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貧窮

油電雙漲,薪水不夠用,我們感覺自己越來越貧窮,這到底是為什麼?

我們是真的窮嗎?還是比較之下的結果?

我們如果瞭解貧窮的原因,是不是就能對症下藥、脫離貧窮?

我們如果改變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就能轉貧為富、享受富足?

                    繼2008年「為什麼要民主?」紀錄片專案之後,公視再次與總部設在丹麥的Steps International公司合作,以「為什麼貧窮?」為題,推出一系列探討貧窮議題的紀錄片,希望帶領觀眾省思貧窮的真諦,進而找到脫貧致富的捷徑。

率先推出的是近幾年以經濟崛起撼動全球的中國脫貧之路。

    有道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在中國古代,讀書是脫貧的唯一出路 如今則是最好的出路

中國經濟起飛,加上唯才是用的說法,讓人以為唸書就能擺脫貧窮。

但當今中國的教育制度只有少數人能找到工作,培育出的是一批失業絕望的新世代。

   導演陳維軍以中國武漢為背景,透過三個人的故事,帶觀眾探討中國教育的真實面。

《有錢有保庇》
紐約公園大道(Park Avenue)740號住著一群美國頂級富豪,

31戶住家個個都是億萬富豪,身價超過50億美元的私募股權基金界的天王史蒂夫•施瓦茲曼就住在這棟有「全世界最富有公寓」之稱的豪宅裡。

      但向北10分鐘車程,過了哈林河(Harlem River),公園大道的另一頭南布朗克斯區(South Bronx)卻是美國最貧窮的社區之一,70萬居民當中,有四成過著每天收入不到40美元的貧窮生活,一半以上的居民要靠食物券度日,兒童遇害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0倍。
到2010年為止,400名美國最富有的人,他們掌握的財富比底層的美國家庭還多出一倍,這等於1.5億人。過去30年來,美國的貧富差距暴增,「美國夢」到底適用於誰?

Why Poverty

 

image

我有守在電視機觀看的有『出路』、『有錢有保庇』、『搖滾救地球』

只看到一部份的有『生財有盜』、『太陽能媽媽』,

完全沒看的有『人之初,性本窮』、『耕者無其田』

最後一部是『當我們窮在一起』,則是在12月22日(星期六)早上八點上映,

當天一早醒來,我一定會發覺昨天不是世界末日,但是我們要一起面對『補課』的煎熬,

以及思考著當我們窮在一起,貧窮的真相?

楊旺祥

冬山國中理化老師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