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合興社區-偎繩仔分魚仔(台語)













合興社區 偎繩仔分魚仔(台語)
古早農漁的社會,在這個偏僻的所在,大部份的家庭,攏是靠著作田、種菜、捉魚仔過日子,囝仔吃飽烳蕃薯─無代誌。
但是螺聲哪響,阮的機會就到位,阮嗎會跑甲海邊去,大人拉繩仔,阮就偎過去;等候罟哪到岸邊,阮先去撿魚,魚仔哪歸網尾,大人分家伙,偎繩的囝仔嗎會分好幾尾。這就是有人有份,偎繩仔分魚仔,大家攏歡喜。這款的代誌,現代的社會那有可能?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合興社區-海洋生態之旅













合興社區 海洋生態之旅
頭城鎮沿海線長約31公里,自外澳天公廟以南為沙岸,以北除合興蜜月灣外則為岩岸。
在狹長的岩岸上,富有奇景怪石、景觀綺麗;尤以罟寮橋以南至北關海潮段,更有難以數計的海菜及貝類、蟹類、龍蝦及各類熱帶魚洄游其中,海洋生態之旅以此為最。來此遊者請著輕便衣鞋,在淺水處即可探究自然奇觀,必有無限的收獲,學童的戶外教學、探險必能留下快樂的童年及深刻的體驗。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合興社區-合興社區活動中心













合興社區 合興社區活動中心
當忠孝新村尚隸屬於大溪里時,社區活動中心恰劃分著大溪里與合興里,其原名為合興里活動中心。當時「社區」二字在一般民眾而言並不存在,該項建築物佔地約七十坪,僅在里民大會或重要會議時開放,並無妥善之管理。
民國八十四年間,合興社區發展協會正式成立,活動中心轉由社區發展協會管理,正名為社區活動中心。除開放民眾集會等使用外,並積極籌劃整(擴)建,於民國八十六年完成現代化之建築,且計畫性的充實內部設備,目前已成為社區民眾聯誼、聚會及會議之最佳場所,充份發揮活動中心之功能。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合興社區-來自大陳島的媽祖













合興社區 來自大陳島的媽祖
昔日大陳島溫嶺縣一居民於捕魚之際,忽逢狂風巨浪,正危急時,巧遇黑面媽祖飄流海上,乃請回安座祭拜。
民國四十四年大陳居民遷來台,黑面媽祖仍護其左右。後安座於天后宮,業已四十七個年頭。
據大陳人李曉春夫婦陳述,黑面媽祖每年需換新衣貳(春、夏)次,歷年來媽祖之衣物均妥善保存,頗具歷史價值。經佛像專家驗證,黑面媽之金身,已有三百餘年之歷史,應是台灣神像中歷史最悠久的「軟身神像」,歡迎同道蒞臨鑒賞。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合興社區-阮的故鄉─罟寮













合興社區 阮的故鄉─罟寮
在頭城鎮沿海地區,有一少為人知的富麗漁村─她的名字叫合興。雖然在她的轄內並沒有漁港,卻是古早時候頭城鎮鎮民牽罟捕魚最重要的據點。
為便於存放網具、製作漁貨及提供作業人員休息之用,便在沙灘附近搭設草寮,時稱罟寮。往來作業者相互問候,欲往何處?即答【要來去罟寮仔】,罟寮即為合興古早地名,也是合興人的故鄉,蜜月灣南側由公路局興建之橋樑亦名為罟寮橋足以為證之。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合興社區-合興.合心.合欣













合興社區 合興.合心.合欣
也許已過了卅個年頭,或者更久…,記得當年、散居在「罟寮仔」的農、漁民及其子弟,為配合蜜月灣開發案,家產被收購了,集體遷居於「合興新村」,與「大陳人」的「忠孝新村」相仳鄰,讓言語本無法溝通、少有往來、來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族群,融合為一家親,合心造就今日的合興,也讓合興邁向欣欣向榮的境地,豈非合興之福。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合興社區-火燒罟寮─全無網(望)













合興社區 火燒罟寮─全無網(望)
當牽罟捕魚興盛之時,業者為存放罟具及煮魚之便,僱工割取茅草、砍伐「山樟」、桂竹、筆直的木材及籐條,搭設草寮(俗稱罟寮),成為本地區的一大特色。
「罟寮」代表著經濟發展的指標,罟網是當地居民生活的依據,更是無窮希望的所在。無情的火苗絕對是希望的剋星,當火燒罟寮,豐富的海水也發揮不了救火的功效,眼睜睜的望寮興嘆,寮沒了、網也毀了,無情火斷了所有的希望,豈非火燒罟寮全無望(網)。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合興社區-全民參與─化腐朽為神奇、去髒亂為仙境













合興社區 全民參與─化腐朽為神奇、去髒亂為仙境
在合興遷村之初,社區入口處之空地雜草叢生、垃圾堆積,其旁之大排水溝更是污泥淤積,發出惡臭。
罟寮人並不是麻木,因此成立社區發展會,喚起居民隨手做環保,經數次宣導、溝通協調,有計劃性的由點而線至面,深獲居民支持與認同。八十六年五月某日,邀約所有居民於清晨五時清理、消毒並整治排水溝,他們穿著雨鞋、自備手套、戴著斗笠、取出家中鋤頭、畚箕或久未使用的各項工具,不分彼此,將這條臭水溝變成清流。
現在,每天總有些人不辭辛勞,主動清理社區的環境。
因為全民參與,大家懂得珍惜,也是社區公共設施得以永續使用的原因。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合興社區-台灣唯一【石壁溪仔】













合興社區 台灣唯一【石壁溪仔】
在合興蜜月灣的南側,有條蜿蜒數里直入山際間之溪流,其兩側蘊藏著百餘種的花與樹,新鮮清芳的空氣讓人為之心醉,溪流清澈見底,順著石壁注入大海。因為整條溪的底部全為石壁,故名曰「石壁溪仔」。
石壁溪仔之水,古早時候即為蜜月灣盆地百餘公頃農田灌溉之用,同時亦為罟寮仔(合興)之民生用水,今日更為台灣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獨特景觀之一,長久以來扮演著涵養罟寮人心靈的重要角色。
建議自行駕車至台二線133K+700處即達;或可乘火車至大溪站下車,沿海岸堤防南行約400公尺;或乘國光客運至罟寮站下車南行200公尺即達。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合興社區-石花菜(凍)













合興社區 石花菜(凍)
石花菜生長在無污染的近海岩石上,以鳳尾種為上品。其原色暗紫,採收後經數日反覆之曝曬、灑水,其色漸呈淡紫,數日後變白,即可收藏或煮食。
石花菜加水(以山泉水為佳)煮後過濾,其湯冷卻後即為石花凍。具有解鬱降火氣、退肝火、幫助血液循環……等功效。
每年(農曆)三月起逢退潮時段,社區居民(大多為成年人)即穿著草鞋、帶著草笠及備著網袋,無懼烈日當空,在海邊或沿岸的礁石上靠其雙手採收石花菜,雖然辛苦卻帶來可觀的收入,為合興特色產業之一。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