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Common sense】-3-結構圖VS.演說

第三次讓孩子學習整理演說內容,
第二次修整結構圖,
有必要讓孩子在小組內練習和分享!
修整結構圖的提醒……
 
老師的示範是重要的以身說法和模仿歷程……
接著以早上看到三位孩子完成的結構圖,
順著剛做的可行示範邀請主動願意嘗試的B生、C生和D生也上台試試看!
果然,三位的呈現也是在三分鐘左右,勇氣可嘉!
分組練習整理結構和小組內練習與欣賞優點、給禮物,
果然每個人都練習過一次,期待孩子每一次展現的學習驚艷!
晨間冥思國賓老師透過演講示範跟學生說明穿著並連結海文溝通模式的練習……
同時也展示分享今日短講的主軸結構(有興趣者可點選文字)
先從「跟老師學習-看見團隊中的學習」……
緊接著是「跟伙伴學習-看見團隊中的別人」……
到「跟自己學習-看見團隊中的自己」……
回扣「學以致用」與「人人時時處處事事皆可學」…..
建議茂琳老師再跟孩子補充以發表一場感動人的演講的注意事項……
最後讓各家族成員每人三分鐘演講分組練習……
時間結構以三分鐘演講,接續其他成員給予回饋三分鐘。
小組分享時,曉慧老師跟特攻家族說:
「茂琳老師今天又發了兩張結構紙,
希望大家先放下之前的構思,重新再建構自己的內容……
小淮說:「我認為我這樣已經很完整……」
這應該是大部分孩子都會這樣的回答,
也尊重孩子的選擇與決定。
淑君老師分享了他對小葳的觀察是
「他不會使用結構圖…..
請他改用寫小短文的方式書寫後,
他也能如行雲流水般寫出一篇文章,
這樣的內容分享也很有看頭」……
讓講師群反思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特質,
並非每種方式都適合每個孩子,
不是很個孩子都適合用結構法,
也許部分孩子還是習慣以作文方式去書寫,
就尊重每個人個別不同的差異,
老師只是介紹一種不一樣的方式給學生認識,
最後是否使用還是交給學生決定。
因此,我們也隨時調整課程步調,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