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於FB網誌,請按這裡

來談談科展審查
PEI-CHUN LIAO·2016年4月28日

昨天終於完成我今年度的科展工作,終於有機會可以寫點東西。跟很多科展評審相比,我其實算是菜鳥,這些年有些中學師生對科展審查制度的批評,這些批評的老師們其實不少我們都熟識,我想以站在科展評審的角度,來說明一下我的評審經驗和標準,還有一些看法。

審查過程

審查過程第一步是進行書面審查。科展進行前幾週,我們會先拿到書面資料,逐一看過寫上評語(有些地區不用寫書審的評語),然後先簡單排出一個等第。這個部份其實很關鍵,因為只有書面審查我們才有足夠時間去仔細看內容,可是因為書審時沒得當面問,因此書面資料裡的「研究問題、假說」就更應該寫清楚,尤其是現在很多科展題目都假鬼假怪,從題目根本看不出來到底要做什麼,所以如果本文再不寫清楚,那就真的不知道要做什麼了。
撰寫內容的建議
書面資料裡規定的內容往往只有動機、目的,卻沒有要求寫出研究背景(前言),但一個科學報告中研究背景是很重要的,動機也是根據研究背景而來,所以建議在動機這一項目要寫上整個問題的背景(指的是科學背景,不是那種「我當初是因為跟同學出遊看到了XXX所以想到了OOO」這種背景)。同樣,在目的的項目要寫上明確且「精準」的目的,不要畫一個大餅充滿了願景但是虛無縹緲;研究問題也一樣,問題不用很多很複雜,但是最好要深入。深入指的是能不能在解決了一個問題後,從衍伸出來的新問題再往下探究,抽絲剝繭找出答案,並不是指要用到很高貴的儀器設備、去很厲害的實驗室做實驗。

再來,實驗設計我們常常看到的是學生做了很多平行的實驗,例如想要探討影響某種植物生長速率的機制,於是設計了光線、濕度、溫度、氮肥、磷肥、鉀肥、植物激素、土壤介質…的實驗,最後結果每一項都會影響,唉呀這不用做書上都有寫啊!學生花了一大堆時間,犧牲掉念書時間影響到課業,結果落得一堆批評,太不值得了。一個真正受評審青睞的作品不是甚麼都做,而是挑出一個主題一步一步嚴謹地、有系統地、深入地做下去。還有我個人建議,實驗策略最好畫出一個簡單的流程圖,這樣比較有助於評審快速的了解整個實驗設計。

關於結果,生物實驗最好要有足夠的重複數,並且要有簡單的統計。指導老師不妨指導參展學生一些基本的生物統計,至少平均值、標準差是要有的,如果能有差異性分析、假說檢定的概念會更好。但是統計不建議太複雜,以免學生被問倒(然後評審就會認為這個科展是老師做的不是學生做的),大部分時候一些簡單合適的統計其實就足以表現出結果的差異性,這樣可以讓結論下得更肯定。還有圖表的呈現其實也是得下功夫去思索,通常10件裡會有7、8件的圖表是原始數據的整理表格,柱狀圖、折線圖的排列方式也凌亂無章,都不是合適的呈現方式,無法簡單明瞭地呈現重要結果。更重要的是圖表的標示、單位一定要清楚。如果參展參賽作品還要評審花時間去猜圖表的意思、整理圖表要表達的意涵,那分數一定不會太高。

關於討論與結論的部分,最常看到的是討論只是把結果重複寫上,或是寫一些跟結果無關的、從書上抄來的文字。討論應該根據預期結果與實際的數據的差異作出解釋,並引用文獻來佐證、支持自己的解釋、推理。而且應該要凸顯出這個研究成果的重要性(但重要性如前述,不該是畫大餅講一些假話)。討論其實是很重要的,這關乎參賽學生是不是只會做實驗而沒有查閱資料、推理推論的能力,也關乎學生是不是真正了解這個研究成果的價值與重要性。所以當然,他絕對是科展評分的重要指標。這幾年都看到一些做得很好的科展作品,內容豐富有創意,但就敗在討論與結論,如果只有呈現數據、結果的科展作品,那等同於是沒有完成的作品,做得再豐富都是枉然。

審查的第二階段是口頭發表與問答的過程。這幾年明顯感覺到學生的表現愈來愈好。講解時從容不迫、態度自然,表達的也都很清楚,但是往往一到就Q&A的時候就慘不忍睹。這其實也反映在學生的資料閱讀量不足的問題。其實科展評審也清楚參賽學生是中學生,有嚴重的課業壓力,程度也不能與研究生相提並論,但畢竟這是競賽,唯有這樣的問答才能判斷出作品的好壞(和判斷這是不是真的是學生做的)。有時候我們的問題會根據數據結果提問,有時候會根據實驗設計提問,有時候甚至只會簡單的問「你的研究問題是什麼?」看出這些提問方式的差異了嗎?會有這些問法的不同,就是書面資料與海報呈現方式清不清楚使然。如果書面報告夠完整清楚,提問問題自然會切中重點來問,對學生也會比較有利;如果寫得不清不楚,提問就無法根據結果來問,如果評審委員無法清楚了解這個作品,那分數自然就不會太高。
因為問答時間很短,每組評審又至少兩位以上,每個人都要問問題,所以回答一定要簡單扼要,切中問題來回答。所以聽問題時耳朵一定要張開,同時腦筋就要開始組織回答的方式,這個平常就要練習,不然Q&A的時候回答的學生很苦惱,評審也很頭痛。

爭議與想法

有關外界資源 (大學實驗室)的爭議。這些年(其實好多年了),科展的評審制度一直被很多中學老師詬病,尤其是對得獎的作品往往是到大學實驗室進行實驗得到數據的組別獲得,對沒有資源的學校極不公平云云。又有些完全是學生自主的研究卻因為一些「枝微末節」被挑剔得一無是處,不但沒獲得鼓勵,甚至嚴重打擊學生信心等等,都一再被拿出來討論。我擔任評審的「年資」其實不長,以前還沒當評審時,我也很認同這些抱怨評審制度的聲音,自從開始擔任評審後,發現這些指責的聲音其實就是在講我。於是每年到了科展時節,就要開始心理建設,會不會又成為眾矢之的。
這幾年科展一直以來都有到大學做實驗比較容易得獎的問題。坦白說要解決這個爭議得由規則來訂定,因為規定裡沒有說不行,基本上就不能限制科展研究向外找資源,而科展評分裡也未明述對在中學校外實驗室進行研究的評分準則,所以只能依一樣的標準來評分。唯有在評審問答時,因為到大學的實驗室進行實驗或是使用比較「高級」的設備(俗稱貴重儀器),或是探討的議題已經超出中學實驗室可以掌握的方向時,那提問問題就會比較深入,來了解學生是不是真的值得拿到高分,因此這種情況往往是大好或大壞,如果學生對理論、實驗原理、步驟、結果的解讀都很了解的,沒有理由給他低分,那也是他花功夫花時間得來的成果;但是相反地,若一問三不知,有些連基本概念都回答不出來的,即便成果豐碩突出,大概還是會拿到倒數的排名。
坦白說,這幾次科展評審我也發現有些評審委員也將評分的重點放在原創性,而研究的深度、成熟度的比重就放得比較輕,這樣或許對缺少資源但充滿熱情想法的學校師生在科展競賽的成績會有些幫助,名次可能會提升。但畢竟這也都只能是評審個人意志的主觀判斷,大多數科展評審委員的評分準則,主要還是依據評分要點的規定在走。

再來講一下安全規則。安全規則在學生進行研究時很常被疏漏,但實際上科展的規定很清楚的寫明有些研究內容不得參展,有些物件禁止展出(例如活體動植物微生物)。我們都知道學生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但是規則畢竟是規則,不准展出的如果破例展出,那恐怕只會引來其他組別的抗議。所以即便到了很厲害的大學裡的P2實驗室進行實驗,依科展規定的限制研究的項目就是不得操作。規定不是我們訂的,不管規定是不是太嚴苛,在公平的準則下,評審只能依據規定把關。所以問題還是一樣,評審在評量時,只能根據評分的規則來打分數,沒有權力因為參賽組別、參賽學校的資源多寡來評分,評的也是學生而不是指導老師(我們也不會知道誰是指導老師,雖然有些很容易就猜得出來),所以我們也不能因為指導老師或學生進行實驗的地點來給予特別的寬容。

我評審的經驗裡,有些承辦科展的學校會特地安排一個安全檢查的時段,在科展評審前就先檢查過,這樣的作法是比較沒有爭議的。但多數承辦學校則是省略安檢,直接在評審過程中一併進行審查,這樣對參展學生比較不利,因為如果有些安全規則上的疏失會來不及當場改正,引起的爭議(抗議)也會比較多。而且這些會違反安全規定的組別,絕大部分都是特別花費心思進行研究的組別,有些是積極向外尋求資源(別以為在大學實驗室做實驗就萬無一失),有些是努力蒐集材料增加研究豐富度的組別,這些隊伍反而更容易忽略科展規定的安全規則。但是不管怎麼樣,評審委員依循的規則辦法就是白紙黑字清楚的寫在上面,即便再好的作品,違反安全規則,就是得改正或甚至撤展,所以如果參展的學校沒好好做到自我審查,那麼影響所及可能就是花時間心力辛苦做研究的學生們。

在評審專業度上,這些年我參與的評審過程中,只看過一位真的稱得上不適任的評審委員,好在他給的分數也沒鑑別度,但他在評審過程中不能說沒影響到學生表現。但相反的,我見到的其他評審委員大部分都是盡心盡力,而且都是願意將研究專業投入學生的科學培養的老師。不過坦白說,參展作品所涵蓋的領域很大很廣,以植物學科來說,植物生理、形態生態、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分子生物領域、甚至應用性的農業領域都有,沒有任何評審敢自稱是全才專業,所以在評審的專業度上的確可能影響作品的分數。但是在一般的科學方法的審查、基本概念的釐清上,倒是不難從問答中問出個所以然來。所以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想要在科展拿到好成績,除了仔細用心了解遊戲規則,最重要的還是要主動的在書面報告、海報或口頭發表時,設法突顯這個研究的重要性、創新性與獨特性。科展作品的成績不是看評審委員的專業度,而是看學生的專業度。不過回歸本質,科展應該還是要回歸到重視研究學習過程的本質上,把得獎放在其次,這樣也才能做到將獎項留給真正傑出的作品。為了避免獎項浮濫,承辦單位也應盡量減少人人有獎的安排,才不致拉低了科展的整體素質。(人人有獎的目的是幹嘛其實評審委員也都知道,大概都是為了學生申請大學時有個漂亮的獎狀可以用啦!)

其實科展評審是一個被動的角色,這些評審們並沒有參與整個學生科學研究的過程,評審只能在最終結果下,針對科展說明書(書面報告)及利用很短的時間以海報、講解、問答進行評斷,一切評審準則都是依提供的評審規則來判斷,所以難免在評審階段會出現結果與學生預期不一樣的情況(去年遇到事後有老師抱怨,他們預期就算沒有特優也應該要有優等,結果連佳作都沒得到)。所以如果參加科展的目的是為了得獎,那麼在進行實驗設計之前,最好就要先熟知科展規定、科展的評分準則,甚至連安全規則都要先熟讀。昨天我審的案件中有一件嚴重違規被評定「不準參展」,據說學生哭得唏哩嘩啦,但是他們實驗材料用了生物安全第二等級以上有害微生物,這已經不是我們通融同意參展就可以的了,其實為求謹慎避免誤判損害權益,評審委員還去電好幾位相關領域的教授來確認實驗材料的適用性,甚至直接去電給提供菌株來源的公司確認該菌株的致病性,即便不斷申訴,也於事無補。學生辛苦研究,最後卻落得連參賽證明都拿不到,說真的,我們也都很不忍心,但科展評審是處在被動的角色,我們沒有主動修改規定的權力,我們的職責就是按照規定行事。如果參展的學生和指導老師在操作實驗前,能夠更費心了解各項規則,這種憾事或許就能避免。

最後來講一下抄襲。抄襲講得比較委婉一點,叫做「未標註來源出處」,但實際上看到這句話,指的就是抄襲。抄襲在科展的書面報告中很常被發現,去年我審查新北市的國高中組別,因為新北市的承辦單位提供了電子檔,所以在很容易就檢查出來抄襲的段落,約有8~9成有抄襲的情況,大概4成屬於嚴重抄襲(整段、甚至整頁複製貼上)。在科展規定裡有提到「如發現參展作品係仿製或抄襲他人研究成果,且經評審委員會查核屬實者,應取消其參展資格。對已得獎者除應撤銷其所得獎勵並追回已發之獎金、獎狀、獎品外,並應對該作品之作者及指導教師酌予議處。」也顯示科教館對抄襲的重視。但坦白說,就現實面如果就抄襲嚴格把關的話,那絕大多數的案件可能都會被撤展,所以對情節較不嚴重者,多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心態。但實際上這些作品在評審心中已經沒有價值了。

最後修改日期: 2016 年 4 月 29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