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教育~~

性別教育愛盡量,

男女平等著互相,

慣習緊改欲尊重,

個性差別就包容。

注重隱私無偏見,

互動認同意志堅, 

處理衝突謹避免, 

表達溝通珍惜緣。


 

~同性戀~性別教育~~

性別教育有溫暖,

基因決定同性戀,

正確觀念毋通亂,

同志尊重做齊全。

 

新修訂性別平等教育分段能力指標概念架構圖

http://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9&ved=0CHsQFjAI&url=http%3A%2F%2Fwww.cmjh.tn.edu.tw%2Fguid%2Fgender-education%2F96%2F%25E6%2596%25B0%25E4%25BF%25AE%25E8%25A8%2582%25E6%2580%25A7%25E5%2588%25A5%25E5%25B9%25B3%25E7%25AD%2589%25E6%2595%2599%25E8%2582%25B2%25E5%2588%2586%25E6%25AE%25B5%25E8%2583%25BD%25E5%258A%259B%25E6%258C%2587%25E6%25A8%2599%25E6%25A6%2582%25E5%25BF%25B5%25E6%259E%25B6%25E6%25A7%258B%25E5%259C%2596.doc&ei=j6ZvUfT-GcmqkwXB34CYBw&usg=AFQjCNE–RCrI5JlrbS-qknKrKTpq6MyEg&sig2=y9jzMLPy_FzbM_860A4GGQ

更多認識、不再歧視—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100學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七大領域實施教學 2011/4/27
 
近來部分民間團體發起連署反對教育部將「性別平等教育」之同志教育列入中小學課程綱要,教育部說明如下:

教 育部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將性別平等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第17條第2項規定「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或活動至少四小時。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以及該法施行細則第13條規定「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 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旨在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

在課程綱要制訂方面,教 育部由性別平等教育研修小組召開10次會議草擬修正草案,再經過2場次公聽會廣徵各界意見,依程序提交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研究發展小組,以及國民中小學課 程綱要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於97年將「性別平等教育」列入課程綱要重大議題,並訂於100學年實施。「性別平等教育」內容分為:性別的自我瞭解、性別的 人我關係、性別的自我突破3大主題、共計69項能力指標,從「認識不同性別者身心的異同」到「探究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性別歧視」等;而其中與同志議題教育相 關之指標計2項:國小階段—五至六年級實施「認識多元的性取向」、國中階段—一至三年級實施「瞭解自己的性取向」。另高中階段在不同課程中,各有其能力指 標—認識與接納同性戀者、尊重與接納不同性取向者、多元性別之互動、多元的性別關係等。

又性別平等教育議題採融入式教學,並未有單一科目 之教學,亦無學生使用之教科書,為協助教師進行教學活動,教育部委託專家學者編撰各類教學示例或資源手冊供教師參考,包括:「性別與民俗教材及範例」、 「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安全與無性別偏見的校園空間手冊」、「性別不設限,職涯任我行」、「性別與媒體識讀教育資源手冊」、「性別與法律學生手冊」 等;並委託國立東華大學編製「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國小階段)、以及委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編製「性別好好教」(國中階段)性別平等教學示例,規劃於近期 印製出版,提供各階段各領域(科)教師,期能透過不同的教學模式,活化性別平等教育,讓尊重與多元觀念能真正的深植於校園。教育部並於97年起透過「教育 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群」,結合各國民中小學教師辦理相關研習與進修。

教育部依法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政策,其中多 元性別教育並非要引導學生改變自我性傾向,而在於營造多元性別友善之教育環境、減少性別霸凌與歧視,教育部將以尊重多元、友善包容方針,落實「更多認識、 不再歧視」的性別平等教育目標,保障不同性別或性傾向學生的受教權,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建構友善校園環境、讓學生可以快樂成長。

教材參考網址:
1.「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課程與教學」:http://www.gender.edu.tw/study/index_result.asp
2.「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群」:http://120.107.156.217/main.php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分段能力指標

<編號說明>下列「a–b–c」的編號中,a代表核心能力序號,b代表學習階段序號,c代表流水號。第一學習階段為小學一至二年級,第二學習階段為小學三至四年級,第三學習階段為小學五至六年級,第四學習階段為國中一至三年級。

(1) 性別的自我瞭解
1-1-1
認識性別角色發展與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1-1-2
瞭解自我身心狀況
1-2-1
學習表現自我特質
1-2-2
瞭解性別在團體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1-2-3
重視團隊中不同性別的貢獻
1-2-4
瞭解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中性別互動的模式
1-2-5
尊重性別皆具有做決定的自主權
1-2-6
學習規劃、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
1-2-7
瞭解家庭成員的角色分工,不受性別的限制
1-3-1
知悉自己的生涯發展可以突破性別的限制
1-3-2
瞭解性別生涯發展歷程的異同
1-3-3
運用各種媒介表達性別平等的概念
1-3-4
理解性別均具有分析、判斷、整合與運用資訊的能力
1-3-5
運用科技與資訊,不受性別的限制
1-3-6
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1-3-7
去除性別刻板的情緒表達,謀求合宜的問題解決方式
1-4-1
檢視自我期望與傳統性別角色的衝突
1-4-2
悅納自己的性別角色,培養個人的價值觀
1-4-3
培養多元文化觀點,學習性別良性互動
1-4-4
探討個人發展受性別影響的因素

(2) 性別的人我關係
2-1-1
保護自己的身體,避免受到性侵害
2-1-2
尊重自己與別人的身體自主權
2-1-3
適當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2-1-4
尊重自己和別人的隱私
2-1-5
願意瞭解不同性別者的各種意見
2-1-6
瞭解家庭的特質與每個人的義務與責任
2-1-7
觀察性別身體的異同
2-2-1
認識性別在家庭間的互動關係
2-2-2
尊重性別在溝通的過程中平等的表達機會
2-2-3
認知當今社會文化中性別角色地位與處境
2-2-4
學習在團體中性別共同合作以解決問題
2-2-5
學習溝通協調的能力,促進性別和諧的互動
2-2-6
提昇性別共同分享與交換資訊的能力
2-3-1
認知青春期性別的發展與保健
2-3-2
學習性別間的互動與合作
2-3-3
瞭解性別刻板化印象對性別生涯規劃的影響
2-3-4
參與適合性別共同成長的終身學習活動
2-3-5
學習性別團隊合作,積極參與活動
2-3-6
關懷受到性別歧視或性侵害的同儕
2-3-7
設計性別合作的組織與活動
2-3-8
規劃家庭與學校中性別均等的分工方式
2-3-9
運用資訊釐清性別刻板化印象的影響
2-3-10
分析各類問題與性別角色的關係
2-3-11
認識處理衝突的方法,促進性別和諧相處
2-4-1
尊重自我與他人青春期身心發展的差異
2-4-2
適當表達自己對他人的情感
2-4-3
認知性別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角色,並共同擔負責任
2-4-4
協助與支持學校和社會中受到性別歧視或性侵害者
2-4-5
瞭解各國政治、經濟、法律及婦女運動對性別發展的影響
2-4-6
辨析公共決策與資源分配上的性別歧視
2-4-7
探究現今社會中產生性別歧視和文化偏見的成因

(3) 性別的自我突破
3-1-1
瞭解不同文化間的性別角色
3-2-1
學習尊重性別的行為
3-2-2
欣賞性別的創意表現
3-2-3
主動探索媒體中的性別角色偏見
3-2-4
瞭解性別身心異同,培養性別敏感度
3-3-1
學習分享性別的成長經驗
3-3-2
瞭解傳統性別角色的限制
3-3-3
破除家庭、學校與社會中的性別歧視及其造成的傷害
3-3-4
辨識社會文化中性別、階級與權力的關係
3-3-5
批判並分析資訊媒體中性別迷思概念
3-3-6
主動探索青少年文化和身體意象﹙例如:身材、體型、服飾等﹚的關係
3-3-7
察覺不同文化間的歧異性與價值
3-4-1
展現自我而不受性別限制
3-4-2
規劃個人生涯發展不受性別、婚姻與家庭的限制
3-4-3
追求終身學習與生涯規劃均等之機會
3-4-4
建立性別平等與尊重的互動模式
3-4-5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3-4-6
規劃以性別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探索社會
3-4-7
尋求突破社會文化中性別、階級與權力的結構關係
3-4-8
積極投入科技資訊領域,不因性別而有差異
3-4-9
熟悉與妥善運用性別權益相關的資訊﹙例如:求助與申訴管道、資源與相關法令等﹚
3-4-10
解析社會和歷史演變過程中的性別關係
3-4-11
主動探究性別平等相關議題﹙例如:約會強暴、人身安全、性取向、安全性行為等﹚
3-4-12
運用多元思考,解決性別的相關問題
3-4-13
反省批判社會中性別刻板化印象和差別待遇,提出因應解決的方法

最後修改日期: 2013 年 4 月 18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