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時間:民國97 年 06月 11日(星期四 )下午13:30
地 點:四F會議室
主 席:林立夫
記 錄:張孟潔
出席人員:黃雅玲、、賴志鴻、陳億源、賴麗如、張孟潔、林立夫、林愛群、林思瑜、陳麗雪
[@more@]報告事項:
主席報告:本次會議只有一個重點,也就是決定下一學年的領域召集人。經大家討論的結果,決定用抽籤方式抽出下一學年的領域加召集人,抽籤結果由陳億源擔任下一學年的領域召集人。
散會: 召集人宣布散會(PM 14:30)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日期時間:民國97 年 06月 11日(星期四 )下午13:30
地 點:四F會議室
主 席:林立夫
記 錄:張孟潔
出席人員:黃雅玲、、賴志鴻、陳億源、賴麗如、張孟潔、林立夫、林愛群、林思瑜、陳麗雪
[@more@]報告事項:
主席報告:本次會議只有一個重點,也就是決定下一學年的領域召集人。經大家討論的結果,決定用抽籤方式抽出下一學年的領域加召集人,抽籤結果由陳億源擔任下一學年的領域召集人。
散會: 召集人宣布散會(PM 14:30)
時間:民國九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四)下午15:15
地點:莊園樓4F會議室
主席:林立夫
紀錄:賴麗如
出席人員:林立夫、賴麗如、陳億源、黃雅玲、陳麗雪、張孟潔、林愛群、林思瑜
(一)召集人致詞:
本次教學研究會為林愛群老師作教案發表後之會後研討會,請各位同仁待會踴躍發言,提供建議與大家共享,以利數學教學。
[@more@](二)各項分析:
A.教學清晰:
1.優點:
(1)將要學習的概念以例子說明。
(2)能適時下結論。
(3)運用板書將重點留在黑板上。
(4)不斷讓學生練習函數概念。
(5)除了隨堂練習外並製作學習單。
2.建議:函數的關係中,少提了1對無的關係,須在告訴學生。
B、活潑多樣方面:
1.優點:
(1)結合生活經驗,以男女交往及月、日關係來說明函數。
(2)以簡單的練習題讓學生練習增強學生的自信。
(3)待答的時間適當,都能等學生回答後再回應。
C、有效溝通:
1 優點:
(1)音量足夠清晰,善用眼神手勢。
(2)抽籤動作頗具趣味,讓學生消除緊張。
(3)從頭到尾互動良好(皆有讓學生回答),上台答對的同學蓋章,挑戰題給挫冰鼓勵。
2.建議:
(1)講話速度稍快,可放慢速度。
(2)可多點口頭上的獎勵。
D、班級經營:
1.優點:
(1)能與學生親切互動並以幽默輕鬆方式與學生對答。
2.建議:
(1)可多用有色筆。
(2)練習時先給簡單的練習,再做補充教材。
E、掌握目標:
1.優點:
(1)教學目標明確。
(2)鼓勵學生的方式多樣化。
(三)散會:
召集人宣布散會
時間:民國九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四)下午13:30
地點:莊園樓4F會議室
主席:林立夫
紀錄:賴志鴻
出席人員:林立夫、賴麗如、陳億源、黃雅玲、陳麗雪、張孟潔、林愛群、林思瑜、賴志鴻
一、召集人致詞:
本次教學研究會為林愛群老師作教案發表,請各位同仁待會踴躍發言,提供建議與大家共享,以利數學教學。
[@more@]二、教案發表:
這次視導上課的內容是南一版第二冊 4-1函數與函數值。分別利用概念複習、探討函數值,配合課本的例題與隨堂練習,以及補充基測題、挑戰題。本節課主要針對函數值做概念澄清,讓學生對於函數的概念與架構可以清楚建立。
三、工作分配:
攝影及照相:林立夫 A教學清晰:孟潔老師
B活潑多樣:愛羣老師 C有效溝通:億源老師
D班級經營:志鴻老師 E掌握目標:思瑜老師
召集人宣布散會
日期時間:民國97 年 05月 14日(星期四 )下午13:30
地點:四F會議室
主席:林立夫
記錄:陳麗雪
出席人員:黃雅玲、、賴志鴻、陳億源、賴麗如、張孟潔、林立夫、林愛群、林思瑜、陳麗雪
報告事項:
主席報告:本次會議只有一個重點-評書,也就是決定下一學年的用書。選書相關事宜:請各教學年段的老師,負責該年段的書評,再將結果交給我即可。
散會: 召集人宣布散會(PM 14:30)
日期時間:民國 97 年 05 月 07 日(星期四 )下午13:30
地點:宜蘭市
主席:林立夫
記錄:林思瑜
出席人員:黃雅玲、陳麗雪、賴志鴻、陳億源、賴麗如、張孟潔、林立夫、林愛群、林思瑜
[@more@]報告事項:
主席報告:本次會議幾個重點如下:
1.98學年度數學科領域會議時間改為每週二上午。
2.選書相關事宜
(1)還未領到樣書的同仁請跟召集人反應。
(2)並於下星期四(5/14)召開會議進行下學年選書會議。
3.國教輔導團舉辦「精進教學與創造力教學活動設計」,意者請洽召集人報名。
4.下星期三(5/13)將舉辦「中小學對談會議」,請各位同仁上EIP報名。
散會:
召集人宣布散會(PM 14:10)
時間:民國九十八年四月廿八日星期二,下午12:40
地點:會議室
主席:林立夫
出席人員:林立夫、陳億源、黃雅玲、張孟潔、賴志鴻、賴麗如、林愛羣、林思瑜、陳麗雪
記錄:黃雅玲
[@more@]一、 主席報告:本次會議重點如下:
(一) 五月十三日下午舉行中小學教師課程銜接專業對話,請各位老師思考需要討論的議題。
議題:1. 請國小老師提供在數學學習上成就低落的學生,以利暑期銜接課程編班,讓每位學生都能有所收穫。
2. 請國中小教師分享各自在教學上的困難,尋求其他老師的協助,大家互相幫忙。
(二) 羅東國中將於近期舉辦兩次研習,請大家多多參加。
研習:1. 四月三十日數學魔術與數學教學研究。
2. 六月四日國中數學領域精進教師課堂教學 – AMA融入教學觀摩研習。![]()
時間:民國九十八年四月十三日(一)上午10:10~10:55
地點:莊園樓4F會議室
主席:林立夫
紀錄:陳億源
出席人員:劉士嘉、林立夫、賴志鴻、賴麗如、陳億源、張孟潔
[@more@](一)召集人致詞:
本次教學研究會為賴志鴻老師於課程訪視教學視導後之會後研討會,請各位同仁待會踴躍發言,提供建議與大家共享,以利數學教學。
(二)各項分析:
A.教學清晰: (觀察者:孟潔)
(1)在教學清晰這個領域裡的各項教學指標都能達成,皆有2~3次的正向劃記,是很不錯的一次教學活動。
(2)隨堂練習講解時,若能將題號寫上,學生會看的更清楚。
(3)字體有點太小,若能大一點會更好。
(4)可以試著請學生上台做練習或口頭問學生,將會更好。(5)黑板上的教具或掛圖,如果不再用的,可先移走,將增
加黑板的使用板面。
B、活潑多樣方面: (觀察者:愛群)
(1)用圖解讓學生了解上課內容。
(2)運用自己製作的教具與教材解釋三角形內角和,生動、活潑、有趣,並加深學生印象。
(3)待答時間夠且會重覆敘述問題,讓學生更清楚。
(4)主題清楚,並延伸其他相關的題目,讓學生更明確記住結論。
(5)如果可以的話,可提供些許時間,讓學生有相互討論、合作學習的機會。
C、有效溝通: (觀察者:雅玲)
(1)教師們坐於教室最後都能清楚聽見而且清晰。
(2)大部份使用國語講述,偶爾加以台語親切互動。
(3)字體大而端正,顏色運用亦恰當。
(4)於學生寫題目時會以眼神掃射全場。
(5)抄寫範例或自我練習均在台下巡視指導。
(6)發問 → 學生發表 → 但老師好像未傾聽,當然亦無複述,可做些許改善。
D、班級經營: (觀察者:思瑜)
(1)舉木偶長鼻子說明外角,與學生有默契,面帶笑臉。
(2)感覺氣氛有點嚴肅,感覺老師有想將氣氛弄軽鬆。
(3)學生趴下,有適時糾正,請學生起來。
(4)學生私底下練習、自評,老師沒有適度獎勵。
E、掌握目標: (觀察者:麗雪)
(1)三角形內角和目標明確。
(2)利用摺紙、GSP教三角形內角和。
(3)台下走動巡視,督促學生學習並了解學習狀況。
(4)適度的應用學習單,讓教與學更流暢。
(5)教師統計80%以上做對,大部份學生做對,表示學習成效良好。
(6)複習學過的相關舊課程,”比例分配、結合律、連比”,讓學習更加完整。
(7)學習單有做對、”做錯”之分。
訪視委員:(士嘉老師)
教的很棒、過程很流暢、很優,沒有問題。
(1)親手做的教具很好,能引起動機,集中學生注意力,也能連接舊知識,相當不錯。
(2)課後練習時,若能延伸讓學生自己摺摺看教具,瞭解三角形內角和,成效將會更好。
(3)學生的學習活動及老師的教學活動,都很順暢、很好、很OK。
(4)候答時間可再增加一些,避免流於自問自答。
(5)內角講完時,即可收尾;另外,接著講外角時,可先操作”木偶”繞三角形一圈,其鼻子轉的三個角之關係,再下外角的定義,效果或許會更好。
總之,教的很棒,沒有什麼大問題。
(三)散會:
召集人宣布散會(AM 11:05)
研習日期:98年4月30日(星期四)13:30~16:30
研習地點:羅東國中自然史教育館
請逕上EIP報名參加
—
請領域同仁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