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古「吳沙」─宜蘭的開發
宜蘭的古名有「蛤仔難」、「蛤仔蘭」、「甲子難」、「甲子蘭」、「噶瑪蘭」(Kavalan) (Camalan)等等。蘭陽平原早先是噶瑪蘭人的居住地,他們自稱為「Kavalan」其意即是「平原之人」(Kuvarawan)的噶瑪蘭人。
到了1796年至1820年間(嘉慶年間),台灣的西部平原大致已開拓完成,隨後就向台灣東部海岸及中央山岳地帶邁進。當時台灣東部乃未劃入大清帝國版圖之內,被稱為「後山」。其中先著手開拓的是蛤仔難。
位於台灣東北的蛤仔難,三面環山,東臨太平洋,中間有蘭陽溪分界南北,沃野三百餘里,可闢良田萬頃。乃是當時居住北部的漢人所垂涎之地。並且,此地開拓的情況和經過,比其他地方較為特別,就是從始至終都由有組織性的大集團所進行,而以漳州系移民為主角,泉州系和客家系為配角,再以原住民為對手,這四個不同的系統參雜錯綜,有時互相爭鬥,有時乃協調而共同進行開拓事業。
最先想打進蛤仔難的漢人,即是漳州人林漢生,他早在1768年(乾隆33年),就率領佃丁企圖移殖此地,但是隨即被原住民所殺。
其次是吳沙亦想開發蛤仔難。1731年(雍正9年)生於福建省漳浦縣。1773年(乾隆38年)渡海來台,當時他已43歲,先居淡水,再遷居雞籠,與蛤仔難的原住民從事番產交易歷經多年,他將草藥、布匹、鹽、糖、刀等貨物賣給番社,又從番社換回如鳥獸、木材等山產,他的交易有信用深得蛤仔難人的信任,又娶原住民婦,並獲得番目的頭銜及地位。如此精通該地方的地理狀況和原住民的內情,而且,在彼地亦有很多交易上的對手,所以他常想要結合漢人同伙,移殖蛤仔難。
吳沙初步的嘗試,1787年(乾隆52年),開始籌劃,召集了居住於淡水的漢人同伴,先到蛤仔難交界的三貂社為基地,三貂社與蛤仔難僅一山之隔。有計畫地開墾首重人力,為集結人力,吳沙先在貢寮一帶試行開墾,就地興建房宅,使投靠者先有田耕,有房住。開始修築道路和橋樑,而來做為進入蛤仔難的準備工作。開發需要龐大的資金,以保証開拓者衣、食、住等生活及農具、種子、運輸等生產之品無缺。吳沙又得淡水富戶鼎力襄助。前來投靠者發給一斗米、一把斧頭,使入山砍柴抽藤。解決臨時生活費用。投靠吳沙的移民多達一千餘人,其中漳州人占90%。此時,該地區的原住民,對他們的作為並不表示任何的懷疑,所以,竟使吳沙對移殖蛤仔難這件事愈有信心。時逢林爽文起義事件平靜之後,淡水同知徐夢麟,以維持蛤仔難的地方治安並擴充滿清版圖於此地為交換條件,特授吳沙該地的開拓權。於是,他斷定時機到來,開始召集臺灣本地人栘民,組成開拓隊,擬以移殖蛤仔難地區。
1796年(嘉慶元年) 農歷九月十六日,吳沙率移民1000多人,鄉勇200多人,懂原住民語的23人,從雞籠出發,乘船一舉占據烏石港,登陸後,在南邊築土圍,稱頭圍(即頭城)。於是,原住民才看清了吳沙的侵略的意圖。原住民立即由觀望態度轉為大舉襲擊。吳沙動員千餘人隊員應戰,但吳沙的弟弟吳立卻在這一次拚殺中戰死。此時的滿清政府也當作沒這回事,或許當時滿清官員的想法是一邊是番、另一邊是敵民,所以沒有協助吳沙出兵。吳沙因受不了原住民的猛攻,只好暫時後退,退回到三貂社等待時機。
1797年,原住民流行天花,不少人病死。原住民受到很大的災害。吳沙懂得一些藥方,於是主動醫治病苦中的原住民,救活100多人,原住民幾乎敬奉他為天神。終於,回復與原住民友善共存的關係。吳沙趁這個機會,為了盡量避免再與原住民發生摩擦,於是,禁止漢人隊員私墾,而採取集體的土地開拓。吳沙將墾民組織成隊,十數人為一結、圍則數十結為一圍等形式,形成嚴密而有系統的開墾群體。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墾地幾十里,接連開發了二圍、三圍。
吳沙移殖二年之後,在1798年(嘉慶三年)農歷十二月九日,吳沙因積勞成疾病逝。由侄兒吳化繼之。吳化不但很有才幹,同時也受同輩和部屬支持,從頭圍出發,向二圍.三圍.四圍.五圍(今之宜蘭)、員山、湯圍、柴圍、大湖圍等廣大地區開墾。漸漸深入蛤仔難平野的中心地帶,而進行開墾工作,以至濁水溪北面。隨著土地開墾事業的進展,吳化在另一方面,即召集隊員,建築水圳,由此水利大興。
1806年(嘉慶11年),海盜來犯,此時蛤仔難的漢人已超過五萬人(漳州人佔四萬多人),他們協力抵禦這些海盜兩次的進攻。滿清官兵一如以往,事不關己,不曾出兵相助。
1808年 (嘉慶13年)閩浙總督方維甸來台巡視台北艋胛(萬華)。吳化等人趁此機會,乃前往呈繳住民戶口清冊,並呈請把蛤仔難編入滿清政府治下,如此做法可避免不勞而獲的「墾首」出現。於是,方維甸轉呈北京清廷「奏請噶瑪蘭收入版圖」。滿清政府於1810年(嘉慶15年)核准設「噶瑪蘭廳」將台灣東北部的宜蘭劃入大清帝國版圖之內。廳治設在五圍(今之宜蘭市),並特授南路海防兼理蕃同知楊廷理為噶瑪蘭通判。到了1875年(光緒元年),噶瑪蘭的地名才改為「宜蘭」。
開墾啊!多麼辛苦的一條路!200年前可還沒有挖土機、推土機、卡車之類,憑的是一把鋤頭、一根扁擔、一個畚箕、萬能的雙手和堅強不移的心志。把荒野變綠田,把泥土變成金!黑頭褪成白髮!青春換了蒼老!一代一代地傳承。我們何其幸運與福氣,盡享先人的庇蔭。更應心存感恩與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