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同情容易同理難?

『你知道低收入戶最適合開什麼店嗎?』長年從事社福工作的L問我

『什麼店?』我很好奇

『賣棉被。』L說

『為什麼???』對這答案我完全沒有線索

原來,L是半感慨、半玩笑地提出這個問題。他曾去訪視一位低收入戶,看見他家中堆了二十幾件厚棉被,一問之下才知,是社會各界每年以救濟之名捐贈的,即使他實際上並不需要。

『既然不需要就不要拿啊!』我反射性的提出疑問

『他如果拒絕,怕以後人家就不捐東西給他了呀~』原來問題出在這裡

捐贈物資給低收入戶是同情,但未必有同理對方的需要,人們很容易就可以出於同情採取行動,但是真的做到同理卻似乎很難,為什麼呢?

因為同情是在投射自己的狀態,是一種本能,同理卻必須先放下自己,站在對方的位置思考,是一種奠基理性的訓練,而就算如此,也還可能因為彼此的文化背景、生活經驗、價值觀等的差異而有落差。

為何同情容易同理難?主要原因有三個:

(一)人們滿足於同情投射出的形象

         被同情者通常是弱勢的、失敗的或受傷的,相較之下,付出同情的人是溫暖、善心、友愛的, 後者的形象讓人獲得情感上的滿足,甚至於還有一些些的虛榮和優越感,當然,不是所有的人動機都是這樣。

    

(二)同情投射出人們自身的需要

        認識一位狂熱投入收養、餵養流浪狗的人,明明自己家庭狀況也不佳,還有小孩需要照顧,她卻將時間和金錢都用在流浪狗身上,後來她講述自身遭遇才明白,無依無靠的她婚後不受婆婆待見,連家裡鑰匙都不給她,某次她回家進不了門,難過之餘隨意步行遊走,遇見一隻被丟棄的無助小狗,頓時覺得自己的境遇就跟牠一樣,便把小狗帶回家,自此之後,只要見到流浪狗她就收養,養到家裡沒辦法負荷,她就每天準備食物去街上餵養。

       這種同情事實上是在投射自己的需要~~我也(曾)很可憐,需要別人的同情。

(三)同理必須先捨棄標準答案

      同理像是面鏡子,映照出自身的價值觀,要同理對方,有些時候付出的代價是批判自己,或者必須包容自己不喜歡的人事物,去年很夯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從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切入,探討了『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

    同理和同情的最大差異在標準,因為先有標準,才能界定出『好』跟『壞』,在沒有標準的情況下,人們得花更多時間和心力思索,這是對人性怠惰的挑戰,用鍵盤複製貼上,或直接原文分享不是很方便嗎?直接表示同情真的容易多了!

 

      總而言之,同情是主觀的,所以人們總是很容易就付出同情,同理則否,同理必須超越自己的位置去看見對方的處境,理解他之所以如此的原因,而缺乏同理就難有包容,缺乏包容的社會,只會製造更多問題與邊緣人。這是知易行難的集體功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