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不是經師,是人師

老師不是經師,是人師

 

最近閱讀洪蘭教授《理直氣平》一書,其中在「學習力」類別有一篇「老師不是經師,是人師」,讀後有種很深的感觸。

文章中有個例子大意是,在美國有位醫師對同樣毛病開了兩張不同的處方:對有錢人,他說:「不要每天躺在床上呻吟,起來活動一下,少喝酒,少吃肉,以免病情惡化。」;對生活窘困的病人說:「在空氣流通,日照充足的房間躺著休息,多喝紅酒增加血液循環,多吃紅肉增加體力,這對發揮藥效很有幫助。」為什麼同樣的病會開兩種不同藥方?因為兩人家庭環境不同。這個例子「看病」和「辦教育」是一樣的,都是因材施教才會有效。

名醫不是看病,而是看人;老師不是經師,而是人師。例如,老師要求學生寫回家作業,對於無法完成的學生給予同樣的處罰,卻常勿略孩子無法完成的背景原因,是孩子回家要幫忙照顧家人,或是協助父母做生意,是在學校沒學會,回家不知如何書寫作業,是貪玩、迷戀網路遊戲忘了寫…等,不同的情境卻是一樣的受罰。每天跟孩子接觸的老師能多花一點時間了解孩子,深入孩子的心裡世界,公平不是每人各一大板(處罰)就是公平,就像生病不是每個人開同樣的藥方一樣。如果教師的專業是被肯定的,老師的「處方籤」就不會受到家長的質疑,醫師開藥會照著服用,老師提出的作業,學生會照著作嗎?

國家教育研究院吳清山院長1001024日於嘉義大學「2011年海峽兩岸中小學學術教育研討會」,進行「師資培育的核心理念與未來取向」專題演講中,提到高品質的教育,來自高品質的教師,教師具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態度,乃是確保高品質教育的關鍵所在。狹義的教師核心能力,以教師的知識和技能為主;廣義的核心能力,除了知識和技能外,同時也包括教師的素養。因此,教師的核心能力,可以視為教師在教育生涯過程中應該擁有基本和重要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它會深深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成效和生涯發展。

不同階段的教師,由於有不同教育目標和任務,故也需要不同的核心能力,在幼兒教育階段教師的任務,以保育和教育為主,故偏重於幼兒成長與發展、幼兒安全、幼兒健康與營養、幼兒互動、學習環境和課程、幼兒觀察與評量、家庭關係與溝通、專業發展等核心能力;而中小學教師則應培養學生五育均衡發展,須注重於課程與教學、評量與輔導、班級經營、親師溝通、運用科技、專業發展等核心能力。

心理諮商專家鄭博士石岩,在「發展孩子的生命力‧生命的希望與喜悅」為主題的演講中,提到現今的孩子,以「自我」、「唯我」為處事原則,重視個人意識、價值、想法與感受,強調自由、創意與想像力,具備了擁抱理想與積極進取的正向特質;但也普遍因為缺乏生活體驗、責任承擔與面對現實的習慣,過度自我意識造成人際關係溝通不良,雖懷抱夢想但確無法真正踏實築夢。而家長過度的保護、溺愛或呵護,會形成溫室化教育,對子女而言不是好事;適時給予孩子們嚐試任何事情的機會才能真正培養系統化思考,激發他們理解自我與人生目標,及時為幸福扎根,找到一條快樂的道路。

最後,僅以「管教有配套,教師有方法,學生有感動,校園有溫馨」四句,期勉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