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電腦教室變大了
學校專科教室原本就不足,因為學校規模小要向上級單位要錢增建教室似乎不太可能。但,在限有之資源下花點心思卻能開發無限之可能! 傳統電腦教室只能上電腦課,再加上螢幕放置於電腦桌上,更影響了視覺效果,同時也阻礙了教師與學生的視覺互動(即學生看不到教師之肢體動作及面部表情),進而影響了教學效能。[@more@]要解決此問題並不難,只要花些錢買可嵌入螢幕的電腦桌就可以了。但,一張可嵌入螢幕的電腦桌要價萬餘元,本校電腦教室共有25台若要更新電腦桌就要花費近卅萬,這筆費用對我們而言是天文數字,似乎不太可能找到經費。 "只要用點心,問題就可解決!"沒錢有沒錢的做法,我們改裝了舊的電腦桌,讓它可嵌入螢幕,這樣子的做法平均一部電腦花費約225元,即一間25部電腦的教室約只要花費不到6000元的費用就可改裝完成! 改裝完成後的教室即明亮又清爽,除了可當電腦教室外又可當一般教室使用。原本只能有一種用途之教室花點巧思及小錢,就可讓它的功能及價值大於原有的!
先電腦化或制度化
在資訊化社會,"變"是唯一不變的法則,知識半衰期也愈來愈短。"善變"及"速學"是我們應該要學習的! 在這講求"速"與"變"的年代,學校行政工作該如何因應,過去我曾使用"行政流程標準化"企圖來提升學校行政效能,進而促進行政電腦化,如此做是有些成效,但,費力又費時。[@more@]"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省錢要省力的方法!為提升行政效能,過去我們必須1.定義工作2.製定表單3.繪製流程圖4.電腦化。這樣的做法曠日費時,往往做完後環境也變了!做了也是白做!為節省時間我們可以逆向操作先電腦化,電腦化之後行政自然就制度化了!例如:學校圖書室要制度化,只要讓圖書室電腦化,找個圖書管理系統來用,照著做,圖書管理制度就出來。這樣做只要幾個月時間制度就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