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里的農村,近年來陸續興建了許多美侖美奐的田園別墅。
鎮興廟後方的劉家庭院,是連續二年經環保局評定獲得全縣家戶綠美化獎的建築。劉朝明先生的住宅庭院,巧奪天工。一大片的落羽松林,翠綠的草坪,潺潺清澈的流水、錦鯉悠遊在池塘中。假山上點輟著蕨類植物及奇花異草,樹蔭下擺著石椅石桌。蒔滿百花的婉蜒小徑,陪襯著高雅的洋房,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任人看了都會讚嘆一聲:這是人間的仙境、世外的桃源。
進士社區陳氏鑑湖堂
民權社區–毫釐分明-宜蘭地政事務所
宜蘭地政事務所位處本社區女中路13號,於民國35年11月奉行政院長官公署頒佈設立,原隸屬台北縣管轄,至民國39年10月宜蘭縣始奉准設立縣治,改隸屬宜蘭縣。故廳舍分別歷經民國55年、民國65年、民國69年等多次改建,其轄區含括宜蘭縣溪北5鄉鎮市-宜蘭市、頭城鎮、礁溪鄉、壯圍鄉、員山鄉(另含大同鄉境小部份)之土地。為滿足民眾需求,因應內政部地政司統一指導建置電腦網路資訊系統,以供各轄區民眾申請電子地籍謄本、地價證明、地籍圖謄本等及受理申辦土地、建物等相關地籍資料異動之需要,現有廳舍不敷使用,擴建又無土地,乃於民國93年遷建於民負社區之泰山路原調查局辦公廳舍。
民權社區–糧食生產的總舵手-農委會東區糧食管理處宜蘭辦事處
本機關於光復前成立,民國55年12月隸屬於台灣省糧食局台北管理處宜蘭分處,於民國68年7月1日改制為台灣省糧食局宜蘭管理處,又於民國68年10月8日更為台灣省政府糧食局宜蘭管理處;後因精省之關係於民國88年7月1日改隸,改隸後隸屬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東區糧食管理處宜蘭辦事處,民國93年1月30日又改隸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東區分署宜蘭辦事處。
本辦事處掌理下列事項,包括作物生產、農業資材、糧食產業及農糧資訊等業務。
進士社區農村的命脈-水稻、青蔥
民權社區–公正廉明-台灣宜蘭地方法院
民國34年臺灣光復後,臺灣高等法院派臺北地方法院檢察官黃亮於同年12月14日抵宜蘭負責接收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宜蘭支部檢察局事宜,更名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宜蘭分院檢察處」。民國36年3月1日升格為「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檢察處」並擴大編制,仍在原址辦公 (即宜蘭市中山路二段261號現址) ,以資因應日益增加之業務需要。民國51年8月間強烈颱風歐珀侵襲宜蘭地區,災情嚴重,報奉核撥專款就原址重建二層辦公大樓,歷時7月,於民國52年10月竣工啟用。民國78年12月24日法院組織法修改,本處改為「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檢察署」。民國93年宜蘭地方法院遷至新大樓辦公,目前地檢署仍在原處辦理業務。
宜蘭國小好學校–弦樂團
本團由各年級愛好音樂的學生所組成,目前學生人數A、B、C團共60人。宜蘭國小弦樂團自85年7月成立以來,在老師、家長的熱心協助支持之下,更顯得成長、茁壯。創團十五年來,培育出許多音樂人才,歷屆皆有團員考取音樂班、大學音樂系、國外音樂院等資格,弦樂團為孩子的音樂教育基礎扎根,提供良好的學琴環境,深受家長、各界肯定。
師資方面,禮聘「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演奏員」黃衍繹、康信榮、黃雅琪、陳上姃等四位名師每週到校指導學生,平時指導學生練習的老師,除本校專任音樂教師洪呈周、李佳卉老師,亦外聘周智宜、朱悅平、合奏指揮游卓霖、吳蕙津老師指導。
宜蘭國小弦樂團曾連續三年在全國音樂比賽榮獲國小B組弦樂合奏優等第一、第二名的殊榮,優異的表現,經常應邀參加縣內重要活動演出,備受各界好評,除每年定期舉辦成果發表會外,亦舉辦音樂營、校際交流演出、聖誕音樂會等活動,不僅如此,本團致力於開拓國際化視野,2005年7月到上海、2009年2月到新加坡進行教育文化交流活動,2010年6月舉辦日本東京音樂交流訪問行程。
弦樂團多元的學習環境,除豐富團員的音樂素養,多年來不斷努力培育優秀的人才,歷屆團員已達近200人,在各領域皆有傑出表現,如:陽明醫學系、台大電機系、台大物理系、台大法律系、台大藥學系等名校,都有歷屆團員的傑出表現。
在全體師生、家長共同努力之下,弦樂團的發展成果越益成熟精進,也期望各界給予本團持續支持與鼓勵。
民權社區–治水防洪-水利署第一河川局
第一河川局在日治時代稱為台灣總督府國土局宜蘭濁水溪維持工事事務所,民國34年10月台灣光復由政府接管後,於民國36年5月改組為台灣省政府建設廳水利局宜蘭工程處,民國45年9月改稱為台灣省水利局第一工程處,民國87年1月23日改制為台灣省第一河川局,隸屬於臺灣省政府水利處,民國88年7月配合精省作業,改制為經濟部水利處第一河川局,民國91年3月改制為經濟部水利署第一河川局。
第一河川局業務包括河川治理和防洪工程、大型灌溉排水設計與興工、海堤之設計和整建及加強,縣內有關機關辦理防汛期河川災害搶修之指導和協助等工作。
民權社區–南門城外新地標-群大新都心
本社區位處舊南門城外,當初渭水路(現已改為中山路二段)貫穿綠油油的稻田阡陌間,隨著時代的進步,宜蘭市之發展已漸南移,而今中山路兩旁,商家林立,樓房平地起,綠意波浪的景緻已難尋覓,民國87年本社區中僅存的一片大面積田地,由建商興建起「群大新都心」12層住商大樓共計8棟,剎那之間成為宜蘭市南門城外的新地標。
民權社區–學前教育-聖后幼稚園、芝麻村幼兒園
民國56年天主教修女會姜郁菁修女,自美國修得教育碩士後,來到寶島的宜蘭,在宜蘭市創立宜蘭縣第一所「聖后幼稚園」,於民國67年在神農路創立分校,引進國外最新學前教育之理念,提供學前兒童最適宜的學習環境,早期對貧困家庭幼兒的優惠,近年來對原住民及外籍中新娘的幼兒更是照顧有加,成立迄今近40年,口碑載道。
芝麻村幼兒園於民國93年6月興建完成,聖后幼稚園是一所有悠久歷史的幼稚園,芝麻村則是最新的幼稚園,是一所設備新穎的幼稚園,用心栽培孩子,以多元化的教學內容,為孩子提供健全豐富的學習環境,達到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的全方位教學,培養孩子人格健全發展,讓幼童在遊戲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