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醫心」的處方籤
宜蘭縣士敏國民小學 李博文校長
刊載於《師友》月刊2013.07 月號NO.553期P.14~P.18
時序夏至,鳳凰花開,又到畢業離情的季節。學生、家長總是送謝卡,舉辦謝師宴等活動感謝老師,感謝聲此起彼落。此時老師除了不捨之外,不知是否也能反思「我教會孩子什麼,是知識?是做人的道理?是做事的方法?還是人格的養成?」
近幾年教師角色與功能,隨著社會變遷、家庭結構改變、家長知識水準提高、政府政策調整等等因素,已在默默變化,「老師」從一個身分變成一種職業。流浪教師議題、教師組工會、教師訂定工作手則、軍教年金改革等問題不斷延燒,教師爭取權利,似乎蔚然成為教育界的主流議題,也使社會對老師的觀感不佳。然教師法(民84年)實施迄今即將將屆滿18年,其立法意旨主要在於確立教師之專業地位與專業自主,似乎身為教師的我們更應先從「專業」的角度省思「教師」的角色與功能,是「經師」或是「人師」,才能再定義教書的工作是「事業」或「志業」。
教育市場化 教師角色丕變
台灣在六十、七十年代,老師仍扮演著「作育英才」的角色,如韓愈在師說一文所釋,「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然隨著資訊科技普及後,學校、老師、書本已不再是知識取得的單一途徑,神聖的專業受到嚴重的衝擊,知識成為商品,市場化後教師的角色也起了變化。社會觀察家南方朔分析近年來教師角色變遷,依照市場法則,老師只是教育服務的提供者,學生則是購買教育服務的消費者。學生、家長評分老師,直指老師的不是,加上少子女化的人口結構,家長教育選擇權的擴張,老師動則得咎,對未來教職生涯茫然無依,最後選擇即早退休。鑑此,個人認為教師除應提昇教學專業以外,並應兼顧孩子人格的養成,關注孩子的性向發展,培育全人的教育觀,如此重新定位教師的角色與功能,才能重新找回對教育的執著與熱情。
課程規畫者的應為與作為
從課程發展歷程而言,部編版的刻板教材到九年一貫的客制化教材,老師己由一個執行者成為一個課程規劃者,教師必須考量孩子的學習能力、文化背景、地區環境特色發展適合的教材教法。九年一貫的內涵在「七大領域」與「十大議題」面向都不是新的概念,在以往的課程網要中皆已明訂,只是由已往的主導者教育部轉換到老師而已。因此教師要成為課程規劃的專業者,應具有學理依據,除了本科學科概念外,也應具心理學、社會學、哲學、文學等背景知識為基礎,才能編纂出適性的創新教材。而教材已不再是「複製」的模式,老師也不再是完成課程進度,教育也不是實踐政府或國家的目標,而是促使每一個孩子發展自己的潛能,展現自己的優勢能力。
配合教材的創新,九年一貫課程的學科也隨之重整,由原本單一科目的教學,走向合科統整教學。例如語文領域包含國語、英語、本土語;社會領域包含地理、歷史;藝術人文領域則包含音樂、美勞。教材內容簡化,授課節數也大幅修訂,統整的結果是整合了學科,卻也瓜分了基礎學科的學習時間,老師不再唱獨角戲,必須與不同領域、不同專長的伙伴進行討論,面對的是備課型態的改變、人際關係的調整,教學模式的磨合。有許多老師憂心課程簡化後,學生的基本能力與未來的競爭力下降。卻也因為這樣的改變,老師更應站在孩子學習的立場著想,以孩子為中心,考慮孩子學習的落差,調整自己的過去僵化的教學模式,尋求自我突破,從中點燃教育的熱情,在最小的教室中創造最大的奇蹟。
教學生還是教家長
從九年一貫再到十二年國教,台灣家長最關切的依然是升學問題,這樣刻板的想法再再衝擊第一線的教師,也是親師溝通中最常出現的問題。家長只要求學科成績,但老師是否能堅持教育本質,就看親師溝通的能力。我們常聽到老師抱怨:「現在的教育不是教學生,是教家長。」老師如何與家長應對,如何與家長對話?老師要培養的另一項專業,是專業勇氣對話的能力來面對家長。父母與老師在孩子學習人格養成的歷程,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樣的,學校環境與家庭環境亦是孩子人格成長的重要顯性場域,「父母的協助」、「教師的鼓勵」及「朋友的影響」等是隱性的環境,學校與家庭的整體密切配合,是促使孩子潛能發揮的最有效方式,學生學習行為表現與人格習慣的養成也必須學校與家庭的密切合作,才能達事半功倍之效。
而教學歷程中,良好的親師合作則是有效教學的助力,學校與家長間良好的溝通及有效的夥伴關係,將使學生獲得最大效益,父母積極投入,將使學生有強烈的學習意願、有更正向的學習態度及行為,且有較高的學習成就。彼得.巴菲特在《做你自己–股神巴菲特送給兒子的人生禮物》一書中有一段話,將人生比喻為「磨刀」,內容如下:「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把刀,外在的世界就是磨刀石或砂輪。若想要保持刀鋒銳利,唯一的辦法就是迎向磨石的磨練。這需要鼓起一定的勇氣,因為磨石很大,而且磨練從不間斷;也需要一定的謙虛,需要明白我們這一小塊物質被磨盡以後,砂輪仍會繼續轉動。若想從刀子和砂輪碰觸的過程中獲得最大效益、磨出最銳利的刀鋒,就需要懂得何時該進、何時該退。我們順從地接受砂輪的磨礪,但我們也必須站穩腳步,用巧思擺出最適當的角度,並以毅力堅守這個角度,好讓鋼鐵發出洪亮聲響、迸出燦爛火花,那就是創意、熱情和堅毅的火花,於是我們才能成為重生的浴火鳳凰。」父母與老師就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陪伴、支持與激勵的角色,老師應將教育本質的理念傳達給家長,這就是專業勇氣對話。
開啟潛能 發展孩子軟實力
老師是孩子成長中的希望工程師,為孩子建構學習的鷹架,開啟每一位孩子的潛能,造就每一位孩子。而教育的發展有其連續性,需要不斷地創新與突破,以追求更高的品質與績效。未來老師即將面對:城鄉教育差距的縮短、數位學習落差的縮小,老師除了傳遞知識外,也應培養孩子信心、願意付出、與人相處的能力和轉化社會的能力。因此,特別提出幾個發展孩子軟實力的方向,以供參考。第一是自信。有自信的人,能自我反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而且承認自己的錯誤,心口如一,因此容易贏得別人的信任。他堅持自我,能在重要的時刻,做出適合自己的正確決定,他能享受人生和人生中的出其不意,這可說是成功的基礎。發展孩子專長,給予孩子機會和掌聲,有助於建立自信心。第二是創意。創意激發出成功的泉源。未來的時代已由分析、邏輯與知識建構而成的資訊時代,轉型為以創意、整合、設計取勝的「通用時代」。這個時代所需求的人才,是悠遊於不同領域的全才,這類型的孩子必須興趣廣泛,善於自我反思、好奇、適度冒險、有毅力,且樂在其中。孩子有了創意,才會思考,他不會只記住書本的知識,而是能夠靈活運用,進而培養自己的解決問題能力。為了激發孩子創意,必須提供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間,鼓勵孩子發揮想像力,親師一起合作,才易見成效。第三是溝通。好的溝通提供成功很好的助力。孩子在平日生活中與他人接觸的社會關係,對於孩子的人格發展會產生許多不同的影響,尤其是對於生活態度、認知能力與價值觀念,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孩子人際關係的發展與良好的溝通能力,藉以獲得良好的同儕關係,將有助於孩子快樂的學習、快樂的生活。孩子缺乏溝通技巧,很難有效表達自己的意見,也很難與人有良好互動關係。學生在團體中,無法感受到同儕的關心,也缺乏彼此互動,將會降低其團體的歸屬與地位。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是口語上溝通無礙,在行為與態度方面必須是,誠懇的、關心的、尊重的和接納的。因此,教導孩子良好的溝通技巧,也是教學活動中重要部份
「看病」和「教育」殊途同歸
洪蘭教授在《理直氣平》一書中,有一篇「老師不是經師,是人師」的文章。為老師的角色重新定位有很好的闡述。文章中有個例子,大意是:在美國有位醫師對同樣毛病開了兩張不同的處方:對有錢人,他說:「不要每天躺在床上呻吟,起來活動一下,少喝酒,少吃肉,以免病情惡化。」;對生活窘困的病人說:「在空氣流通,日照充足的房間躺著休息,多喝紅酒增加血液循環,多吃紅肉增加體力,這對發揮藥效很有幫助。」為什麼同樣的病會開兩種不同藥方?因為兩人家庭環境不同。這個例子「看病」和「教育」是一樣的,都是因材施教才會有效。名醫不是看病,而是看人;老師不是經師,而是人師。每天跟孩子接觸的老師能多花一點時間了解孩子,深入孩子的心裡世界,就像生病不是每個人開同樣的藥方一樣。如果教師的專業是被肯定的,老師的「處方籤」就不會受到家長的質疑,醫師開藥會照著服用,老師提出的作業,家長、學生會認同嗎?
近年來鑒於教改面臨的困境,各界紛紛提出檢討,不少人都指出「老師是教育發展最大的動力」、「老師是教改成敗的關鍵」。至於老師們又是如何定義自己的角色呢?新時代,也唯有老師重「心」出發,從「心」變革,才能重建新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