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感官之嗅覺的祕密

魯道夫‧史丹納(Rudolf Steiner)提出的人智學,

簡單說,就是引領人們進入靈性世界的一個法門。

史丹納說:研究感官是進入人智學的第一章。

他提出人有十二感官,包括:

身的感官:觸覺、生命覺、動覺(自我移動覺)、平衡覺。

靈的感官:嗅覺、味覺、視覺、溫度覺。

心的感官:聽覺、語言覺、思想覺及自我覺。

[@more@]

 

最近在閱讀本艾伯特‧索斯曼(Albert Soesman)所著,

呂理瑒翻譯的《十二感官》(The Twelve Senses),

藉著書寫整理自己的理解,也順便和大家分享。

 

昨天下午遛狗時,發現有人在路邊丟了一包東西,

有臭味,我靠近看,應該是已經腐爛的肉類,

已經變成濃稠的液體狀,看不太出來是什麼。

我隨即警戒起來,因為狗狗最愛這味道,我怕他們靠近。

果真,Anni一走近,馬上就想去咬那包塑膠袋,我喝止牠,

牠雖然退縮了,但還是虎視眈眈。

這時蕃薯也跑了過來,結果,兩隻狗都不想讓對方得逞,

就打起架來,纏鬥了一陣子,那包東西被咬破,臭味四溢,

我趕緊拿丟石頭把蕃薯引開(牠喜歡人家丟石頭給他玩),

而Anni卻怎麼叫也叫不走,直到幾乎吃完那一堆東西。

 

索斯曼在書中提到,低等動物和哺乳類動物的大腦構造不同,

前者用整個腦來掌管嗅覺,而後者的嗅覺腦則是從大腦分離出來,

其中,熊的嗅覺腦非常大,狗的尺寸也不小,

而人類用來負責嗅覺的部分就只有小小的分枝。

對動物而言,嗅覺=直覺,直覺=嗅覺,牠們的鼻子都很靈敏。

 

為什麼人類和動物的嗅覺發展會有這樣的差異?

因為人類要擺脫直覺無意識的束縛,才能夠獲得自由。

當我們聞到腐爛的惡臭,我們能夠辨別那是不好的味道,

會想要避開,更不可能去吃它;但狗狗卻樂此不彼。

前幾天才剛有位朋友跟我說,他的紅貴賓竟然用身體去擦路邊的糞便,

他氣得要命,我告訴他:

那是狗狗的樂趣,不然怎麼會有『狗改不了吃屎』這句話呢?

 

 索斯曼書中寫道:

『嗅覺和氣味是我們的道德基礎。

沒有嗅覺,我們就無法做出道德判斷。

氣味的特性就是:它會強迫我們做出判斷,

而且是從較深層的心理層面做出判斷。』

『因為嗅覺和直覺及驅動力的緊密關係,

站在道德的觀點上,

我們必須訓練鼻子去分辨真正的善惡。』

 

 所以,像狗那樣,什麼味道都聞、再怎麼臭都可以吃,

他們是不會有道德是非觀念的。

而保護孩子的嗅覺,終極目的是要訓練他們對好與壞的判斷,

離開直覺的衝動與操控,才能夠成為自由的人。

 

謝謝你,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