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課程 97課綱

生活課程97正綱 附錄一 生活課程的教學規劃

()附錄

附錄一生活課程的教學規劃

1.生活課程教學設計要旨

「生活課程」乃藉由學童生活中的種種活動,開啟其視野、增廣其覺知的領域,並發展其表達的能力。生活課程的教學應以學童為學習的主體,教學通常以主題活動的方式呈現。同一個主題,由不同的角度切入,將獲得不同的學習。例如:以「踢毽子遊戲」為主題;若從團體活動的角度切入,它是一種如何按遊戲規則,分擔角色、共同演出的社會行為;若從生理的角度去看它,它是一種練習肌肉協調與平衡的好運動;若從藝術的角度切入,它是一幅力與美的圖樣,學生展現出巧妙用力與動作的韻律和愉悅的心情;若從科學的角度去看它,毽子的輕重、造型與身體的負擔、施力的節奏和方式是巧妙的配合。「踢毽子遊戲」是一個活動,從什麼角度去看它、去探索它,學童就可以由這個角度去獲得「學習」。

「生活課程」的教學活動在於使學童從生活情境中,獲得多面向的領悟及整體性處理問題的能力,例如:韻律、視覺以及動作協調的美感,觀察與仔細辨識的能力,合邏輯的說詞或論證能力,提出具想像與創新的主意,進行情感與思想的表達與溝通,不偏執一方且合理的處理問題的能力等等。因此,主題或素材只是學生獲得學習的一種媒介、一種工具,它們本身不是主要的目的。就學童的生活來說,其涉及的、可學習的主題與素材是多樣的、是不勝枚舉的。然而,若考慮生活課程中,學童身心發展上的特性、學童的生活經驗,以及學童生活的時間與空間特性,我們仍建議性的列舉五個學童生活的面向,提供教師教學活動設計之參考。此舉的目的在於提醒教師,在這兩年的「生活課程」中,若能啟發學童多面向的能力,引導學生探索與學習這些現象,學生就可以發展出健全的、周延的生活能力。

2.學童生活的五個面向與教學活動設計內容要項

學童的生活係由系列的活動所串成,而任何一個活動均由人、環境、事件等元素的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交互作用所組成。從不同角度切入,來感受一個活動,則將覺知到不同的生活現象和意義。學童若察覺自己與他人的成長現象、觀察到其他生物的生長歷程,那麼這類的觀察與經驗稱為「成長現象的觀察與省思」。學童若察覺周遭的物理環境、自然生態環境及社會文化環境,並努力想去認識它、適應它,這類的觀察與經驗稱做「生活環境特性的認識」。學童若察覺在使用中的器物有哪些性質、功用,與自己的生活又有什麼樣的關係,關注在種種器物,如:有科技發明的產品、有自發創意製造的物品、有社會流通的用品,這類的觀察與經驗稱做「生活器物的探究」。學童若在生活中經驗到各種美好的事物,令他們想要進一步探索、製作、體驗,並與人為善,這類的察覺與經驗稱為「生活之美的體驗」。而良好生活習慣的建立,如:操作習慣與技巧、禮儀、實踐能力等,是生活能力持續發展的基礎,這類的經驗稱做「生活規矩與習慣的建立」。

在學童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啟迪學童對以上各面向的觀察力,也因之可使他們的經驗擴及各個面向。我們的「教學活動設計內容要項」就可以依此來分類。因此,主題或什麼活動不是重點,運用什麼角度去感受,就能察覺什麼現象,也因此獲得什麼樣的學習。

為了符應課程目標、能力指標,以及為三、四年級的自然與生活科技、社會以及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學習奠定基礎,以下羅列教學設計內容要項,以供教材編輯以及教學活動設計之參考。

(1)成長現象的觀察與省思

1.1.對自己與他人成長的看法。例如:

‧表達進入小學後的成長變化。

‧察覺自己可以對自己的發展有影響力。

‧察覺自己對許多事務的想法與作法,有時也很管用。

‧察覺只要自己認真而且細心的觀察,都會有新的發現和瞭解。

‧察覺自己對很多事有興趣、知道很多事、對很多事物也能提出想法,相信自己可以處理很多事。

‧表達自己的發展與成長會受到家庭與學校的影響。

‧表達自己的成長會受到自然與社會環境變遷的影響。

1.2.對於動植物生長現象的觀察與想法。例如:

‧察覺動植物的特性,有利於其生存,我們得給予尊重與愛護。

‧透過系列的觀察活動或是種植與養殖的過程,知道生物的生長需要水、空氣、陽光與養分(食物)

(2)生活環境特性的認識

2.1.對物理與自然生態環境的認識。例如:

‧察覺環境中有水、空氣、土地(石頭、砂、土壤)的存在,它們各具特徵。

‧察覺太陽的升落有其規律,使光影有變化、使一天分為白天與黑夜、使人們感覺到時間。

‧察覺規律(或有節奏)的運動可使人意識到「時間」。日夜、竿影、節拍器、整齊的步伐聲、流水……都可以用來刻度時間。

‧觀察與比較物體的形狀、幾何圖形、模型、樓房的高低、各種動物的活動空間等有關造形的特徵及其差異。

‧觀察天氣現象,如:生活中有氣溫、風、雲、雨等的變化。

‧認識當地常見的動物、植物,瞭解他們之所以如此繁盛是因為生活環境適當所致。

2.2對社會文化環境的認識。例如:

‧表達住家、學校或商店等經常活動的場所之位置、方向與交通。

‧表達家庭定居與遷徙的經過。

‧認識社區或家鄉的藝術工作者,如:阿嬤的手工藝。

‧於在地文化的脈絡中,發現與認識藝術。

‧欣賞不同族群的樂曲、藝術作品,如:民謠、創作歌謠。

‧察覺不同文化的歧異性,發現它們各具特色,都值得尊重。

‧體察人我關係並進而認識自己在群體中扮演多重的角色。

‧體察個人或群體為實現其目的而相互影響的歷程或事件。

‧體察人們生活中有各種關係網絡,如:交通網、資訊網、人際網、經濟網等,藉此把人們關連起來。

‧透過各種活動,感覺自己與他人、自己與自然及環境間的相互關連性。

2.3對環境的愛護。例如:

‧藉由接近自然、瞭解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察覺到環境的問題與生活息息相關,影響我們的生存,必須愛護我們的環境。

(3)生活器物的探究

3.1認識生活器物的性質。例如:

‧五官觀察並比較物質各具特徵,如:顏色、大小、形狀、輕重、軟硬、氣味等。

‧透過各種媒材的操作與探索,覺知與辨識不同媒材的特性。

‧察覺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有一定的方向,光與色彩有關。

‧探索並辨識生活環境中的各種色彩。

‧知道「熱」的來源很多,太陽、燃燒、摩擦……均可產生熱,並察覺人對外界溫度變化會有反應,例如:低溫會顫抖、高溫會流汗。

‧知道環境中存在各種聲音,有樂音、有噪音。

‧認識音樂符號與其他記譜符號,如:音符、譜號、拍號、小節線、簡譜、圖形譜。

‧透過周遭器物的探索,認識聲音的產生、性質以及曲調的組成方式,如:音調高低、長短、進行方式。

‧由現象的變化中推想原因,並作有目的性的試驗,如:察覺磁鐵會吸引含鐵的物體,試驗它能否隔空、透過紙、木片、玻璃來吸引鐵釘,測試它的吸力大小;如:知道空氣、風或水的流動會產生推力,而力能讓物體動起來,用力的方式不同,動起來方式也不同的情形,藉此製造玩具。

3.2知道器物性質與生活的關係。例如:

‧認識日常生活的家用產品,如:傳播設備、交通工具,並能適當且安全的使用。

‧發現生活中充滿了色彩,人們常運用色彩來表現其感受,營造各種效果。

‧察覺經由光與聲音可透露很多訊息,如:物體的材質、人的喜悅或悲傷。

‧運用戲劇或舞蹈元素(如:空間、時間、力量、音樂等),進行遊戲性質的即興創作。

‧依圖書、童謠、故事等為題材,運用生活中的人、事、時、地、物等常見的素材,進行角色扮演或情境模擬及布置。

‧能知道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資源可回收與再利用,如:紙張、鋁罐、塑膠、保麗龍等。

(4)生活之美的體驗

4.1感受與欣賞生活之美。例如:

‧能感受及喜愛具有優雅、協調、節奏、活力等特性的美好事物。

‧聆聽外界的聲響,模仿各種聲音的特色,如:人聲、器樂、風聲、叫賣聲。

‧欣賞具描繪性質的音樂,並依此構想表演的動作。

‧在團體或小組活動中能體會別人的感受,並予以尊重。

4.2想像與創造生活之美。例如:

‧從想像的世界中編織故事,用戲劇與舞蹈之表演方式說故事。

‧嘗試將自己的構想或感受,以某種形式來表現,例如:運用合適的語彙、文字、表格、圖畫、比喻、肢體動作、音樂、即興的戲劇或舞蹈組合。

‧利用周遭可取得的自然物,如:石頭、樹枝、樹葉、花瓣等進行各種遊戲活動或藝術表現。

‧以自己的藝術創作,布置生活空間、進行人物裝扮,以增加生活的美感。

‧透過吟唱歌曲與朗誦童謠,以增加生活的樂趣。

‧體驗音樂創作的樂趣,即興與創作頑固節奏,如:一小節含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的節奏,演唱歌曲,同時以節奏樂器或身體樂器進行頑固節奏伴奏。

‧由實作的過程中學習處理問題、解決問題,例如:設計及製作能表現新奇效果的玩具。

(5)生活規矩與習慣的建立。例如:

‧處理自己的生活起居,例如:起床、梳洗、飲食、衣服穿戴、準時上學、完成作業等。

‧保持生活空間的清潔與舒適。

‧學習操作各種簡單器具,尋找合適的工作材料,製作生活器具,並注意安全性。

‧練習探究的技能,如:觀察、測量、資料蒐集、記錄、表達、操作、探訪等。

‧願意將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同學、朋友、家長。

‧養成發表作品、報告、表演時應有的態度,如:有禮貌、大方、有條理的說明。

‧養成欣賞藝術或他人作品時的良好態度,如:守時、穿著整齊、安靜、發掘其優點等。

‧在團體中(如兩人以上的小組),學習安排工作、分配工作,與人合作完成一件事。

‧察覺生活環境中有空氣污染、水污染、廢棄物處理等問題,並知道愛護環境,要從自己做起。

‧體察日常生活中,能源節約的重要性,養成節約能源的習慣。

本教學活動設計內容要項以列舉的方式來呈現,表示這些內容是不齊備的(因為統整的生活是無法被有限的元素所統括的),教學設計者可以依生活課程設計要旨的精神,在符應能力指標達成的情況下,創發更多的教學內容與主題。

另外,以此形式呈現的用意,也是不希望教師刻意去設計一個單元來教某些特定的內容要項;即使教師想要學生能學習到這些內容素材,也不是用直接講授的方式,而是由學生參與某些活動時,很自然地、不知不覺地學習到。一般而言,在同一個主題單元中,其教學活動可能同時出現數種不同類型的素材或是數個要項,也可能一個內容要項會在不同的教學主題中重複出現。

教師應該以學生學習經驗的不可分割性,來思考教學活動設計,才能讓學生具備能力指標的素養,也才能達成生活課程的目標。

3.生活課程的主題教學

(1)「生活課程」可以由一系列主題式教學來完成

國小一、二年級的學習,沒有龐大知識量的負擔,而且,也不必鎖定對「某一學科的知識作系統性的發展」。因此,「教學單元」的規模可以很小(少則一、兩節,多則七、八節)且各單元可以獨立不相統屬與關連。

「主題」通常為「單元名稱」,代表該(系列)活動的主要屬性。由於「生活課程」的教學,其重點不在於「主題」(單元名稱),而在於教學活動的內容和方式,因此,就某一「主題」而言,它無所謂是哪一門「科目」(音樂、美術、自然……)的課。

「生活課程」每週授課的時間約在六節至七節,最適宜的排課方式是兩節連排的方式,以方便活動的連續進行。而第七節可做發表、欣賞或評量、統整之用(或視第七節為第一節,作為確定主題、探討教學的目標及活動方式之用)

任何一個「主題」的教學,若能令學生察覺到多面向訊息或覺知訊息多面向的意義,並在面對問題時,能作整體性、合理妥善的處理,則為最典型的生活課程教學。不過,那是一個原則、一個努力的方向。有時候礙於素材的特性或時間的限制,很自然地有偏向某面向的情形(例如:舉辦歌唱比賽或詩歌朗誦會時,硬是要加入科學性的探索活動,就很不自然),所以並非要求每一個單元的教學都要有多面向的、整體性的學習。唯整個學期的教學累積下來,「生活課程」的整體性學習效果是須要達成的。

(2)「主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