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手冊-望遠行


第二十九課  望 遠 行


欣賞

教學重點

  1. 歌譜教學:
    1. 請注意譜中#Fa的音準
    2. 換氣以樂句流暢之原則下進行之。
  2. 歌詞教學:由於南管之唱唸以泉州鄉音為主,其發音咬字與台灣人使用的福佬話不盡相同,為方便教師之教學,本教材建議暫 以慣用的福佬話執行教學演唱。
  3. 曲中-字多音較頻繁,教師應引導學生做練習。


南 管 音 樂 概 說

        
南管古樂保存於泉州,盛行於閩南語系地區,包括泉州、漳州兩屬各縣及廈門地區,明代以後隨移民傳入台灣,並由僑胞傳至東南亞閩南語系僑社。這一系統的古樂,歷史悠久,唱唸法猶存古風,字音以泉州鄉音為主,在發展的過程中,一直以泉州為中心,因此在閩南地區通稱為<泉州絃管>。

        
它的演奏方式,保存唐代大曲坐部演奏遺制,演奏以四管為主,套曲或散曲的詠唱,歌者執拍板以制樂節,保存漢代相和歌的遺風;樂器的形制中,琵琶曲項梨形,四象九品,橫抱演奏,二絃的形制,洞蕭一尺八寸長等,皆取唐制;至於樂曲名稱,沿用歷代詞牌與曲牌,例如唐以前則有<折柳吟>、<後庭花>,唐代之<霓裳詠>、<太子遊四門>、<三台令>,宋之詞牌名著有<風入松>、<長相思>、<相思引>、<雙雞 >等。絃管的樂制、曲名等多沿用古制,雖無法說明即為唐宋古樂,但確有助於從事研究唐宋音樂之參考。

        
閩南語民系乃古代中原漢民的支系之一,經歷朝代的政治遭變而逐漸南遷,定居於閩南一帶,南管古樂即中原古代俗樂,隨同歷代遷民傳播於閩南地區,進而傳於台灣及東南亞閩南系僑社。關於南管的歷史發展,大體上可分為:

  1. 奠基期—-唐宋以前
  2. 形成期—-元明時期
  3. 發展期—-清季以降

        
南管音樂奠基於唐宋的樂制、音樂形式,吸收當時的樂器型制,摘取了大曲、諸宮調、賺調、鼓子詞的結合方式,採用部分教仿曲、法曲、宋詞的牌名;到了元朝時期,吸收南戲、傳奇的故事作為創作題材,吸收外來各地的腔調,利用南管的固有方式被之管絃,並模仿元曲的風格進行創作,摘取戲曲中的唱腔,擴充內容,在這段期間內,產生了許多的作品,因此謂為絃管的行成期。到了清代,一方面大量吸收當時流傳的戲曲唱腔,編為散曲,或編為套曲,一方面從事舊曲填新詞的工作,在這段期間內他的數目雖繼續增加,但實際的創作已經大部分完成。總而言之,南管以唐宋的樂制、形式為基礎的奠基期,歷經元明兩代不段的吸收創作的形成期,迄於清代,經歷近一千年的發展,行程中國南方音樂的一大係統。


關於南管音樂

        
南管音樂可分為「指」、「譜」、「曲」三大類。
「指」他是一種有詞、有樂譜、有指法(琵琶演奏指法)的完整大型套曲,傳統有36套,後增至48套,每套均有一定的故事情節。雖然所有的指譜都有詞,但習慣上只用樂去演奏,很少唱。

        
「譜」即器樂套曲。傳統有12套,後增至16套。而每套均有3至10個曲牌的聯奏或變奏。有標題,內容多描寫四季景色或花鳥昆蟲、駿馬奔馳的情景。

        
「曲」即散曲,均有詞演唱,其數量不下千首,流行的地域很廣。「曲」可分長滾、中滾、短滾、序滾、大倍、中倍、小倍等多個滾門。各「滾門」均有特定的節拍、調門和旋律;滾門下又有若干套曲,各曲調之下又包括許多小曲。因此散曲的數量是相當豐富的。曲詞的內容主要為抒情、寫景、敘事三方面。

        
本教材中之「望遠行」一曲,是南管散曲中,套曲<相思引九連環>裡,九首小曲的其中一首。歌詞則是使用唐朝詩人李白所做之「清平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