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5結合民間團體、地方產業和社區資源辦理環境教育活動,並有卓著之事蹟
宜蘭縣101年度全民環境教育行動方案實施計畫
補(捐)助案■申請表□核定表
(一)編號  | (本欄由補助單位填寫)  | ||
(二)申請單位  | 宜蘭縣立中華國中  | (三)人力概況  | 主力教師1名 輔助教師4名  | 
(四)計畫聯絡人  | 職稱:課發組長 姓名:張耕碩  | 電話: 9382704轉102  | E-mail: kenchang410@gmail.com  | 
(五)計畫名稱  | |||
(六)申請主題  | 在地食材  | ||
(七)活動(計畫)期程  | 自101年2月至101年12月止  | ||
(八)舉辦地點  | 中華國中  | ||
(九)計畫摘要  | 期望透過宜蘭縣在地食材推廣計畫補助,讓本校根與芽社團學生將社團課所學知能,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製作堆肥、栽種有機食材與香草植物等實際行動。本計畫目的為使學生瞭解「消費城市」與「生態城市」的差異,及營造本校生態農園是一處將生活、生產與生態三種概念結合的場域的認知,提供教師與學生體驗城鎮永續發展的另一種可能性。讓學生們藉由實際參與生態農園的耕作外,亦能思考並提出生態農園在生活、生產、生態或其他面向的影響。  | ||
(十)申請本府補(捐)助經費  | 82,000 元(占總經費 100 %)  | ||
(十一)自籌經費金額  | ○○機關預計補助經費 0 元(占總經費 %) 申請單位自行分攤 0 元(占總經費 %)  | ||
(十二)總經費金額  | 82,000元  | ||
(十三)曾辦理之環境教育相關活動或計畫  | 根與芽綠拇指計劃(向珍古德協會申請)、根與芽屋頂農園春耕(社團活動)等  | ||
提報日期  | 101.3.16修訂  | 
宜蘭縣101年度全民環境教育行動方案計畫書
計畫名稱:有機札根 & 永續發芽
一、 目的:
將友善環境的有機農耕概念融入社團教學與課程,讓學生親手體驗栽種在地當季食材的過程,並營造多元多樣性的生態農園,以思考生活、生態、生產的關係。藉由與宜蘭在地小農的合作,也讓學生體會台灣農業現況與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暸解平日唾手可得的食物的來源,與我們可以做出的選擇與行動。
二、環境教育之主題及內容:
利用校園荒廢的畸零地整闢為可耕種農地,依循大自然法則,維護土壤生機的土壤培育為基礎,不使用化學肥料、農藥或任何有害土壤之添加物的生產方式進行。因此本計劃擬將以有機農業、永續發展、生物多樣性等主題為計畫主軸,設計出環境教育的課程活動。
三、辦理單位:
主辦-宜蘭縣政府教育處
承辦-宜蘭縣中華國中
協辦-大宅院友善市集
四、辦理日期(或期間):101.2.-101.12.
五、辦理地點:中華國中
六、參加對象及人數:教師約5-10人,學生約60人
七、執行方式規劃:
環境教育覺知與敏感度、知識內涵、態度與價值觀等層面課程擬規劃於社團室內課方式進行,設計出生物多樣性、有機農業、永續發展等主題的環境教育課程。再以實際體驗有機農耕實作課程,達成環境教育中環境行動技能與環境行動經驗等層面。
本年度上半年(101年2-5月)規劃由本學年度一年級根與芽社同學參與,夏季期間(6-8月)因考量氣候炎熱,則選種當季作物,由社團各小組及排班教師一起輪流照顧、維護生態農園,本年度下半年(101年9-12月)則規劃為由下學年度一年級根與芽社同學參與,年末則規劃邀請所有參與過的師生一起參加成果分享會。
第一階段課程:101年2-5月
月份 
  | 日期 
  | 課程進度 
  | 
2 
  | 8 
  | (其他課程) 
  | 
15 
  | (其他課程) 
  | |
22 
  | (其他課程) 
  | |
29 
  | (其他課程) 
  | |
3 
  | 7 
  | 食物的來源?「食物里程」與「生態足跡」? 1 
  | 
14 
  | 什麼是「有機農業」、「自然農耕」? 2 
  | |
21 
  | 段考(停課一次) 
  | |
28 
  |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3 
  | |
4 
  | 4 
  | (其他課程) 
  | 
11 
  | (其他課程) 
  | |
18 
  | 廚餘堆肥、落葉堆肥(室外課實作) 4 
  | |
25 
  | 翻土、整地、改善土質(室外課實作) 5 
  | |
5 
  | 2 
  | 作物摘種(蔬菜、果樹、香草植物、蜜源植物等) 6 
  | 
9 
  | 作物摘種(蔬菜、果樹、香草植物、蜜源植物等) 7 
  | |
16 
  | 段考(停課一次) 
  | |
23 
  | 有機生態農園第一階段成果(室外課觀察紀錄與分享) 8 
  | |
30 
  | 有機生態農園第二階段成果(室外課觀察紀錄與分享) 9 
  | 
第二階段課程:101年9-12月
月份 
  | 日期 
  | 課程進度 
  | 
9 
  | 5 
  | 認識社團新夥伴、學期課程介紹 
  | 
12 
  | 廚餘堆肥、落葉堆肥(室外課實作) 
  | |
19 
  | 翻土、整地、改善土質(室外課實作) 
  | |
26 
  | 作物摘種(蔬菜、果樹、香草植物、蜜源植物等) 
  | |
10 
  | 3 
  | 作物摘種(蔬菜、果樹、香草植物、蜜源植物等) 
  | 
17 
  | 段考(停課一次) 
  | |
24 
  | 食物的來源?「食物里程」與「生態足跡」? 
  | |
31 
  | 什麼是「有機農業」、「自然農耕」?做「堆肥」重要性? 
  | |
11 
  | 7 
  |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 
14 
  | 有機生態農園觀察紀錄與分享1(室外課) 
  | |
21 
  | 有機生態農園觀察紀錄與分享2(室外課) 
  | |
28 
  | (社團其他課程) 
  | |
12 
  | 5 
  | 段考(停課一次) 
  | 
12 
  | (社團其他課程) 
  | |
19 
  | (社團其他課程) 
  | |
26 
  | 有機生態農園年度成果慶賀(邀請所有參與的師生) 
  | 
八、預期效益:
(一)期望讓參與學生將社團課所學知能並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製作堆肥、栽種有機食材與香草植物等實際行動。再者,期許參與學生瞭解「消費城市」與「生態城市」的差異,以及體認生態農園是一處將生活、生產與生態三種概念結合的場域,體驗城鎮永續發展的另一種可能性。最後,讓學生們藉由實際參與生態農園的耕作外,亦能思考並提出生態農園在生活、生產、生態或其他面向的影響。
(二)預定於本年度年底前辦理一場社團學生成果分享會,邀請兩學期中參與計畫的社團學生及教師參加,以作為本計畫效益重要評鑑依據。
(三)其他
1.耕作地現況照片-請參看附件。
2.土地面積-約10m×15m大小。
3.預計種植種類-以當季農作物為主(蔬菜、果樹、香草植物等,期望增加作物之多樣性)。
九、經費來源及分配:
本項計畫所需總經費捌萬貳仟元,預計申請宜蘭縣政府補助壹拾萬
二~2實施環境教育本位課程,研發環境教育教材、教學模組、環境議題行動研究,並將環境教育融入各科教學~101上根與芽課程
101 學年上學期國中彈性課程(聯課社團)計劃表
年級:國一 社團名稱:根與芽社 指導教師:張耕碩
月份 
  | 週次 
  | 日期 
  | 課程進度 
  | 
8 
  | 一 
  | 31 
  | ※除外聘老師外,其餘老師於班上看學生自習或安排其他事宜。 
  | 
9 
  | 二 
  | 7 
  | ※學生選擇社團(請導師協助於班會課,協調班上同學進行選課。) 
 1. 一年級根與芽社、二年級科學研究社、一二年級直笛社、國樂社、桌球社、田徑社、合唱團,因課程需要由指導老師挑選學生參加。 
 2.請老師在9/13(二)前回傳。 
  | 
三 
  | 14 
  | ※第一次上課※進度:認識你我他 
 1.進行點名2.認識社團夥伴3.選出社團幹部(活動簿負責同學) 
  | |
四 
  | 21 
  | ※第二次上課※進度:食育教育&在地食材農耕行動(1) 
  | |
五 
  | 28 
  | ※第三次上課※進度:食育教育&在地食材農耕行動(2) 
  | |
10 
  | 六 
  | 5 
  | ※第四次上課※進度:食育教育&在地食材農耕行動(3) 
  | 
七 
  | 12 
  | 第一次段考停課原班自習 
  | |
八 
  | 19 
  | ※第五次上課※進度:碳足跡 
  | |
九 
  | 26 
  | ※第六次上課※進度:食物里程 
  | |
11 
  | 十 
  | 2 
  | ※第七次上課※進度:誰是「珍古德」?—「珍愛旅程」電影欣賞(1) 
  | 
十一 
  | 9 
  | ※第八次上課※進度:誰是「珍古德」?—「珍愛旅程」電影欣賞(2) 
  | |
十二 
  | 16 
  | ※第九次上課※進度:誰是「珍古德」?—「珍愛旅程」電影欣賞(3) 
  | |
十三 
  | 23 
  | ※第十次上課※進度:甚麼是「根與芽」? 
  | |
十四 
  | 30 
  | 第二次段考停課原班自習 
  | |
12 
  | 十五 
  | 7 
  | ※第十一次上課※進度:成功的環境行動故事(小組報告1) 
  | 
十六 
  | 14 
  | ※第十二次上課※進度:成功的環境行動故事(小組報告2) 
  | |
十七 
  | 21 
  | ※第十三次上課※進度:成功的環境行動故事(小組報告3) 
  | |
十八 
  | 28 
  | 全校卡拉OK大賽 
  | |
1 
  | 十九 
  | 4 
  | ※第十四次上課※進度:關懷社區行動 
  | 
二十 
  | 11 
  | ※第十五次上課※進度:反思與慶賀 
 最後一次上課 繳交成績 
  | |
二十一 
  | 18 
  | 寒假開始 
  | 
二~3辦理環境教育研習並有辦理回饋意見調查及成效評估分析,及擬定改善計畫
軟體動物多樣性保育教育研習推廣活動
蝸牛與那些稀奇古怪親戚們
藉由蝸牛的引導認識常見的「軟體動物」。 再由軟體動物的認識,了解生物多樣性的豐富與重要。 大部分的人都聽過或是看過蝸牛。牠是生態界中重要的一份子,也是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常可在森林野地裡發現牠們的存在,甚至在人為的環境如公園、花圃或盆栽中也發現牠們的蹤跡,是一種只要用心留意就可發現的動物。 蝸牛所屬的動物家族十分特別,稱為「軟體動物」;顧名思義,是指一群身體柔軟的動物!全身上下除了堅硬的殼外,體內沒有任何一根骨頭存在。全世界約有12萬種以上的軟體動物,在動物界中是第二大家族,也就是種類第二多的動物,僅次於我們熟知的昆蟲、蜘蛛與螃蟹們所屬的「節肢動物」。軟體動物依照身體的構造、足部與殼的形態特徵,可分為七大綱(另一類「喙殼綱Rostroconchia」已於二疊紀滅絕)——無板綱(Aplacophora)、多板綱(Polyplacophora)、單板綱(Monoplacophora)、腹足綱(Gastropoda)、掘足綱(Scaphopoda)、雙殼綱(Bivalvia)、頭足綱(Cephalopoda)。或許這些專業的分類名詞聽起來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卻常可看見許多的軟體動物。例如市場上販賣的文蛤、牡蠣、蜆,是「雙殼綱」;九孔、鮑魚、燒酒螺、鳳螺,是「腹足綱」;而花枝、魷魚、章魚等,是「頭足綱」;至於海邊戲水時在潮間帶岩石上可見的石虌,是「多板綱」;蝸牛,則屬於「腹足綱」。台灣四周環海,高山島嶼的環境,更有機會認識軟體動物的多樣性。 教育研習活動是推動自然保育教育的一種良好方法,它可與民眾直接接觸,且可依不同對象因材施教,安排適當的研習課程與活動內容。藉由研習訓練活動,可將自然保育的正確理念直接傳輸給民眾,讓參加者可以認識自然、瞭解自然,進而關愛自然、保護自然,並建立理智的資源保育價值觀及環境行為。為使民眾了解軟體生物多樣性保育之重要,特舉辦軟體動物保育教育研習活動。藉由生動的文字與圖片,介紹軟體動物的基本知識,更藉由當地所分布的軟體動物介紹、圖片解說,將軟體動物於生物多樣性保育上的重要性呈現出來。進而帶動保育環境生物鏈中所有的物種,並更可使這些具有地方特色之陸生軟體動物,成為社區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的主力,以達成生物多樣性保育教育之目的。
辦理單位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主辦單位:台灣生物多樣性保育學會
活動內容
1.「蝸牛與那些稀奇古怪的親戚們!」-軟體動物保育教育推廣演講:藉由「生動的主題」、「淺顯與簡單的解說文字」與「豐富的圖片與影像」,介紹軟體動物的基本知識。並配合「在地蝸牛」主題,介紹區域性分布的種類,與當地的生態特色。 2. 螺的爬行比賽:穿上特製的蝸牛裝,身體力行蝸牛的行動,體驗成為一隻蝸牛的感覺。 3. 真人版「蝸牛保育站」、「軟體動物保育站」:類似大富翁的遊戲,考驗學員對蝸牛的了解,回答遊戲中小學堂的問題,成為軟體動物保育達人。 活動說明書(線上文件)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e0W7RAEZHbCMe2u5Q88ol8i3VL6mctDhjDMu7pjmMx4/edit
徵求活動對象
臺灣各縣市小學,以中年級以上尤佳。(每場限制100人以下) 臺灣各縣積極參與環境保育之團體與社區 共計10學校與社區
活動時間與地點
時間:101年11月21日。 學校單位以2堂課為佳。
地點:中華國中視聽教室
(請考慮可進行螺的爬行比賽、真人版大富翁的空間)。
活動照片
二~2實施環境教育本位課程,研發環境教育教材、教學模組、環境議題行動研究,並將環境教育融入各科教學~100下根與芽課程
100 學年下學期國中彈性課程(聯課社團)計劃表
年級:一 社團名稱:根與芽社 指導教師:張耕碩
月份 
  | 週次 
  | 日期 
  | 課程進度 
  | 
2 
  | 
 
 
 一 
  | 8 
  | 停課原班自習 
 1.課程計劃請於2/13(一)前回傳。 
 2.除外聘老師外,其餘老師於班上看學生自習或安排其他事宜。 
 3.感謝各位老師的全力配合,辛苦您們了! 
  | 
二 
  | 15 
  | ※第一次上課※進度:食物的來源?「食物里程」與「生態足跡」? 
  | |
三 
  | 22 
  | ※第二次上課※進度:什麼是「有機農業」、「自然農耕」?做「堆肥」重要性? 
  | |
四 
  | 29 
  | ※第三次上課※進度:什麼是「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 |
3 
  | 五 
  | 7 
  | ※第四次上課※進度:廚餘堆肥、落葉堆肥(室外課實作) 
  | 
六 
  | 14 
  | ※第五次上課※進度:翻土、整地、改善土質(室外課實作) 
  | |
七 
  | 21 
  | 第一次段考停課原班自習 
  | |
八 
  | 28 
  | ※第六次上課※進度:作物摘種1(蔬菜、果樹、香草植物、蜜源植物等) 
  | |
4 
  | 九 
  | 4 
  | 兒童節 清明節休假 
  | 
十 
  | 11 
  | ※第七次上課※進度:作物摘種2(蔬菜、果樹、香草植物、蜜源植物等) 
  | |
十一 
  | 18 
  | ※第八次上課※進度:有機生態農園成果觀察紀錄與分享(室外課) 
  | |
十二 
  | 25 
  | ※第九次上課※進度:慈濟資源回收場參訪及服務(1) 
  | |
5 
  | 十三 
  | 2 
  | ※第十次上課※進度:慈濟資源回收場參訪及服務(2) 
  | 
十四 
  | 9 
  | ※第十一次上課※進度:心得分享 
  | |
十五 
  | 16 
  | 第二次段考停課原班自習 
  | |
十六 
  | 23 
  | ※第十二次上課※進度:談流浪動物 
  | |
十七 
  | 30 
  | ※第十三次上課※進度:動物保護課程(1) 
  | |
6 
  | 十八 
  | 6 
  | ※第十四次上課※進度:動物保護課程(2) 
  | 
十九 
  | 13 
  | 畢業典禮停課 
  | |
二十 
  | 20 
  | ※第十五次上課※進度:流浪動物之家參訪及服務 
 最後一次上課 繳交成績 
  | |
二十一 
  | 27 
  | 第三次段考停課原班自習 
  | 
二~2實施環境教育本位課程,研發環境教育教材、教學模組、環境議題行動研究,並將環境教育融入各科教學
宜蘭縣100年度中華國中
辦理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成果報告
※ 說明:
1.由於各社群的計畫與運作方式不同,以下格式均僅供參考,其成果可多元化呈現,頁數未作要求,以不超過30頁為原則。
2.成果報告內涵重在:以質性成果敘述、量化資料分析等方式,來佐證學生、教師本身的改變與成長。同時記錄社群發展歷程的點滴,並作自我反思。
壹、社群基本資料
社群名稱  | 中華國中科教達人充電計劃  | ||||||
召集人或聯絡人(一位)  | 張耕碩  | cgs@ilc.edu.tw  | |||||
電話  | 03-9382704-分機102  | ||||||
社群目的  | 期望透過本社群的互動來拓展彼此教學策略與專業領域相關的交流,提升領域內教師的教學熱情與專業能力  | ||||||
社群成員 (以6位教師以上)  | 姓名  | 任教領域或學年  | 姓名  | 任教領域或學年  | 姓名  | 任教領域或學年  | |
賴鎮南  | 九年級自然  | 林志杰  | 八年級自然  | 白如君  | 七年級自然  | ||
鄭鈞方  | 九年級自然  | 李昕怡  | 八、九年級自然  | 吳佩璇  | 七年級自然  | ||
黃能謙  | 七、九年級自然  | 鍾孟蓉  | 七、九年級自然  | 林修毓  | 七年級自然  | ||
社群類型 (可複選)  | □研發課程或教材 □教學研究(含共同備課、試題分析、診斷學習成就等) □發展學校年度重要行事或任務 ■特定專業主題探索 □其他(同儕省思對話)  | ||||||
實施進度 (從1月至12月至少6次)  | 次  | 時間  | 實施內容  | 實施方式  | 主講或 指導者  | 參加人數  | |
1  | 100/6/7 Am10:00~11:00  | 環保趣味實驗  | 主題經驗分享  | 張耕碩  | 理化實驗室  | ||
2  | 100/6/12 Am10:00~11:00  | 科學展覽指導分享  | 專題講座  | 林志杰  | 會議室  | ||
3  | 100/11/2 Am10:00~11:00  | 氣候變遷專題研究  | 專題講座  | 林修毓  | 生物實驗室  | ||
4  | 100/11/16 Am10:00~11:00  | 青少年發明展指導分享  | 專題講座  | 陳榮政  | 學進國小  | ||
5  | 100/12/7 Am09:00~10:00  | 物理專題研究  | 主題經驗分享  | 黃能謙  | 理化實驗室  | ||
6  | 100/12/21 Am09:00~11:00  | 微生物專題研究  | 主題經驗分享  | 白如君  | 生物實驗室  | 
貳、年度目標:
增進自然領域互動性,以提昇成員教學策略、專業領域知能、教學熱情、專題研究(或行動研究)等知能。
肆、成果概述
一、社群運作部分:
 編號:01 
 日期:2011.6.7 
 文字說明:課本實驗改良為環保趣味實驗實際操作 
 
 
 
  | 
 編號:02 
 日期:2011.11.16 
 文字說明:學進國小陳榮政老師分享指導青少年發明展經驗 
  | 
編號:03 
 日期:2011.12.21 
 文字說明:微生物專題報告及實驗 
 
 
 
  | 編號:04 
 日期:2011.11.2 
 文字說明:林修毓老師碩士赴英國進修(氣候變遷專題研究)分享 
 
 
 
  | 
編號:05 
 日期:2011.12.7 
 文字說明:物理專題(力學)研究討論 
 
 
 
  | 編號:06 
 日期:2011.6.12 
 文字說明:科學展覽指導交流分享與新學年科學研究社開課討論 
 
 
 
  | 
二、學生、教師或學校層面之成果分析(含量化分析、質性分析):
由本社群老師一同參與規劃成立科學研究社,從召募參加學生、進行面談、到規劃與執行課程等歷程。透過此社群之運作則有助於科學研究社的設立,教師專業獲得成長,學生則相對受益。
四~9訂定實驗場所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中華國中實驗室使用公約及常設器材一覽表
一、器材使用:(1)常用器材如本表所示,採永久置於學生實驗桌的桌面,以藍色水槽裝置。
(2)部分實驗使用之特殊器材,則擺放在實驗室旁的鐵櫃。
(3)使用完後請務必要求清洗及歸回原位。
二、器材清點:(1)一上課,請各組小組長清點器材實驗,若器材有缺損,請立即報告老師。若立即補足器材,則不需填寫。若未補足器材,則需填寫在需補充器材及藥品欄中。
(2)下課前,使用過的的要清洗、擦拭桌面並且放回原位,。
(3)若有損壞,則由任課教師視損壞原因要求學生至課發組辦理賠償。
(4)每一次實驗,請自然小老師皆要認真登記。
三、藥品回收:(1)所有廢酸、廢鹼、重金屬離子溶液(鐵、鈷、銅、錳、鎘、鉛、鈦、鍺、錫、鋁、鎂、鎳、鋅、銀)、有機廢液(油脂類、含鹵素有機溶劑、一般有機溶劑等)皆須倒入透明廢液筒中回收。
(2)損壞的玻璃器材(含試管、玻片、培養皿等)亦需統一集中處理,不可以當成一般垃圾。
(3)汞、鉻酸鉀、重鉻酸鉀、甲醛、四氯化碳溶液等毒性化學物質,需倒入藍色廢液筒中回收。
四、.實驗室使用登記表:如附件,請務必填寫及勾選。
五、學生實驗桌上常設器材一覽表:
以下列出的為每一張學生實驗桌面上所用有的器材。
名稱  | 材質  | 規格  | 數量  | 名稱  | 材質  | 規格  | 數量  | 
燒杯  | 玻璃  | 100ml  | 2個  | 玻片  | 玻璃  | 8cm*8cm  | 3片  | 
燒杯  | 玻璃  | 250ml  | 3個  | 試管刷  | 大  | 1支  | |
燒杯  | 玻璃  | 500ml  | 1個  | 酒精燈  | 一個  | ||
量筒  | 玻璃  | 50ml  | 1個  | 陶瓷纖維網  | 1個  | ||
集氣瓶  | 玻璃  | 250ml  | 3個  | 三角架  | 鐵製  | 一個  | |
水槽  | 塑膠  | 大  | 1個  | 試管  | 玻璃  | 10支  | |
蒸發皿  | 陶瓷  | 中  | 1個  | 試管架  | 鐵製  | 1組  | |
酒精溫度計  | 玻璃  | -10℃~110℃  | 1支  | 滴管  | 塑膠  | 2支  | |
玻棒  | 玻璃  | 1支  | 抹布  | 1條  | |||
藥匙  | 塑膠  | 1支  | |||||
燃燒匙  | 鐵製  | 1支  | |||||
漏斗  | 玻璃  | 大  | 一個  | 
二~1實施戶外環境教學及生態旅遊
宜蘭縣立中華國民中學101學年度三年級校外教學(畢業旅行)實施辦法
一、意義及目的:為增廣學生校外見聞,加強校外教學效果,倡導健康的休閒生活。
二、依 據:本次活動遵照『學生校外教學要點』辦理。
三、日 期:中華民國101年10月24、25、26日(星期三、四、五)。
四、參加對象:本校三年級學生
五、行程:三天二夜
第一天 劍湖山世界 (夜宿:劍湖山王子飯店)
第二天 921教育園區、廣興紙寮、日月潭涵碧樓步道 (夜宿:埔里鎮寶)
第三天 九族文化村 (回到溫暖的家)
六、費用:每位同學全額4,600元、清寒半價2,300元。(預計8月初繳費)
七、繳交方式:1.台銀臨櫃繳納(手續費$10元);郵局;7-ELEVEN、全家、萊爾富、OK等四大超商(每
筆手續費$6元)暨繳費單背面多元繳費管道。
2.繳費後,請務必將繳費單第二聯(學校收執聯)交給導師轉交出納組。
八、本活動屬於三年級校外教學參觀活動,希望全部同學都儘可能參加,但有下列情形者不適合長途旅
行:
1.先天性疾病、心臟病、高度過敏、癲癇、氣喘……等。
2.如不參加者請家長事先辦妥請假手續並妥善安排學生在家生活事宜。
3.不請假的同學,由學校安排到校自習,並且繳交三天午餐費用。(開學註冊已預先扣除午餐費用)
九、注意事項:
1.個人常患病者,視需要自備藥品。(請務必攜帶健保卡)
2.參加人員凡未按時報到或中途離隊者,除門票外其他費用概不退還。
3.禁止攜帶危險物品及從事過度危險之活動。
4.隨時注意安全,身體若有不適,立刻告訴導師或隨隊師長、工作人員。
5.外出旅遊有一定之風險,家長應了解。契約責任險200萬含20萬醫療險,如有意外事故,願依法解決。
十、退費辦法:
繳費後,除了因不可抗力因素,視情況酌退費用外,其餘一律不予退費。
十一、本計劃呈校長核示後實施,修正或補充時亦同。
地震園區參觀教學
廣興紙寮參觀教學
一~6獎勵機制(是否有表揚、鼓勵、分享)
宜蘭縣中華國中101學年度廁所整潔美化比賽實施辦法
一、依據:學務處衛生組為提昇學校廁所環境衛生及整潔美化,故提出本計畫案。
二、目的:1.重視廁所整潔,提升生活品質,培養學生整理廁所環境的能力。
2.發揮學生創意,美化廁所環境,養成學生維護整潔環境的習慣。
3.訓練新學年度的衛生糾察擔任志工,培養學生民主自治能力。
三、實施方式:
1. 評分標準
項 次 
  | 項 目 
  | 百分比 
  | 備 註 
  | 
1 
  | 便池整潔 
  | 10﹪ 
  | 保持清潔且無黃垢狀態 
  | 
2 
  | 便斗整潔 
  | 10﹪ 
  | 保持清潔且無黃垢狀態 
  | 
3 
  | 洗手台整潔 
  | 10﹪ 
  | 含刷布、肥皂架、排水孔 
  | 
4 
  | 工具室整潔 
  | 10﹪ 
  | 含空瓶罐回收抹布托把之晾掛 
  | 
5 
  | 走廊整潔 
  | 10﹪ 
  | 含天花板、牆面整潔 
  | 
6 
  | 窗戶整潔 
  | 10﹪ 
  | 
 
 
  | 
7 
  | 地板整潔 
  | 10﹪ 
  | 保持清潔與乾淨 
  | 
8 
  | 牆壁清潔 
  | 10﹪ 
  | 含衛生紙架外殼及瓷磚、門板 
  | 
9 
  | 垃圾桶整潔 
  | 10﹪ 
  | 
 
 
  | 
10 
  | 美化佈置 
  | 10﹪ 
  | 張貼欣賞畫、使用提示、綠化 
  | 
2. 評分者:衛生組長、衛生偵探、本校教職員工當評審。
3. 獎勵:每學期三梯次比賽【第一名獎勵金500元、第二名300元、第三名200元】
4. 評分日期與時間:以每學期每次段考評量為一個階段,每日中午衛生組會派員不定期檢
查評分。(1)第一次段考 (2)第二次段考 (3)第三次段考
四、經費概算表
經 
 費 
 概 
 算 
 表 
  | 項次 
  | 品 名 
  | 單位 
  | 單價 
 (元) 
  | 數量 
  | 金 額 
  | 備註 
  | 
一. 
  | 獎勵金 
  | 組 
  | 1000 
  | 6 
  | 6000 
  | 
 
 
  | |
合 計 
  | 新台幣陸仟元整 
  | ||||||
說明 
  | 獎金部分由資源回收基金項下支付。 
  | ||||||
五、本辦法經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五~4辦理活動配合宣導節能減碳相關措施
中華國中101年度教師暨學生環境教育講座研習計畫
壹、依據:
1、環境教育法及本縣低碳城市規劃構想計畫書。
2、本校環境教育計畫。
貳、計畫目標:
1、 提升本校師生環境教育知能與環境保護觀念,了解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險。
2、 藉著環境保育講習瞭解地球資源的重要,體認人與環境間的關係。
3、 增進教師環境教育智能,並將之推廣至學生、家庭。
參、參加對象:本校教職員工生。
肆、研習時間:101年5月23日(星期三) 14:00至16:00,全程參與者給予研習時數2小時,並獲得2小時環境教育認證
伍、報名時間:即日起至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報名,至額滿為止。
陸、研習地點:中華國中學生活動中心
柒、課程:
環境教育講座課程表
日期 
  | 時間 
  | 講授內容 
  | 主講人 
  | 
3/28 
  | 14:00 ~ 14:10 
  | 報到 
  | 
 
 
  | 
14:10 ~ 15:00 
  | 感受台灣氣候變遷之旅 
  | 邱姿蓉老師 
  | |
15:00 ~ 15:50 
  | 低碳節能,台灣人的新生活方式 
  | 邱姿蓉老師 
  | 
講師簡介:
邱姿蓉,現職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專案經理,曾任職於台灣荒野保護協會,環境保護工作,亦赴香港綠色和平組織和香港地球之友任職,曾遠赴江西勘查水源頭,參與中國水資源保護項目。
講師對於環境的註解
以為旅行只是去拜訪美麗的地方嗎?在氣候變遷影響加鉅的情況下,現在有一種旅行是帶你看即將消失的地球美景!像是冰山溶解、海洋島嶼下沉、澳洲大堡礁、甚至泰姬陵,氣候變遷正悄悄改寫地球版圖! 
在台灣,這些改變其實更早發生….極端降雨氣候肆虐台灣偏遠山區,從高雄的甲仙為起點上溯到那馬夏原鄉部落,不到一小時就可感受到山移河動的震撼!南部海岸的地層下陷、原生植物生長界限的浩劫都正在發生! 
與其抱著再不看就來不及的心情,不如從現在開始過著低碳節能的生活! 
捌、經費預算:由教務處及學務處相關經費支應
項目 
  | 數量 
  | 金額 
  | 小計 
  | 
交通費 
  | 1式(台北–宜蘭來回) 
  | 218×2 
  | 436 
  | 
3/28講師鐘點 
  | 2小時 
  | 1600×2 
  | 3200 
  | 
總計3,636 
  | |||
玖、本計畫經校長核可後實施之,修正時亦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