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與社區環境資源表(表1-3

1-1學校的教育願景:

1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培養具備人本情懷、民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進而終身學習之健全國民。

2配合學生身心能力發展歷程,尊重個性發展與多元文化價值,強化科學知能,以培養具備十大基

 本能力的二十一世紀國民。

3激勵教師專業成長,發揮團隊合作與專業自主精神,強化課程統整、協同教學、合作學習、課程

 研發、創意教學及多元評量的能力。

4結合學校、教師、家長、社區等資源,並引入家長及社區專業人才,共同參與學校課程發展,以

 營造「教」與「學」的優質社區化學校。

1-2對自己教學理念的影響:

設計創新、好學、好記的自編學習教材。配合在地壯三涼本地歌仔班,作品可吟唱,能善用音韻特性,結合律動,提供生活化、趣味化、活潑化且正確之教學設計,方便學生自我學習。增進台語教學之活潑性,並發揮多媒體教材、資訊融入教學的優點,豐富教學內涵,引發學生學習意願,提升台語能力,輔助語言學習,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意願及成效。作品題材設定、單元安排與教學設計符合初學台語程度的原則。吸引學習者的創意與趣味性,激發繼續學習的興趣。希望能讓台語的美繼續流傳下去。以自創歌詞介紹給學生,適合教導小朋友,譬如宜蘭風景真正好,李子好吃粒粒酸,即時即景的歌謠,可吟唱.可朗讀,可表演,可配合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校特色,節慶表演都非常適合。

 

2-1學校附近的生活環境:

1鄰近宜蘭高商、果菜市場,新社區大樓增建快速

2商業、農村、住宅混合社區

3交通便捷,鄰近環市道路、北宜高速公路

4 在地社區有壯三涼本地歌仔班,很出名

2-2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1位於交叉路口又鄰近市場,上下班時間交通擁擠

2噪音污染頗嚴重,影響教學

3鄰近重要道路聯絡孔道,導護工作日趨複雜

3-1社區家長對學校的期望:

1加強資訊與英語教學,使學生提早與國際接軌。

2開放校園,並營造公園化之校園

3廣開藝能教育班,提供學生多元學習與發展

4盡速興建體育館,提昇學童舒適的硬體學習環境

3-2對學校辦學的影響:

1將台語與英語、資訊結合教學列為學校發展重點

2積極開放並綠美化校園,且加強宣導愛惜公物

3透過家長會於平時辦理多項才藝班,並利用暑假辦理多種營隊活動

4已爭取經費進行初期規劃

最後修改日期: 2009 年 4 月 6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