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keynote一起 共作&備課~創造不一樣的課堂


混成學習(Blended Learning)或稱混合學習(Hybrid Learning),是這一波疫情以來教師所要面對新教學模式
也是在科技進步的支持下,教師運用資訊科技以提升學生學習並確保學習連貫的教學方式。
小社三位實踐家~清溝國小彥穎老師、羅東國小智君主任、北成國小惠純老師,介紹其混成教學課堂,在運用學校內現有的教室資訊設備下布置有效教學的混成教室!
參加工作坊的現場老師們提出混成教學可能會遇到的挑戰與難題,大家集思廣益也找到相關的解決策略
最後~歸納出成功的混成教學或遠距(線上)教學要素是:
相關混成工作坊資源:
109 學年度北區跨縣市聯盟交流活動
參加縣市:北區8縣市(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縣、宜蘭縣、花蓮縣、連江縣、金門縣)
時間:109年11月6日(星期五)
地點:宜蘭縣凱旋國民小學視聽中心
今年的社會領域北區聯盟在宜蘭舉辦了!整日活動安排既充實又精彩,引用國川教授說:
「教案設計永遠不可能完美,社會領域的老師追求完美的心不曾改變,也不會改變。」
更多內容,請看109 學年度北區聯盟交流活動_紀錄
工作坊時間:109/11/20
工作坊主題/內容:原民在地文化課程與SDGS議題關聯
聯合國提出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需要更多跨國、跨領域、跨世代、跨文化的協同合作,而原民在地文化課程與社會領域的課程內容轉化,要回應全球化永續發展的新價值可以做些什麼?!
原民傳統的山林智慧、環境智慧……,在2020年不斷出現破紀錄的全球大災難(COVID-19疫情蔓延、地球發燒,高溫不斷拉警報,六月下旬西伯利亞北極圈飆到攝氏三十八度,造成森林大火,二氧化碳排放量破十八年新高,等等) 各種世紀大災情狀況下,是否都值得我們再次謙卑地向他們學習!
工作坊時間:109/10/23
工作坊主題/內容:蘭陽博物館—兒童考古探索廳
小社與蘭陽博物館攜手,探訪蘭陽博物館新開幕的—兒童考古探索廳,並為未來博物館入校要推動的「考古箱」提供現場教師教學上的意見與想法分享,當天還有宜蘭的考古學者—邱水金老師帶領我們認識宜蘭在地歷史。
「蘭陽博物館」是宜蘭教師們再帶領孩子們學習在地歷史與文化的一個很理想的教學場域,建議老師們將蘭陽博物館收入您的戶外教育口袋名單中,帶孩子們一起來學習!
這學期,小社和原教中心合作,辦理原民課程轉化一系列相關研習
揭開泰雅族傳奇—縣史館泰雅文化解說,是首場
由宜蘭縣史館/廖英杰館長介紹宜蘭泰雅族的歷史與文化
“了解,是為了同理心”館長第一句話就點出了多元文化理念的精隨
我們希望課程是去串起孩子的生命連結,也透過族群的理解,我們要讓孩子們變得更好!
 
本縣參加98學年度教育部辦理國小社會學習領域國中小優良試題卷比賽,在總共只有5件作品得獎中,宜蘭縣就佔3件〈2件甲等,1件佳作〉。恭喜蘇澳國小陳政傑老師、成功國小邱志雄老師及謝美芳老師、南屏國小吳素芬老師。
得獎名單〈教育部公告版〉
學校  | 班級  | 得獎學生  | 組別  | 成績  | 指導教師  | 
士敏國小  | 五年忠班  | 陳亮妤  | 平面組高年級  | 優選獎  | 薛春華  | 
蓬萊國小  | 四年忠班  | 王 媺  | 平面組中年級  | 佳作獎  | 張夢麟  | 
蓬萊國小  | 六年忠班  | 李家豪  | 平面組高年級  | 入選獎  | 林欣靜  | 
馬賽國小  | 三年一班  | 林家慶  | 平面組中年級  | 入選獎  | 張素珍  | 
馬賽國小  | 五年一班  | 林宜君  | 立體組不分組  | 入選獎  | 張素珍  | 
岳明國小  | 四年忠班  | 林家均  | 平面組中年級  | 參加獎  | 張素珍  | 
士敏國小  | 五年忠班  | 許瑋玶  | 平面組高年級  | 參加獎  | 薛春華  | 
士敏國小  | 五年忠班  | 張祐瑄  | 平面組高年級  | 參加獎  | 薛春華  | 
士敏國小  | 五年忠班  | 藍芷翎  | 平面組高年級  | 參加獎  | 薛春華  | 
士敏國小  | 五年忠班  | 林庭宇  | 平面組高年級  | 參加獎  | 薛春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