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5褚士瑩來開講

這是一場打開「語言」的研習

老師不斷地從問與答中確認大家的共識

一一次的問答,一次次地釐清現場參與者的疑惑

不同顏色的筆,紀錄大家在不同時間提供的答案

一步步、一層層抽絲剝繭

聚焦關鍵性的解答

時間就在大家專注地激發腦細胞運轉並思索內在解答中渡過

「提問」對教師來說,是一門需要再深思的課題

如何提出學生能有所發現且樂意回答的優質問題

如何避免出現學生能有所發現卻不願意回答的沉重提問

教師們還沒來得及喘息,這一場思辨課程就已畫上休止符。

2019.0423. 裘旼旼老師~不一樣的閱讀課

 

裘旼旼老師在研習一開始已經告訴大家在12年國教課綱中閱讀素養已成為重要的項目,老師也藉由研習告訴我們究竟希望透過閱讀讓孩子學到什麼?

 

研習中老師也藉由實例告訴我們導師班與國文課任課班級中,能透過文本去如何實際操作,首先由教師進行導讀,再分層主題閱讀,避免閱讀過程中以管窺豹。

老師以”一個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實日記” 一書來帶領研習老師們實作

(讀得印象-讀懂內容-讀出特色)

1.切斷落,並詢問這樣切的理由

2.找到重覆的句子

3.這一篇在說什麼? 如果要讓學生理解全文涵義,老師又會如何問問題?

4.問題與之前三個步驟有何關聯與呼應

5.學生有能力讀出主旨嗎?學生會遇到什麼困難?

6.利用快問快答來描述情節

20181106陳珮汝老師閱讀越有趣研習

陳珮汝老師「閱讀越有趣」研習記錄

2018/11/16

這次邀請陳珮汝老師分享閱讀教學經驗,帶領大家建立閱讀思考脈絡從實際教學和課文教學說起,並且搭配時事與班級經營。老師一開始讓研習老師們表達自己對於閱讀的想像,以及對於本次研習想得到的具體收穫,藉此聚焦研習內容。

                                

珮汝老師認為教學首先要讓學生有成就,此外閱讀教學不只是侷限於國文教學。老師提到閱讀與大腦之間的關聯性,如何從關聯性到思維脈絡的建構,並且完成課程設計,透過訊息產生意義並且去詮釋,老師應結合學生的先備知識與經驗才能在教學上對學生產生意義。

                       

      珮汝老師強調從生活中的(學)到(覺),利用眼耳鼻舌口等讓學生能有見及發現。透過麥帥為子祈禱文與大明湖為範例,讓研習老師們能夠知道具體操作的方式。

                      

       最後老師與同學留下合影紀錄本次愉快的研習,期望下次能再聽到老師的研習~

                      

素養導向備觀議教評社群(六)素養導向教學設計與評量(2)107.05.21

  • 素養導向備觀議教評社群第六場研習

時間:2018.5.21,13:30~16:30

地點:中華國中會議室

主講:國華國中陳怡如老師

研習簡報:文本分析研習0518.ppt

照片說明:

1.怡如老師以數學面積公式為例,讓夥伴發想如何設計規劃停車場的空間。當「公式」遇到「停車場」,我們要考量面積、結合實境中的種種需求,綜合判斷後,才能規劃出符合人性化使用的停車空間,以此說明: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是「知識、技能、態度」實踐於「生活情境」的目標教學,冀能培養學生「活用知識於生活」的藝術。

2.總結:素養導向並非台灣獨創,也非憑空出現的教育政策,而是依據各國長期以來思考、討論教育的方針:幫助學生培養面對未來的各項能力。

3.怡如老師說明、釐清有關素養導向教案的理念、困惑後,夥伴們分四組,各選擇一經典課目,進行完整教學的教案討論。分別是:五柳先生傳、謝天、為學一首示子姪、記承天寺夜遊。

4.夥伴們熱烈討論,營造出愉快且和樂融融的氣氛。

5.在有限的時間內,集思廣益,很快的完成的教案成果。

結語:教案完成後,觀備議教評的社群研習也進入尾聲了!期待下一場的說、評教案,以及最終場的公開課,為這學期的群策群力畫下圓滿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