磨製石器殘片等石製遺物,並改名為:「圓山遺址.冬山」。民國83年(1994),劉鵠雄、劉益昌等人進行「宜蘭縣史」之研究調查工作時,陸陸續續發現石器和夾砂陶,並建議本遺址更名為「丸山遺址」。民國84年(1995)以後開始一連串的系統性規劃發掘,許多豐富的遺物相繼出土。民國87年(1998),因為當地將興建靈骨塔,宜蘭縣政府對損壞的遺址範圍進行三階段的搶救及發掘,使得相關的文化遺物得以留存。

丸山遺址為宜蘭縣縣定遺址,亦為內政部所指定的三級古蹟,位於蘭陽平原西南側,當地稱為圓山仔的小山上,行政區域上屬於冬山鄉丸山村與八寶村。根據考古調查的結果,推測史前人類活動的範圍主要是在丸山小山頂及山麓緩坡,恰好在平原與丘陵、山地交接處前緣。根據碳十四年代的測定,在距今三千七百多年前,人群開始聚居在丸山小丘上,這些人群陸陸續續在此小丘上居住了近一千年的時間,在此時,小丘本身被冬山河上游的舊寮溪及支流新寮溪所環繞,多湧泉,提供不虞匱乏的水資源給居住在小丘上的丸山人們,而根據地層鑽探及孢粉分析則顯示,當人群開始聚居在此地時,當時的海岸線較為接近,而小丘附近可能主要為溼地,氣候也比近兩千年溫暖。1998年丸山遺址的搶救出土了大量的遺物,主要為石、陶類器物,包含各類工具類石器、裝飾類石器、石廢料、陶罐口緣、圈足、陶把、陶紡輪、陶偶等等。這些器物提供了認識丸山人日常生活的證據。(丸山遺址下方「港尾路」的舊名,隱約提供了舊時此地可行船的想像,一舟小船航行至此,古先人浪跡天涯。)

根據我們對這些器物功能的推測,史前丸山人的生計活動可能包括狩獵(矛鏃形器)、農耕(刀鐮形器、斧鋤形器)、捕魚(網墜形器);而紡織(陶紡輪)、石器製作(砥、礪形器)、陶器製作更是其日常生活中 的重要部分,另外,裝飾品(環、玦形器、管棒形器、璜形器)、陶器上的紋飾、陶偶的出土則展現了丸山人的生活美感;而丸山遺址出土12件人獸形玉製品,為目前台灣出土此類型器物數量最多的遺址,其精細的製作展現了史前人類高超的工藝技術,然而丸山遺址本身並未出土任何玉廢料或玉製半成品,因此推測這些玉製器物都是以成品的形態進入丸山社會;另一方面,所有的人獸形玉製品皆出土在墓葬內或是墓葬的附近,推測可能為墓葬儀式行為的一部分。

丸山遺址出土的石器主要是以磨製石器為主,由遺址出土大量的砥礪形石器及在岩盤上所可以觀察的各種刻痕,推測當時的人應該是運用以石磨石的技術製作石器,亦可以見到少量的打製器物,例如小型的刮削形器、捶砸形器;或是打製出主要的形制後,在欲使用的刃邊上加磨,使刃邊更形鋒利,例如在許多斧形器上皆可以觀察到此現象。而器物原料的來源研究則提供我們對於史前丸山人的活動範圍或可能有的社會互動有所認識,丸山人群除了運用當地小丘或是蘭陽平原的陶土及石材製作器物,亦有利用來自其他地區的原料。以玉製品為例,目前台灣唯一確認的玉礦位於花蓮豐田地區,根據成分分析,推測台灣出土的玉器皆出土於此一礦區,丸山的玉器亦不例外,換言之,新石器晚期的這群丸山人與蘭陽平原外的人群有一定的互動,以獲取大量的玉製品。

丸山遺址為宜蘭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代表遺址,透過對於遺物、現象的研究,讓我們認識到這群生活在三千多前的人群如何與其所處的自然環境共存,如何與同時期其他地區的人群互動,當時的人不但可能為獲取資源而已經廣泛認識其四周自然環境,更可能與南方花蓮地區花岡山文化的人群及北部圓山文化的人群有著不同程度的互動關係,這群人的歷史埋藏在丸山小丘堆疊的地層裡,透過考古家的發掘及分析,他們生活的面貌有機會展現在我們眼前,豐富了宜蘭這塊土地的歷史,也是當代宜蘭人所擁有的珍貴文化遺產。

◆丸山遺址─丸山療養院◆

「丸山」為位於羅東鎮南方之孤坵,標高59公尺,地方稱「圓山仔」,後因與宜蘭的「員山」同名有難辨之嫌,後改名為「丸山」。由此眺望蘭陽平原景色秀麗無比。其上有著名之丸山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文明。戰後山上建有肺結核療養院與啟智中心,原屬天主教靈醫會,現今,丸山療養院已歸給縣政府,遷出後地方人士正倡議利用舊舍設置「丸山史前文物館」。

「丸山肺結核療養院」最初為台灣天主教福利會(Cathwel Service)興建之修道院,1959年贈給靈醫會為療養院舍。台灣福利會成立於1949年,主要救助孤棄兒與未婚媽媽。福利會在台灣接受美援時期(1951-65)角色重要,為使發放公平,當時委由福利會任協調等行政工作,並負責分配物資給貧窮家庭或給予免費醫療。靈醫會由聖嘉民(Saint Camillus)於16世紀末設立,為病人、護士和醫院主保。靈醫會戰後來台,先在羅東創辦聖母醫院,1959年在丸山設聖母醫院附設療養院,時逢肺結核盛行,聖母醫院為此在冬山鄉成立丸山分院(丸山療養院的前身)。義大利籍天主教靈醫會修士柏德琳(PETRIN GIOVANNI) 1956年來到台灣,在冬山鄉丸山療養院照顧肺結核病人,當年他才23歲。柏德琳接任院長後,除堅守靈醫會「神貧、貞潔、服從」的三願外,更以第四願「服務病人:連在生命的危險中也不例外」,展開他另一段奇異旅程。至此丸山療養院轉為肺結核專責醫院,病患來自全台,除是台灣第一個私立肺結核病院外,並曾是全國規模最大者。

當年擔任院長的柏德琳避免傷害病患的自尊,他嚴格要求護理人員跟病患接觸「零距離」――不准戴口罩和手套,也不能露出嫌惡的表情;同時教導護理人員如何自我防護,因而沒有一個人感染。當時療養院沒有明確分工,柏德琳帶著護士幫病患梳洗、清理尿壺、擦背……,甚麼事都做,病人一旦發生危急狀況,必定要通知他。有一次病人急救時,護士不忍心叫醒才剛躺下休息的柏德琳,他為此大發雷霆。「我每天能睡到五個鐘頭就偷笑了!這五個鐘頭還是分一段一段的休息。沒想到日後竟然演變成每隔兩個鐘頭自動醒來的慣性。」柏德琳無奈的擠出一絲笑容,因為這個習慣深深影響到他的健康。「無論何時,結核病人大咳血,必定是柏修士負責。他每次都只用兩片薄薄的紗布口對口急救,毫無顧慮也不擔心被傳染,救回不少『死裡重生』的人。」從年輕帥氣的二十三歲到鬚鬢皤然的七十七歲,柏德琳不學電腦、不用手機,每天只忙著照顧和關心病人。「忙,才會有精神。」他很滿足這樣充實的日子。然敵不過時好時壞的多年痼疾折騰,柏德琳還是不得不在民國100年5月間,揮別逾半世紀情緣的「第二故鄉」,返回威尼斯落葉歸根。

隨著國內醫療品質的提升,肺結核病患逐年減少,丸山療養院於是在民國82年「轉型」,開始收容貧病孤苦的老人。在醫療技術不發達的時代,一般民眾對肺結核十分恐懼,許多患者被載至門口後即被遺棄不管,全是倚賴這些細心的護理人員照護。後來因醫療水準的提昇,台灣肺結核的病患大幅減少,丸山療養院轉型為收容失智老人及生活無法自理者,之後又因受限於法令及設備老舊等因素,在位於三星的聖嘉民老人院成立後,相關病患及人員就遷至三星鄉大隱村新址了。

園區旁邊有一排神父的安眠地,雖然斯人已逝,但是許多令人動容的生命付出的故事卻依然持續在丸山這個遺址上照亮出光芒。邱水金老師說道:「…當年的地主願意免費讓靈醫會在土地上蓋療養院,照顧病患,這樣的精神令人敬佩,而神父願意離鄉背井的來此付出,最後還落葉於此,更是值得我們尊敬。…考古遺址保存的最好方法就是保留現狀,因為挖開也是一種破壞。我們該留下原始的文化資產給後代子孫,未來或許會有更新的科技以及更廣的視野。」(神父:聽告解、不結婚,是天主教對神職人員的統稱牧師:幫人禱告、分享信息、結婚生孩子,是基督教對神職人員的統稱。)

◆零工圍看伏流◆

在新寮、舊寮的山麓地帶,一股股的水滲入溪床上的硬頁岩、板岩的碎屑中,在地面下形成潛伏的暗流。這些地下伏流,在地底快速的奔竄著,經過砂石層的自然過濾,水質變得非常潔淨。而這些伏流的水在遇到地下不透水的地層後,紛紛湧冒出地面,我們可以在八寶(石聖公廟-石頭公廟)、零工圍橋及丸山附近發現許多清涼甘冽的湧泉,規模小的就是現在村頭村尾的水池、水井或是田尾灌溉的水,大的就形成湖泊,例如梅花湖等。在冬山地區附近的湧泉式游泳池,就標榜時常進水更新,以乾淨著稱,他們為游泳池取名為「龍目井」、「龍泉」,也可以看出它們與地下伏流湧泉的關係了。另「松樹門」游泳池也是採用地下湧泉了。地名上稱為大埤(梅花湖)、小埤(大進村的埤塘)的地區也都是受惠於地下湧泉。

新寮溪領水而走,冬山河的水在與舊寮溪合行,在一個形狀如「冬瓜的山」山下會合注入,於太和附近進入平原,匯聚了十三份坑、安平坑、照安坑三條支流後,取名為「冬山河」。全長25.3公里,伏流部份就約佔了十公里,截彎取直後只剩下24.3公里,流域面積共113.17平方公里。

蜿蜒平緩的河水在河道中略見淤沙,每當久旱之後的河床上浮現了點點小沙洲,這應是昔日尚未截彎取直前彎曲狹隘河道所形成的河灘沙洲堆積吧!而目前已經相當少見的挺水性植物香蒲與大水莞叢,就靠著沙洲與岸邊而生,而纖細如五節芒般的甜根子草,則散布在砂石碎礫的乾河床上。

◆冬山鄉石聖爺廟─「宜蘭人守護兒,綰絭保平安」◆

相傳兩百多年前,八寶地區的漢人與原住民常流血衝突,有次廟內石頭公顯靈,幫助漢人擊退原住民,石頭公因此被漢裔村民視為守護神,加上生活條件差,小孩不易養大,居民把剛出生的嬰兒,帶到廟裡給石頭公當義子,並求取紅線穿孔的古銅幣,掛在胸前趨吉避凶,稱為掛貫或求貫,寓意由神明護祐平安長大。「掛貫」在每年農曆七月七日舉行,除了為新生兒求貫,每年還要換貫。滿十六歲的孩子須到廟裡謝神擲筊,若得聖筊便取下(退貫)。因此每年都有上萬民眾前來。由於石頭公頗為靈驗,除了冬山鄉民外,也有不少外縣市民眾在七夕來到石聖爺廟掛貫。每年石聖爺廟從晚間1時起,就有許多掛貫的民眾,帶著供品前往祭拜,香火很旺。2006年,「冬山兒童守護節掛貫儀式」與「頭城搶孤」、「五結走尪」、「礁溪二龍競渡」登錄為宜蘭四大民俗活動。

《宜蘭縣民間信仰》中關於石聖公廟的「廟宇沿革」摘錄如下:

本「石聖公」信仰有150年以上歷史。大正1年(1912)前後,在「石聖公」前面搭建一間小祠。民國60年前後改建,將散置在廟四周的十多粒大石頭,設計成為本小祠外圍的公園景觀。民國82年,增建二樓神殿,廟貌更加雄偉。

據曾景來的敘述,則石聖爺公信仰可早溯更多,他在1938年時稱「它大概是在120年前被視為一方神明而受到崇拜,並被稱為石聖公。」如此,石聖爺公信仰可上推1820年代之前,此時段為八寶、丸山地區漢人拓墾之初,倒是和游、施的紀錄以及我們訪談所得的信仰緣起,年代較為相符。

現今我們所見的石聖公廟的設計非常特殊,彷彿大廟罩小廟。在加建二樓神殿之前,它本是座石頭外露的小寺廟。

而「石聖爺廟的歷史沿革」中寫道:「由於石頭公的靈驗,地方人士很早就有意籌備建廟,但石頭公卻認為小神不應該享有大廟,而不願接受此一好意,直至二十多年前,彰化員林『至賢宮』所奉祀的金母娘娘降令特准石頭公建廟後才開始興建。」曾景來早於1938年就述及「雖說想興建石聖公廟,也經常用擲筶來請示神明的意見,但因都出現『否』的答案,所以到目前仍然還沒有興建。」而廟祝游旺欉老先生則為我們補足這段晚近建廟的細節,他說:本來沒有廟,然後是石頭前面弄小廟,大概十多年前才改成這樣大間有樓上、有金母娘娘。那時要蓋成這樣,祂不肯,說祂是石頭,喜歡住在外面,後來是員林至賢宮金母娘娘起乩,說要來宜蘭找石頭公,在員山,他們找到溪北宜蘭的員山去了,那邊人表示沒有石頭公咧,羅東冬山這邊的丸山才有石頭公,他們也才來到這裡。

金母娘娘神格較高,「出字」說民眾想蓋就該給蓋,而且那邊也還有降旨過來,之後石聖爺公才答應。現在樓上也有供奉金母,另外,還有元帥爺(趙公明)。元帥爺是本來就有的,那時也不知道是哪來的?就被擺放在石頭上。

從一開始的數顆大石,一直到今日的宏偉大廟,所有石頭的位置與座向都不曾移動過。游老先生說:「我們要建廟,必須將祂們暫時吊到一旁,可是祂不肯(欲動祂機器就會出狀況),透過乩童,石頭們表示要在原地,不想被移位。所以後來蓋廟祂們就都還是在原地,方位都是祂們自己決定。」

在祭祀組織上,曾景來1938年的紀錄稱:「明治32年(1899)臺灣進行土地調查時,才開始有設置管理人。第一代的管理人張某係因當地的有力人士身份而被選出。」。

他考察當時,石聖爺公的祭祀管理情況是:「平時附近約30戶的人家會互相傳遞著稱為『香牌』的東西負責燒香、早晚在境內(約400坪)打掃。」這種傳遞香牌、維持管理的制度,迄今仍在宜蘭與其他地區可見。而曾氏提到的張某,應係1933年時的管理人張阿番之父。現今石聖爺公廟的祭祀範圍為八寶村7、8鄰,約41戶,管理委員會成立於民國76年,而96年新當選的主任委員為已連任多次的李萬居先生,委員共15位。

曾景來戰前的調查中,為我們補足了以往的崇祀情況。他依據當時的口述稱:「石聖公比一般的神佛更受到崇拜,在清朝時甚至連在官廳的人也經常以壯觀的隊伍前來參拜。」而逢七月初七祭典時,「手提供品參拜的人潮不絕於途,可以看到來自四面八方的信眾隊伍如長蛇般匍匐前進。另根據20年前的調查記錄得知,信眾約有兩、三萬人,大都是北部地區的福建人(福佬人),但廣東人(客家人)等其他的參拜者亦不少。」

宜蘭縣*石聖爺廟* 宜蘭縣冬山鄉八寶村寶聖路25巷21號*

◆特意妝點的冬山河◆

冬山河進入義成橋的河段後,河道更加開闊,兩岸做了相當多的綠美化工程,假日時節堤岸邊滿是休閒的人群隨手一竿,傘花點點、加上彎弧型的河道更是攝影取景佳點。在此冬山河已經變成觀光客的河了。隨著特意妝點的草階綠化,已經破壞了河川真正古老的面貌。自然原生的河邊植物,也隨著人為的剷除而慢慢走入記憶的歷史裡。

整治後的冬山河已不再是舊有田野間的婉約河川,而是經過美容妝點的河面。河堤兩岸的人工地被,主要以假儉草為主,而整齊劃一的植栽是指認河堤的好指標。如太和橋至宜冬橋段:栽植許多了豔麗的洋紫荊與本土植物臺灣欒樹。宜冬橋到利澤簡橋段:是截彎取直整治的主要部份,原生植物已不復見,而替代栽種了引進的黑板樹與阿勃勒等樹種,六、七月時節,阿勃勒黃花串串盛開的姿態,也增添了冬山河秀麗的景觀。利澤簡橋至加禮遠橋段,種植了黃槿、水黃皮、海濛果及大葉山欖等原生植物,是全河段植栽中較為重視原生樹種的一段。以下至清水橋的出海口段,則以黑板樹、木棉與欖仁樹為主題了。

在自然生物界相當有名的劉小如博士,曾經對環境問題有相當好的比喻:「一棵樹在自然中有光合作用,調節二氧化碳和氧、涵養水份的功能,但若是一百棵樹所形成的森林,功能就不只是一棵樹乘上一百,而它還有森林的功能。在中央山脈開一條路,如果只是兩公里,以兩公里做評估一定沒有影響,但如果是看整條線時,會發現上游因為開挖而造成表土植物土壤不穩,導致土壤崩塌,整個集水區相對也改變了。而以一條河為例,自然的河很少是直線的,而人造的河川都截彎取直,筆直的溪河在排水的效率上一定很好,但是河川的功能有千百種,不能只以提昇單一的功能,而犧牲掉其他的九十九種。」河川的截彎取直,其實犧牲許多中間深淺不一的河道與沼澤,使多數的生物無處可居、甚至於絕跡。試想,是否所有的河川都應以冬山河的整治為師呢?以它截彎取直的河道及整齊劃一的堤岸植栽,作為河川公園化的表率呢?這是值得我們共同加以深思的問題。

◆冬山橋◆

冬山河在冬山地區也叫做「武淵港」或稱「三堵港」,早期先民在蓋房舍時,磚瓦及民生物資都用「鴨母船」從主流「武淵港」轉運到許多支流,最遠可以連接至八仙、群英、三奇等「水尾仔」。

在冬山河上有幾座「冬瓜山橋」,最早的一座興建於昭和5年(1930年),這座橋具有濃濃日治時代公共建設的特色,橋墩基腳用石塊疊砌成,疊工細膩,並依水流方向作成類似船首的破浪構造,以減少水流對基腳之破壞,80年來昂首朝水流。橋面護欄採連續拱形開口護欄,造型典雅,圓形橋頭柱,外敷以洗石子,堤岸是用人字碶壘成護坡,爬滿青苔,坡面用細石鋪陳人行道,行走其上,彷彿回到明治時期的風情中。

2002年宜蘭縣政府特地保留了縣內僅存的4座日治時期橋樑─「蘭陽大橋」、「頭城大溪橋」、「頭城大里橋」、「冬瓜山橋」,文化局將它們宜蘭古四橋都登錄為歷史建築。冬瓜山橋是蘭陽平原上少數建於日治時期且仍保存下來之混凝土橋樑之一,也是溪南地區唯一保存之日治時期橋樑。

這條舊河道雖然經過整治,但河道寬度保留如昔,冬山子弟可能還記得這個地方以前還是龍舟競賽地,從此橋往上游划。沿河往上游走,可達新寮溪、舊寮溪、十三份溪會流處的太和”雙港嘴”,此為冬山河整治的起點。

站在日據時代建造的牆上向前望去,還有兩座新舊的冬山橋,若再加上「冬山河橋」在短短的兩百公尺半徑內就有四座冬山橋,這正說明著環境的變遷。早期先民將貨物從利澤簡以船送至此處,河道原來較寬,但現在經過整治已有縮減。往南看去還有碼頭遺跡。

新的冬山橋建於民國十九年,以前是台九線平原段最危險的橋,需兩次急90度轉彎。但最新的橋於1976年(民國65年)7月完工通車,成為台九線上的新冬山橋,自此就取代了冬瓜山橋交通運輸的地位。

 

◆冬山河親水公園◆

冬山河自上游至出海口,共有十餘座橋樑:

1.太和橋。

2.義成橋。

3.冬山河橋。

4.鐵路橋(火車行駛其上)。

5.宜冬橋。

6.富農橋。

7.嘉苳橋。

8.高速公路橋。(高速公路橫跨而過)

9.利澤簡橋(當地人稱作「虹橋」,原名又叫做「捷徑橋」。冬山河在未整治之前,五結鄉利澤村通往羅東鎮會受到冬山河阻隔,所以必須遠繞其他道路通行,直到冬山河經過截彎取直的整治工程後,在河上搭建一座橋樑解決了民眾交通問題,因此『捷徑橋』也成為當地居民對橋樑的趣味稱呼了,至民國85年為了讓橋樑名稱回歸鄉土而改為『利澤簡橋』。)(橋長148公尺,寬22公尺,四線道,河面寬138公尺,平均水深1.8公尺) (橋之設計及製造費計2.5億,而週邊則花費五億元。)

10.傳藝大橋

11.加禮遠橋(原名叫「利澤簡橋」,後更名為平埔族「加禮遠社」的聚落名。)

12.大閘門清水橋(渡船頭:位於宜22線清水橋附近,清水大閘門未興建前,冬山河可通船運,本區為船隻起點,因而稱之為渡船頭。在火車未開通時,居民以帆船載運米榖食糧等,二結糖廠則以輕便車將糖製品運到此處出口。)。

在富農橋至嘉冬橋間,植有阿勃勒植物,每當花開之際,串串的黃花,如蝶狀般垂掛於樹梢,輕風彿過,美景無限,可以列為夏日一景。

林和源圳上有仿古拱橋一座,名為「飛虹橋」仿自隋代「安濟橋」(又名趙州橋,從隋朝大業初年,(西元六百零五年)建造至今,已有1380餘年歷史)建造。安濟橋的橋身是用雕鑿精確的石塊砌築而成,飛虹橋則是採用預力構造的材料建築。飛虹橋全長44.8公尺,立拱跨距34.3公尺,兩側曲拱各5.25公尺,橋寬5.3公尺,兩側橋面各留一公尺多的人行道,中間三公尺為車道,與大陸的安濟橋差不多。而由於「飛虹橋」的建築,使冬山河畔更添一絲古意。

冬山河親水公園位於宜蘭縣五結鄉協和路,於民國76年完成親水公園園區設計(由日本象集團設計)並開始施工,民國82年6月3日開園,民國83年6月13日冬山河親水公園正式落成;在全長24公里的冬山河流域中規劃為以運動、遊憩、休閒多元功能的河濱遊憩區,共分上、中、下三段水域各自展現不同的遊憩風貌;冬山河親水公園的主題為『親近水,擁有綠』,充分利用水域的特性,將水與綠結合成開放的空間,讓冬山河親水公園成為教育、觀光、休閒、遊憩的公園。

冬山河正對龜山島有人以龜蛇相鬥形之(或有以近海岸之山脈似蛇蜿蜒形之)玄天上帝正以龜、蛇作怪,後為玄天上帝收伏,成為座騎。龜蛇相鬥之說起於此。中國好龍,且經常於此舉辦龍舟競渡,故改以龍之造型,近親水公園為黃龍,取坐北朝南帝王之象,且向陽,故取色皆暖色系,以紅、橙色為主。對岸為青龍岸以白、藍、綠等冷色系瓷磚代表之。植株亦有差別:黃龍岸以黃槿樹(黃花)羊蹄甲、豔紫荊(紫紅色花)。青龍岸以海濛果(白花)水黃皮(紫花〉、苦楝(藍色花)。另於黃龍岸近利澤簡橋附近,可以看見一塊石頭突出物,此為公龍雄性之性器官符號,而在對岸知青龍岸則有雌性之性象徵。雙龍坡一方面作為堤岸,一方面又可以當座椅一舉兩得,將單調之用途做多樣化的呈現。臥龍橋象徵龍腹的樣子。他是調節親水公園水位,滋潤園區綠色大地之用。

 

◆五十二甲沼澤溼地生態◆

微凹的宜蘭海岸線約略成南北走向,海岸線的中段則是蘭陽溪的出海口。在海岸線的內側,因為季節風與波浪沖積緣故,形成狹長砂脊,尤其在利澤簡一帶,更有多脊沙丘的形成,這在臺灣其他地方並不易看見。靠海一邊的砂脊因風蝕的影響形成較緩坡面,背風面則較為陡峭,所以常常阻礙河川直接排流入海,在入海前總是曲折蜿蜒一段,再從砂脊的缺口處入海。這些沿著砂脊平行流動的河水,經常因排水不暢而氾濫成災,蘭陽平原多沼澤的地形肇因於此。冬山河親水公園附近的五十二甲大沼澤,早期便經常一遇大雨就氾濫成災,而比海平面還要低窪的五十二甲地區,更是長期積水不退,而成水鄉澤國了。由於這個原因使諸多農民放棄開墾,而成大片廢耕的田地或只栽種一期的稻作,這時冬來春返的候鳥,便成為依附此草澤環境快樂生活的小頑童了,也因此造就了臺灣有名的溼地沼澤環境之一。

五十二甲溼地屬於淡水草澤溼地,仔細觀察穿流期間的排水圳渠,可以發現它與大海有著相同的潮汐變化,在這種的環境中,蘆葦、鹹草、大萍與布袋蓮就成為優勢的植物。沿著五十二甲路行走,可以發現二大片沼澤地區代表的『水茄冬』(又稱穗花棋盤腳)林及已經相當少見,又名「珠仔花」的『風箱樹』。夏、秋之際的清晨來訪,可以一睹穗花棋盤腳開花時纖柔欲醉的妍麗,與風箱樹花宛若小型胖刺蝟般的可愛模樣。隨著蘆葦叢的開展,許多來此避冬的候鳥,均選擇在蘆葦隱蔽的環境中生活,透過單筒望遠鏡頭的觀察與等待,幸運的你將會在蘆葦叢縫中瞥見時而露臉的鳥兒倩影,或是一幅慈母帶幼兒散步的鏡頭,這是寒冬季節裡最美麗的接觸。

往昔溼地常被視為「爛泥巴地」、「水堀仔」,是一個一無是處、只會滋生蚊蚋的地區,建議的改良利用方式,均以填土、築堤處理,將它變成住宅區或工商業用地。但從溼地生態的研究中可知:溼地不僅是蝦、蟹、蠣、貝類等的棲地,更是魚類及野生鳥類的家。此地大雨過後,捕撈魚、貝類的人潮蜂擁而至,就曾出現:接近一尺半長的鯉魚、土生的肥胖鯽魚、如手掌般大小的圓蚌與在一般河流中已接近絕跡有「水中魚虎」之稱的鱧魚。而研究也指出,混生在蘆葦林中的布袋蓮與大萍有相當優異過濾汙水的功能,因此有學者以「大地之腎」來形容溼地,以凸顯其自然生態系的重要性。

◆流流社◆

隱身曲徑之中的流流社,位於冬山河下游,四周環繞低地農田,是噶瑪蘭族最後的現生聚落。雖然大部分族人已遷居或者漢化,依然保有一段冬山河的舊河道,讓人遙想當年河道密佈、漁產豐富的淳樸年代。流流社曾是當地經濟狀況最佳,房舍建築最優的村社,居民還在利澤簡設立基督教堂。如今象徵噶瑪蘭精神的大葉欖仁依然繁茂如昔,村內卻已凋零沒落。過去冬山河下游農田常氾濫,只能種植一期水稻,收割時常水淹快一公尺,濫田腳一踩就陷落,因此有駛著「鴨母船」收割的特殊景象,現在舊河道上仍可見數艘鴨母船。

宜蘭老一輩的人曾說過:「有橄仔樹的所在,就有番社。」「番社」指的就是噶瑪蘭族的聚落;「橄仔樹」即大葉山欖,是噶瑪蘭人的聚落象徵。大葉山欖的原生地是在南洋的島嶼上,它是一種海漂植物,成熟的果實有硬厚的果皮與堅訒的果肉纖維保護著它的種子,它可以在海水裡浸泡很久很久,一直就隨著黑潮洋流漂到台灣來發芽生根,就如同和它們來自同一個故鄉的噶瑪蘭人一樣。一百多年前,馬偕博士抵達宜蘭宣教時,首站就是五結鄉「流流社」(現在的季新村),在傳福音的同時,馬偕也力行植樹工作,大葉山欖(Qasup),樹形高大,果可食用,又能做染布材料,因此常被採用。

有噶瑪蘭人的地方就有Qasup,這是一個標示平埔族人居住地的界樹,籲請生人自重。但漢人總是欺人太甚,最後讓噶瑪蘭人的Mtiu勃然大怒,就在祖靈居住之地下了降頭,冬山河畔的流流社就是一個讓漢人毛骨悚然的之地,過路朋友可以來去自如,而侵犯入居的漢人沒有一個好下場。Mtiu(姆踢巫)是噶瑪蘭的巫師(都是女性),平日為族人作法消災解厄,事實上漢族的ㄤ姨牽亡魂其實是平埔族的巫術。

「橄仔樹腳避鬼 - 去乎番仔台刂(殺)!」早年漢人縱使遇上天大危難,再怎麼凶多吉少也不要去躲在大葉山欖也就是橄仔樹下,他們認為下降頭之處必躲有鬼怪。其實這不是噶瑪蘭人兇惡,而是他們被漢人欺壓之後的自我保護,也可以想像他們是如何害怕漢人接近他們僅存的生居之地!

  • 在基督教牧師陳宏文所著的《馬偕博士在台灣》一書裡指出,西元一八七三年往後的十幾年間,馬偕博士曾多次到宜蘭平原向噶瑪蘭人傳教,開設的教會也從初期的十一所增至三十四所,信徒多達數千人。書中還說,三十六社的噶瑪蘭人原本都姓潘,經由馬偕建議,才寫下五十個不同的姓,做成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