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輔導員培訓札記~國語文閱讀創新教學

國語文閱讀創新教學        吳敏而教授

黑字:課堂札記   綠字:我的想法   紅字:重要

連續五天的課程,每天都很精實,回到家都只能倒頭就睡~今天終於可以一堂一堂的寫札記了!

創新:不是推翻舊東西,而是將語言的本質保留住。

從閱讀的觀點來說,重要的歷程是"理解",而不是"語音",語言會改變,需要守住的是語言的思想,而不是文字的表徵。

教授認為,如果目標是閱讀,聽、說、寫就只是寫作的輔助,重點是閱讀,那其他部分(例如:讀書心得、筆記)不要批改(老師忍得住嗎?),閱讀需要"說",但不必糾正語音、句子完整(老師忍得住嗎?),因為當我們產生新思想時,都不會是完整的句子,重要的是思想本身。

老師忍不住~因為我們受的既定語文教學,就是需要糾正學生這些層面,似乎改每一本作業(包括數學、自然……)都需要做這些糾正。仔細思考一下,當我們訂的目標是閱讀,我是不是應該把重點就放在閱讀?老師必須時時刻刻觀察自己是否確定目標。

當我們產生新思想時,都不會是完整的句子,是啊!當我有點子、想法時,記在小本子上的都不是完整的句子,有時只是一個符號,等到我真正想要用它時,我才會去把它用一些方法延伸出來,而這個延伸有可能有只是個心智圖或簡單的表格,為什麼我不能把這種方法介紹給孩子呢?因為我們以前的老師並沒有這樣教我們,很多方式都是我們自己摸索出來的。

我們帶學生閱讀,並非要他們越來越精準,所以修辭、美句並非重點,台灣現場國語文教學,仍然花太多時間在字、詞教學,閱讀策略希望帶給學生新的方法來適應未來,判斷、思考、找人談一談、分享看法、解決問題……,而不是不斷的字詞解釋,學生學了這個詞的意義,卻常常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用,或不理解在這篇文章到底有什麼作用。

紐西蘭的課程設計,分為接收(聽、讀)和表達(說、寫),台灣的課程設計,分為聽說、讀寫,年紀小的只能做聽說、年紀大一點才做讀寫。以心理學角度來看,紐西蘭的分類是比較容易學習的。台灣的幼稚園,教注音符號,但是對幼稚園的學生而言,那是非常抽象的東西,放在一年級才學是有道理的,幼稚園應該學的是認字不寫字(中國字其實很具體,看形就可知義)、閱讀不寫作(概念),讀故事而非認單字(故事是連貫的語言)。孩子說話,大人照樣寫下來,讀給孩子聽確認,好幾個孩子輪著說,通通記下來,就是一本書,把這本書拿給當時不在場的人看,這就是書的意義了!(語言經驗取向)這就是幼稚園孩子需要知道的概念。

我非常認同幼稚園不學注音符號這件事,接了幾屆一年級,發現幼稚園教注音符號非常普遍,但是那麼抽象的東西,對他們來說只是死記,而且很多發音、寫法都需要花很多時間改正。我也非常不贊成幼稚園拿筆寫字(小班就在寫字~~),他們的小肌肉尚未發展好,導致必須用錯誤的執筆方式來達到寫字的要求,常常見到因為執筆姿勢不良、寫字姿勢歪頭斜身,這些都很難再改。我的孩子即將進入幼稚園,我尋尋覓覓,希望找到一間不教寫字、不學注音符號的幼稚園,但是,幾乎沒有這種幼稚園存在。

台灣分為聽說、讀寫,當學校要求每學期抽查作文時,我常常聽到"低年級不寫作"這句話,而似乎閱讀(有策略的閱讀)和寫作是要到中高年級才需要做的,其實,我們的孩子只要有方法引導,就可進行寫作。我的三歲女兒,我們一起閱讀了"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後,她常常會自己說"猜猜我有多愛你,到天花板那麼愛你""猜猜我有多想吃""猜猜媽咪有多想我"……,她在進行的,不就是寫作了嗎?

教授給我的思想啟發,讓我原本有點混沌不清的想法獲得釐清,其實我常常在做這些事,但是卻沒有想到為什麼我會這樣做,教授給了我一個理論基礎。

教授分享了他中學時期,在香港的英文學校,老師如何帶領他們閱讀。

帶領孩子閱讀時,可以用一些小活動,培養學生討論的習慣和態度,幫助他們等待、參與,重要的是觀察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想出來),而非行為(評量他們),討論時不需要有結論或答案,重點是過程思考和看到別人的觀點。

可以用交互教學、文學圈、聊書、任務單、文學要素等方式。

老師也要多閱讀、成立教師讀書會。

我自己喜歡閱讀,卻從未參加過讀書會,想想這樣,其實常常看到的只是自己的觀點,如果要帶給孩子更多的視野,我必須從自己開始改變。

這堂課意猶未盡,很多是顛覆傳統語文教學的觀念,但是我釐清了以後,發現其實我只要在教學時掌握住"目標",我就很容易知道我應該要做什麼,如果這堂課設定的目標是"寫字",那麼糾正錯字就很重要;如果設定是"朗讀",那麼正確的字音就會是重點;如果設定的是"閱讀",那就應該掌握閱讀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