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最後一堂海洋教育課~廖鴻基老師的啟發

時間:105年5月10日
地點:視聽教室

這是小葉老師送給畢業生的禮物,為六年級舉辦「與作家有約」,邀請到廖鴻基老師。

雖然沒有聽過廖老師的演講,可是從廖老師的書中,打開了我們對海洋與鯨豚新的視野,宜蘭享有海洋資源,五月這個季節正是賞鯨的季節,從烏石港搭賞鯨船到龜山島,有很大的機會可以看到許多鯨豚,在這群孩子畢業前,小葉老師想讓他們知道更多。

經過了一個月的共讀及閱讀理解策略教學,終於來到「與作家有約」的這一天。
相關教學活動請看:
六年級「與作家有約」閱讀課~鯨生鯨世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3642/post/10321/631466


配合閱讀存摺,請小朋友先準備提問的問題單,小葉老師再挑選合適的問題,讓廖老師抽出回答即可。


有了閱讀存摺的蓋章鼓勵,小朋友也會比較認真思考問題喔!

關於閱讀存摺的介紹請看:全新的閱讀達人獎勵制度~閱讀存摺初登場!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3642/post/10321/631466


迎賓佈置在中午前準備好,就等著廖老師大駕光臨


校長開場。 今天開場有備而來喔,講了近10分鐘,校長分享他之前在大里國小曾經搭漁船,吐得頭昏眼花…
校長要說的是在海上工作真是一件不簡單的事,不知道廖老師怎麼克服這些困難的。 這個開場很棒耶~~


台灣是海島國家,可是對於海洋的關注頂多停留在海鮮文化。


早在100多年前,赫爾曼·梅爾維爾已經寫出以海洋為故事舞台的「白鯨記」,台灣四面環海,對海洋的認識卻非常貧乏,甚至只有一個以海洋為主題的作家,而那個作家就在大家眼前,就是廖鴻基老師本人。

台灣第一個賞鯨團,也是由廖老師發起的,因為他要用這個方式,讓海豚從餐桌上的食物,躍升為受到保護的觀光資源。
聽到這裡,小葉老師覺得好榮幸喔! 五年前閱讀「鯨生鯨世」,五年後才真正一睹廖老師本人風采。

廖老師說明他怎麼從漁夫轉換成為作家的經過,因為他長期在海上工作,看到了許多鯨豚,他告訴別人台灣的海洋竟然有這麼豐富的鯨豚數量和種類,但沒有人相信,於是,他決定要為這些鯨豚寫書。

(圖片來源:http://www.biosmonthly.com/collection_topic/6198)

「尋鯨小組」怎麼來的? 廖老師笑稱是為了還債! 因為找到了出版社願意投資「尋鯨小組」,在海上紀錄鯨豚的計畫。


接下來廖老師分享在海上與鯨豚的互動經歷,因為實在太精采,小葉老師聽得津津有味,都忘了拍照記錄了,但廖老師的分享,深深刻印在腦海~

我們從廖老師的故事當中,學到對海洋生態的尊重

廖老師問小朋友,如果你想要和對方交朋友,一開始該怎麼做呢?
現場就有各種回答:“拿食物餵牠”、“摸他的頭”
廖老師就問:如果你第一次去人家家拜訪,你會一開始就會摸對方的頭嗎?   你會一見面就拿食物餵對方嗎? ”
大家都笑了。 

我感到震懾。當我們把鯨豚當作珍貴的資源遊覽(賞鯨)、當作取悅人類的表演者訓練(鯨豚表演)、當作討喜的明星觀賞(水族館),「尋鯨小組」只是把海豚當作同等高度的「朋友」而已。

他們的「尋鯨小組」船一開始只是靠近就停下來,讓海豚感受他們的誠意,幾次之後,海豚知道這群人是真心和他們當朋友,就會主動靠近船隻,如果海豚游走了,他們也不會去追。

他從來沒有摸過海豚,但是他常常和海豚一起共游。

(圖片來源:海神的信差-廖鴻基部落格http://blog.udn.com/HungGee/4721709)

海豚是群居動物,海上通常會看到兩隻一起游,一隻大一隻小,大家猜猜他們是甚麼關係呢?  情侶? 兄弟? 母子?
答案是母子。 因為小海豚對人類比較沒有戒心,所以海豚媽媽都會緊靠著他,有一次有一隻小海豚靠近「尋鯨小組」的船邊,海豚媽媽就處罰牠!
海豚媽媽怎麼處罰不怕危險的寶寶呢?   她狠狠地把海豚寶寶甩出去!


廖老師突然話鋒一轉,告訴我們海洋公園或水族館的海豚表演的海豚是怎麼來的
因為海豚媽媽會緊緊跟著小海豚,所以為了抓小海豚,他們會先殺了海豚媽媽……

“他們”是誰?  廖老師仁慈的沒再說下去,可是小葉老師突然被一陣罪惡感包圍,因為幾個月前我還是沖繩水族館海豚秀的座上賓….

“大家曉得,任何動物被關起來生活都不會是愉快的事,何況還得受訓練做表演。大家都明白專家的建議,「對於觀賞動物,有能力的話,儘量到牠們的棲息地去拜訪,對牠們的傷害最小」的道理。

海上觀察多年,你知道,海豚個性頑皮好動,特別喜歡衝浪遊戲。你的主張是:「只要給海豚們一個五十米標準游泳池長寬並具有人造浪功能的遊戲場,不用訓練,牠們就會主動在浪弧前緣玩起衝浪遊戲。」 ”-廖鴻基《沖浪》


(圖片來源:海神的信差-廖鴻基部落格http://blog.udn.com/HungGee/44740156)

講完海豚,就要談到海洋生態食物鏈的危機,關於「魩仔魚」的迷思
小葉老師記得幾年前看過廖老師的一篇文章,主旨是勸大家不要再吃魩仔魚,當年我們還將這篇文章作為期中評量的閱讀測驗呢!
今天演講開始前,小葉老師特地請教了廖老師,因為曾經在廣播節目聽到美食達人說“「魩仔魚」是一種魚,本來就長這麼小”

到底誰說的才是真的呢?

根據水產試驗所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魩仔魚是兩百多種魚類幼苗的統稱。

吃掉魚類的食物,魚怎麼活得下去?  我們怎麼會有魚吃? 

「魩仔魚」真的是
幼苗,不是一種魚!!! (營養午餐可以不要再吃了嗎? )

(圖片來源:海神的信差-廖鴻基部落格http://blog.udn.com/HungGee/1814748)

很多人以為「魩仔魚」鈣質豐富,廖老師問:骨頭都還沒長出來的幼苗,哪裡來的鈣質?  海帶的鈣質都超過「魩仔魚」!
廖老師的學生曾經做過實驗,用一個米杯裝滿「魩仔魚」,想算算這樣一杯有幾隻「魩仔魚」,他10隻一排計算…

竟然有5千多隻! 

如果一個人每天可以吃一條大魚,1年吃365隻,捨棄吃一碗「魩仔魚」,這些有機會長大的魚,可以供一個人吃10多年!

衷心希望今天聽完演講的每個小朋友,都會記得這件事,為了我們的海洋資源永續,以後不要再吃「魩仔魚」,也要告訴家人一起拒吃「魩仔魚」好嗎?

最後一個議題是說到海洋的垃圾問題
廖老師曾經幫忙處理一隻海豚的屍體,結果剖開肚子,裡面竟然有塑膠袋和雨衣!
當我們去海邊玩水的時候,是不是可以隨手帶走自己的垃圾,別讓這些垃圾汙染了海洋,讓海洋動物誤食而喪命….

廖老師最後的演講內容似乎沉重了些,很容易讓人義憤填膺,卻又無可奈何的悲哀。不知道小朋友是不是也和小葉老師一樣? 沒關係,我們用讀者提問來扭轉一下氣氛。


DSC09942
廖老師抽出小朋友事先準備的問題單,讓寫問題的人自己說出問題

這個部分通常都是「與作家有約」的高潮,被抽到的人掩不住興奮

加碼現場發問

因為小葉老師說“有發問的閱讀存摺可以多蓋一個章”,然後大家就搶著舉手了

現場氣氛熱絡起來


活動結束,小朋友問:可以給廖老師簽名嗎? 
小葉老師可真為難,因為對作家的尊重,就是拿作家的作品簽名,可是小朋友並沒有另外準備廖老師的書。
沒想到親切和藹的廖老師微笑說:“可以啊!沒關係”

於是現場辦起簽名會嚕!



也許小朋友閱讀完「鯨生鯨世」,對海洋還是陌生;
對於演講內容的理解,也不如大人深刻,
但是他們一定能感受廖老師對海洋的熱愛,和保護海洋生態的堅持。

身為陸地動物的我們,也可以用我們的方式還保護海洋和鯨豚喔!
1、不看鯨豚表演。
2、不吃「魩仔魚」。
3、不汙染海洋,去海邊不亂丟垃圾。

 

延伸閱讀:

衝浪 http://blog.udn.com/HungGee/44740156
塑膠海豚塑膠 http://www.oceantaiwan.com/foot/mag/005/005008.htm
只有海鮮、沒有海洋!世界上根本沒有「魩仔魚」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511/45523.htm
拒吃「魩仔魚」http://blog.udn.com/HungGee/1814748
~~~~~~~~~~~~~~~~~~~~~~~~~~~~~~~~~~~~

閱讀與藝術領域的結合:
因為小葉老師教高年級藝術課,所以就利用這次的與作家有約活動,將閱讀結合藝術作品。藝術課學 POP字體、海報設計、素描仿描,結合「鯨生鯨世」的閱讀單,將摘要出的鯨豚特性,自由選擇一隻喜歡的鯨豚做成專題海報。
↓藝術課的閱讀單 (因為身為閱讀教師卻沒有上閱讀課,而是上藝術課,只好把每堂課教材製作成閱讀單,讓學生透過閱讀學習)

DOC160620
來看看學生的作品吧!






有文本為根基的作品,能更兼具深度與美感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