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特色的多元本土語言課程與教學–五年級社會領域

教學者:吳炳琳老師

教學領域:五年級社會領域

單元名稱:第四單元大航海時代的臺灣

教學歷程:

    本章節課程介紹有關大航海時代的臺灣開始受到東、西方國家的關注,但文中僅列出「顏思齊鄭芝龍等人,率眾在雲林嘉義台南等地建立據點與開墾,成為人開發臺灣的先鋒。」短短一段,非常精簡,學生恐無法了解其中的艱辛,所以使用放大的手法,蒐集資料,重寫二人來開發的過程,建立閱讀文本,再指導學生運用情節摘要法,依關鍵字「角色、想要、但是、結果」分析資料標示重點,並以一個段落的方式改寫。老師再依其改寫內容是否達到標準評予等第成績。

學生學習表現:

    以閩南語說故事的方式講述課程,學生學習意願頗高,但怕左耳進右耳出,無法重組課程重點,所以另指導以情節摘要法輔助學習。

    此法與學生平時閱讀習慣有密切關係,少有課外閱讀的學生幾乎是不知所云,需要更多時間的解釋與指導,而常閱讀的學生卻很快就能完成,而且達到正確性、清晰性、完整性等要求。

教學省思與未來建議:

本學年社會教材改以時間軸方式編寫,課本內容敘述多精簡,學生一下子要穿越數百年的時空,感受漂洋過海到臺灣,「十去三留六死一回頭」的恐懼與無助,並使轉而感恩惜福的體認,真的有難度,以閩南語解說諺語,更貼近台灣歷史。

    本章節採用情節摘要法,讓學生更加了解先民開墾臺灣的艱辛,爾後可配合不同的學習要求,採用不同的摘要法或思考技法,幫助學生學習,更期盼學生能運用這些技法於其他領域的學習。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