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與的數位輔助學科閱讀計畫,每學期必須要有成果發表,包含文本閱讀/問題解決、體驗式學習/5C活動及數位教材/工具應用。上學期我將這些元素分成二個單元操作,以學習共同體和常見的 Plicker 即時反饋系統,讓學生從九章算經學習勾股問題,聚焦於閱讀能力的練習與培養,呈現給大家靜態的課程。這學期打算將重點放在體驗式學習及數位工具應用,將構思已久的密室逃脫活動融入在數學學習裡,呈現動態的課程。

[@more@]

  數位工具與體驗式學習的融入在任何單元都可以,本文閱讀的部份就難了點,不像國文或社會的融入般簡單,選擇合適的單元是第一個難題,尤其要搭配目前學生的進度,現在這個時候的進度大約是三角形全等與應用。文本閱讀有五個要素,我思考之後,認為與密室逃脫的活動對映,分別是:

  1. 預測:從既有的故事脈絡、結合背景知識,透過線索及圖形,解讀訊息以預測解題策略。
  2. 摘要:將題目重點關鍵內容摘要下來。
  3. 澄清:從線索的提示去澄清解題的方向。
  4. 提問:由提問去反思,歸納問題的解決方案及用到的知識。
  5. 反思:從所學的內容及歷程,能反思理解的歷程及概念的釐清。

  設計密室逃脫的課程,要尋找能緊扣學生課本內知識,讓學生在遊戲過程中不覺得是在算數學,這樣的謎題不太容易。目前蒐集的一些密室逃脫謎題包羅萬象,如果拿到綜合課或班會課也可以操作,就會變得偏向班級活動設計而不是數學學習課程。舉例來說,八年級下學期的數學單元有尺規作圖和三角形的觀念,如果能設計一套題組都與這些觀念有關,教學演示的時侯,才能解釋這是屬於「數學科」的觀課,而不是參觀一個教學活動。

  第一次讓學生在課堂上解謎,不清楚他們「靈光一閃」的解題速度,所以試驗了兩個班。大約十分鐘做一題,他們產生了很棒的心流經驗(flow),兩個班都玩到鐘響下課還很專注,以下的影片是其中一個班級的片段。

 

p.s. 心流經驗(flow)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當心流經驗發生時,人的行動力與意識會緊密結合,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這次公開教學,因為有許多外校的教師來觀課,就寫了一個 APP,將密室逃脫的概念擴展到整個校園跑透透,也就是戶外版的實境解謎,讓學生分組拿著手機,依據提示在校園內趴趴走,就像 Pokemon GO 一樣,走到指定的地點會出現題目。

  如同之前提到,要讓學生在遊戲中不覺得在算數學,這樣題目不容易找。我也不想讓學生走到戶外,回答的仍是課本或考卷上的問題,因此絞盡腦汁想了四題,讓學生走到指定的地點出現的題目,一定跟那個地方的環境有關,而且也跟現在八上的全等三角形單元有關。(為了配合現在課本進度的觀念,我覺得好難)

密室逃脫APP.jpg

  圖片裡的左上角是手機畫面,蒐集三顆幸運星就可以跟老師拿取最後的關卡信封,找出寶藏。右上角是題目畫面,寫的比較隱晦,讓學生在小組間能透過溝通協調團隊合作,從題目的預測自我提問澄清面對的問題,進而能反思課本所學與生活中的連結。照片左下角就是走到指定位置將會看到的一面牆,也是解謎的線索,學生只要在 APP 裡輸入答案即可判斷(如右下角)。 

  這場觀課預想可能的問題有兩點,一是當天下雨的應變;二是學生的解題速度無法預估。如果換室內場地幾乎就是另一套的觀課內容了,目前打算下雨也要撐傘照玩 (因為有其它報名參加的老師前來觀課,必須考慮。如果是自己的課,隨時調整到天氣適合的時侯再進行活動也可以);解題速度的部份,時間倒數計時可以控制解不完的情況發生(時間到就無法再輸入答案);解太快的組別,就是先回到教室填寫學習單了。

  光準備一節課的公開觀課研習就忙了好多天,其實平常我還是都用傳統的板書授課,教課本,講解考卷,沒什麼不同。很佩服有些老師常態性的在課堂翻轉活化,每堂課都那麼的精彩,這部份我還需向大家看齊。準備的時侯,我曾拿閱讀理解的部份向國文老師請教,也跟其它科許多老師討論活動進行的方式,並且不停的測試不同手機是否都能正確執行 APP 裡的定位,在校園裡走了一遍又一遍,也帶一些老師先行試玩。

  觀課之前,我與另一位數學老師商量,使用同一個 APP,不同的題目內容,簡化的上課流程,在她的班測試這個遊戲。遊戲結束時,聽到一些學生說好無聊,沒有想像中的有趣,我當下聽到有些打撃。後來發現這些學生的手機沒有開啟定位功能,因此沒有找到定位的題目區,也沒有成功解答任何一題,或許是這樣沒有獲得正向的成就感才會覺得無聊。課後同事給我看她要求學生寫的心得感想,幸好也有些正向的回饋。

202密室心得.jpg

  課前準備讓學生異質性分組,以第一次段考的數學成績為基準,每組內都要有前後各二分之一的學生佔半數,每組確認帶手機的數量,並事先安裝好軟體,軟體內有開啟密碼,學生無法事先得知內容。由於前面的許多測試發現的問題,我都在事前先一一向學生說明,例如一定要確認手機的定位有打開,教導他們怎麼開啟定位,並說清楚活動流程,遊戲規則…等等。為了營造學生的期待感,我剪接了一個預告片放在學生的臉書,也在這裡跟各位分享。為什麼叫「惡靈一村」,因為正式觀課的學生班級是 201 班。

  這場的公開觀課的流程,首先在教室內,從一個故事說起,讓學生有身歷其境的感覺,接著才開始解謎。限時 30 分鐘,最後回到教室裡,先解答各題,再讓學生互相分享破關心得及頒獎。有些老師參與了這個活動在戶外跟著趴趴走之後,最後沒有跟著回教室。可能他們誤解以為我的重點放在那個遊戲 APP,其實我的重點在於怎麼呈現一堂完整的「數學活動課」,上課分別有前段的開場鋪陳,中段的活動設計,後段的收尾方式。否則就會只見到表面的東西,看不到這堂課的本質。不過這也不能強求…. 只是覺得有點可惜而已。「說課、觀課、議課」若能全程參與,會有更多收獲,尤其是議課的時候,各自陳述心得及建議,非常寶貴。

  這節觀課的事前獲得許多人的支持及幫忙,在觀課進行中的時候,則是自己一個人操作及掌控全場,我想讓其它老師知道,這是一個人也能辦到的活動,平常大家上課的時候,教室裡也是只有一位老師而已,協同教學的情況不多,如果當下我自己忙不過來,那其它老師就會認為這不可能在他們的課堂上進行這種活動了。

  最近宜蘭一直下雨,一切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人為因素可以控制,天候因素我們無法克服,只有祈禱。結果當天中午下雨又打雷,我只好撐傘測試在下雨天是否能正確執行定位功能。後來戲劇性的逆轉勝,下午第二節開始觀課的時候,陽光普照 ☀ 天氣好得不得了,這節課出乎意料的順利,心裡非常感恩!

  特地花時間來觀課的老師,要讓他們不虛此行,可能是點燃教學的熱情,或是激發自己教學翻轉的想法。而我,傾力花了很多時間準備這堂課,也要留下些什麼,不能像燦爛煙火稍縱即逝。這篇心得是給我自己的省思與記錄,如果也能讓正在讀文章的你萌生一些想法,就更值得了。

最後與各位分享這堂數學活動課的 7 分鐘濃縮剪輯影片,從影片中可以看到濕漉漉的地面卻有著和煦的陽光,Thank God!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3 月 18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