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來襲,學校的「生活情境」準備好了嗎?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4852

作者:蔡淇華 2018-08-17

▲ 用運動的情境內化品格。蔡淇華提供

理論與應用應該是個回饋系統。一個沒有在情境中應用知識的老師,教學常是水中之月,看得到,撈不到⋯⋯

「各位校長,你們確定自己學校開的校訂及選修課程,真的有提供學生『生活情境』,幫他們學用合一的體驗後,得到更好的學習?或是,這些課程是玩假的?」

在2018年全國北區校長會議中,我望著大螢幕上的投影片,憂心忡忡的詢問台下近兩百位高中職校長。投影片是國教院所製,上面顯示108課綱總綱中所強調的三面九項核心素養,外圍環繞著「生活情境」四個大字。

國教院不斷強調,素養主要涵蓋「知識」(knowledge)、「技能」(skills)、「態度與價值」(attitudes & values)三大範疇,這三者看起來分立而行,其實像麻花般交織成為「素養能力」(competencies),最後訴諸於行動(action)。

如果缺乏「生活情境」聚焦,素養是張模糊的臉

許多人可能對這文謅謅的官方宣傳語無感,但如果缺乏「生活情境」,我根本就無法習得今日擁有的「知識」、「技能」、「態度價值」,或是「行動」的勇氣。

我是英文老師,但23歲前完全無英文素養,大四時預官英文考八分,文法一竅不通,直到去貿易公司必須使用英文,之後才能理解英文文法的結構,結果隔年考教育學分班,英文考了滿分。

念的是英文系,商科學分是零,搞不懂信用狀上貿易條款 FCA & FOB的差異,只好報名國貿局開的晚間研習班,邊做邊問,三個月後,因為有應用情境當基底,整本五百多頁的貿易大全,竟然也摸熟了。

之後短暫到廣告公司當文案,學會了企業診斷和行銷的皮毛,但文案是罩門,寫不快也寫不好,只好黯然離職。想不到四十幾歲時,在新詩裡找到寫好文案的密碼,趕快創了詩社,和學生一起學。因為以前有應用的經驗,所以我不用大學教授玄之又玄的理論分解詩。我以應用當明礬,放到文字的江海,各種文類開始清澈見底,竟能從文學深海中撈出業界最需要的技能。最後從「師生都不會寫詩」的起點,走到上課講義變成寫作暢銷書、學生得獎,甚至社團變成課程的現況。

不能用理論教理論,是用有感教無感

這些經驗告訴我,不能用理論教理論,不能用知識教知識,更不能用抽象教抽象。教學應該是用有感教無感,用具象教抽象,用應用破解理論。

理論本來就是應用的抽象整理,所以學習時,我們一定要從理論走向應用,再從應用回到理論,理論與應用應該是個回饋系統。一個沒有在情境中應用知識的老師,教學常是水中之月,看得到,撈不到。

去年香港城市大學的教授問我,有沒有認識金融與會計的博士。「現在各大學都缺這種教授,最低約28萬台幣起薪,大牌一點的,一個月50萬都拿的到。但是我們不要沒有在國際大企業任職過的土博士,因為他們沒坐過大位置,就沒有使用英文解決業界問題的經驗,他們教不出有實力的學生。」

我大學念了五年,研究所念了十年,知道那種水中撈月的痛。然而在台灣,我看到太多沒做過生意的在教行銷,沒擔任過主管的人在教領導。就好像一個沒下過水的人要教你游泳,你要有溺斃的心理準備。

如同美國學者艾德格‧戴爾提出了「學習金字塔」理論:在初次學習兩個星期後,透過閱讀能夠記住10%;透過聽講能記住的20%;但實際操作卻能夠記住 90%。

▲ 在模擬的情境中使用外語,也在遭遇困境時,學習溝通與共好。蔡淇華提供

▲ 在情境中用英文,請學生用英文教韓國交換生泡茶。蔡淇華提供

「生活情境」把師生逼入「各種絕境」的幽谷

所以這幾年我想辦法把最接近生活的情境帶入校園,最後竟然帶了六個社團。這幾年的教學,發覺走入一個固定的歷程,就是活動社團化,社團課程化,課程應用化,應用跨科化。

例如中英文創作與「社會參與」結合後,變成「PBL專題研究」;與編輯結合後,變成「編輯與寫作」多元選修課程;與電腦老師合作後,變成「國際網博」課程。我與電腦老師這幾年帶學生從「改變一中街」、「搶救楊逵文學花園」、「聖食計畫」到今年的「從學校輕艇練習場地到台中市水質研究」,每年師生都從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得到巨大的學習。今年雖然拿到國際網博的最高榮譽,但理解,那種「生活情境」,常真實到把師生逼入「各種絕境」的幽谷,最後絕境激發潛力,師生從谷底跳出時,都得到了跳躍式的成長。

▲ 為何徐志摩的康橋可以撐篙,台灣康橋的水是臭的?採訪完官員後,才知道看不見的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但英國的生活汙水分流達到100%,馬來西亞達到76%,但台灣平均只有約26%。蔡淇華提供

例如今年校刊忘了做出血處理,結果印出來,書眉字體被裁切。這原是編輯的第一堂課就該學會的東西,也就是在作In Design版面設定時,上下左右要加3mm,做為裁切誤差安全區。問題發生後,我們馬上請業者到校開第一屆美編營,師生溫故知新,加深素養。

另外,一受訪者因作品被變色處理,覺得不受尊重,要求校刊社公開道歉。我們才察覺到,過去SOP中僅列入「受訪者審文稿」,卻未列入「受訪者審美編稿」這個流程。

更嚴重的是,模聯幹部為了爭權奪位,在網路黑特版,連兩週匿名做人身攻擊,幾乎到了要興訟提告,法律解決一途。

缺乏「理解多元文化」素養,在德國餓肚子

面對今日教育上的種種挑戰,發覺學生缺乏許多課堂外的素養,所以這個暑假,我竟然開始為各種課程,訂定各種素養指標。例如四月帶學生去德國時,許多學生不知道德國有的家庭不吃早餐,有的家庭不吃晚餐,所以他們因為不敢主動表達,莫名餓了肚子。所以我在「國際素養課程」的「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這項素養上,加上「理解多元文化」、與「主動提出文化差異需求」等兩項指標。

當然,最近我也會在「模擬聯合國社」的社課安排,於「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加上「適當運用科技、資訊與媒體做溝通表達」的指標。

前幾年每當教務處要我在開課單填寫各種「與十二年國教課綱對應之核心素養」、或是「與其他課程內涵連繫」的指標時,我總是臉上三條線,心中OS:「又是官樣文章,教育部製作這些表格,真是不知民間疾苦。」

直到這幾年才醒悟,十二年國教與108新課綱強調的「自發、互動、共好」的核心理念,以及延伸出的「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等三面九項核心素養,真的是這一代學生需要具備的。然而,開新課程的老師們,真的願意擺脫舊思維,帶著孩子操作,也帶著孩子走入「生活情境」去「做中學」嗎?

如果不能應用知識,別叫我教授

文章的最後,我想要介紹一位一直「做中學」的陳千浩老師。

七月底我代表台中市文化局採訪法國國立勃根地大學釀造學系畢業,目前在高餐大任教的陳老師。他協助台中樹生酒莊在2015年獲得葡萄酒領域中最重要的獎項「IWC國際葡萄酒競賽」首獎(Trophy)。

▲ 永遠在生活情境中學習的陳千浩老師。蔡淇華提供

問他如何做到的,他回答:「因為我理解到面對台灣不一樣的風土情境,我必須把以前在歐洲學習的知識都打掉重練。全世界主要的葡萄裁種區域,都分布於南北緯30 度和50 度之間的寒帶,例如法國。但台灣位居北緯21度和25度之間,已經是副熱帶。加上台灣夏天有颱風,葡萄必須在七月颱風季前收成,收成的葡萄糖度低、酸度高,所以台灣先天不適合種植葡萄。」

陳千浩老師苦笑說:「後來我想到氣候和台灣類似的葡萄牙馬德拉島,為何可以釀出高品質的葡萄酒?所以我到馬德拉島學習,開始研究他們的釀酒法,這種在釀酒過程中,加入白蘭地強化葡萄酒,終止發酵,並置於橡木桶中高溫熟成,每放一年,就蒸發掉10%的酒,5年剩半桶,結果糖度加倍了,有機酸卻不會蒸發,表現相當精采。而我們的酒桶給格蘭菲迪威士忌過桶後,竟然也得了世界冠軍,每瓶可售台幣3萬5千元,而且瞬間售完。想不到台灣葡萄的劣勢,反而變成了我們的優勢。」

「謝謝你,陳教授,你為台灣做了好多。」我非常感動。

「別叫我教授啦,如果我無法在不同情境中應用知識,我根本沒資格被稱為教授。」

陳千浩老師很謙虛,雖然貴為教授,這兩年仍然帶學生到日本的燒酒廠,到真正的學習情境中,從洗釀酒桶開始學習,洗到對方願意傾囊相授。

自忖,如果我滿足於過去的知識,停止從變動的生活中學習,我仍能保有帶領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的能力嗎?

我想,答案很肯定,我不行。我每年仍須把很多知識的舊桶子清洗乾淨,日後我才能為學生,從生活中,釀出有素養芳香的好酒。

專家頭像蔡淇華 台中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

現任台中市立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曾獲2014年師鐸獎、2016總統教育獎主題曲首獎,著有《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有種,請坐第一排》、《一萬小時的工程:隱形的天才》等。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