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如主任帶來的和平樹~聖誕節快樂

「人們為爭奪水源、糧食而戰……而我們播下和平的種子。」
——萬格麗.瑪泰
  萬格麗.瑪泰在充滿綠意的非洲肯亞長大。但幾年後,當她留學歸國,卻驚訝地發現森林中許多樹都被砍下,且再過不久可能整個森林都會消失。所以她決定要做些什麼,開始在她的後院種下九株小苗。當這些小樹苗長大,她的計畫也跟著擴大了……
  這是一個關於環保鬥士萬格麗.瑪泰的故事。非洲肯亞,曾經在短短幾年內遭到濫砍,變得一片荒蕪。一九七七年世界環境日,萬格麗.瑪泰在肯亞發起綠帶運動,以行動鼓勵婦女種植樹木,她深信找回土地的繁茂便是和平的基礎。此運動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綠意漸漸回到肯亞的土地。而萬格麗.瑪泰也在二○○四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本書不僅僅敘述萬格麗的努力與環境保護的觀念,更展現一位女性環保鬥士的熱情、願景與決心,與其帶來的巨大影響。

葡萄阿姨請你吃大西瓜

小螞蟻們發現了一片好大好大的西瓜,趕快回去吆喝夥伴們,想一起搬回巢穴裡,但不論怎麼用力搬都無法使西瓜移動半分。螞蟻心生一計,取出鏟子開始挖,並合力一擔一擔的搬回家;搬不完的還就地開始吃了起來,吃得只剩西瓜皮,結果……

夏日炎炎,見到鮮紅的西瓜,真想大口大口的咬,又甜又好美!(現在是冬天,還是很想吃耶!)
見到這群一呼百應,同心合力的小螞蟻,立即想起群策群力和團結就是力量的象徵意義;見到螞蟻們吃飽飽西瓜的滿足感,幸福感湧上心頭;見到螞蟻們竟然把西瓜吃光光,還把它當成好玩的滑梯,想像力太豐富,太過癮了吧!

奶茶爸爸說:明天還要一起玩……

回家時間到囉,明天見。
可是,
要等多久,明天才會到?
小豬噗噗好捨不得一起玩耍的好朋友,
想要大家一直一直一起玩,不想回家……

對於還沒有時間觀念的小小孩來說,等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明天是什麼?明天多久以後才會到?他們可是一點概念也沒有。如果要等到明天才能和朋友一起玩,那就太辛苦了……
和小小孩分享這本繪本,告訴他們明天一定會到的──睡個覺,睜開眼睛後,明天就來了。
幫助他們學會等待喔!  明天還要聽奶茶爸爸說故事

故事列車~請你靜下來欣賞大自然的美和聲音

潔西的爺爺常常去賞鳥,他告訴潔西許多賞鳥時發生的事。爺爺說,鳥會畫畫、會看書,還會大合唱!潔西半信半疑,決定跟著爺爺一起去賞鳥……。於是祖孫倆一起到森林理裡賞鳥了。
在森林裡什麼也沒發現,等到從小屋窗口,看見一大群形形色色的野鳥時,才給潔西莫大驚喜,深深感覺賞鳥的快樂。
潔西沒有親眼看見爺爺說的:鳥會畫人,看圖鑑,大合唱,可是盡興而歸的他,還編出「跳舞的企鵝」,讓爺爺半信半疑,給賞鳥故事寫下幽默而溫馨的結尾。
賞鳥不是捕獵野鳥,是觀看大自然裡活生生的鳥,不破壞自然生態,不驚嚇野鳥,只是靜靜的欣賞美麗的小動物。本書不僅流露祖孫間溫馨的情感,也掌握了懂得尊重生命,關懷別人的精神。

故事列車~小朋友都愛青花菜,都說你好可愛

✽愛上蔬菜,告別偏食!
✽接納自我,勇敢做自己!

青花菜被孩子們票選為最討厭的蔬菜的第一名,心情沮喪至極……
為了得到孩子們的喜愛,青花菜決定從模仿那些受孩子們歡迎的食物開始!他為了像香腸一樣,化上了粉粉嫩嫩的妝;為了像泡麵一樣,燙了一頭鬈髮;甚至他也嘗試學小黃瓜進行網路直播、學哈密瓜賣冰棒……青花菜最終能否成功呢?

萬富的孩子說可以做成薯片,哇青花菜薯片一定大受歡迎

  

1.學習健康飲食,告別偏食
均衡飲食對孩子的發育成長非常重要,有些孩子不喜歡吃蔬菜,透過閱讀以蔬菜為主角的繪本,不僅能讓孩子經常接觸到蔬菜,還能對蔬菜有更多認識,是告別偏食的第一步。

2.尋找自我,做最有魅力的自己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常會與他人比較,可能會經歷許多挫折,透過青花菜尋找自我的故事,鼓勵孩子逐步認識自己,找到長處,永遠都別忘了接納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

聽校長說故事,小恐龍也變可愛

「不行,我說不行就是不行!」這是親子相處時,大人很容易對孩子說的一句話!這句話充滿了管教與制止的意味,但換個角度看,誰說孩子不能用他的方式,來表達不高興、不滿,以及討厭被限制的感覺呢?

本書從一個孩子的觀點來詮釋他的生氣怒火、他的生氣情緒,以及他一連串的微妙心情變化與轉折。故事一開始,是孩子又被媽媽教訓了,孩子因而感到身體裡有一股生氣的能量,有一團熊熊燃燒的火好像要噴出來一樣。孩子於是變成了一隻噴火的恐龍,他開始到處搞破壞,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把所有玩具都弄壞……

恐龍開始噴出許多惡毒的話來發洩生氣的怒火,完全沒辦法冷靜思考,反正,恐龍本來就不會思考!
恐龍開始六親不認,連以前最喜歡的泰迪熊、玩具通通都不喜歡了,反正,恐龍本來就沒有朋友!
恐龍也不接受安撫,爸媽想抱他也沒辦法,因為,恐龍是很大隻、很強壯的動物,要抱,可沒那麼容易!
恐龍也不吃硬的,爸媽這下也生氣地大聲罵他,不過他根本聽不進去,反正,恐龍本來就聽不懂人話!

小恐龍覺得很傷心、很無助,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於是他開始用力哭,他的生氣怒火終於被平息、澆熄了!他又變回那個討人喜歡的小男孩了。大人問他,到底為什麼要那麼那麼生氣呢?男孩這會兒也忘了自己是為了什麼而生氣,他只知道,自己一定是有很好很好的理由,他才會變成那樣,才會變成一隻恐龍的!

孩子也是人,也有權利表達情緒,表達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本書作者藉著孩子的「他我」投射,也就是一隻生氣、到處搗亂的小恐龍,來表達孩子期待自己生氣時的所作所為都能夠被理解。而父母呢?或許除了給予孩子適當管教之外,也應該充分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也有表達生氣情緒的權利與方式。畢竟,快樂時手舞足蹈,生氣時宣洩情緒也是很自然的,不是嗎?

不過,這不代表父母就應任由孩子耍賴任性喔!請記得,父母管教孩子時,孩子因而生氣發怒,不是因為他痛恨父母或不再愛父母,而其實只是在表達他不高興被限制、被禁止的情緒罷了!孩子氣生完,情緒就煙消雲散了,往後,孩子心裡就會慢慢知道父母的要求、規矩是什麼了!這之後,不管孩子成長過程中,要變身幾次恐龍或怪獸,父母或許就比較能用同理心去了解,甚至見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