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七賢社區-神醫法主公,樹洞積水治百病













七賢社區 神醫法主公,樹洞積水治百病
據耆老口述,再興宮舊廟之東北側有棵榕樹,樹高10米以上,樹冠直徑近20米,樹齡不詳。地面樹根盤踞,高出地面,當時判斷約有百年樹齡,因樹中心已有蛀洞,內部有一窩罕見的白蟑螂。近樹根處有一樹洞積滿清澈的水。由於張公法主生前為一神醫,當時醫療設備不足,附近居民遇有身體不適,即前來廟中向法主聖君求籤,只要在聖君前擲筊取得同意,即可前往樹洞中舀取清水回去服用,均可不藥而癒。曾有一婦女因眼盲而前來求得聖水醫治,竟然重獲光明。
日據時代為建南機場,鋪設五分車鐵軌至蘭陽溪採砂石,因榕樹阻路而遭砍伐大半。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七賢社區-七賢最「紅」的農作物—蕃茄













七賢社區 七賢最「紅」的農作物—蕃茄
蕃茄是近十年來七賢農友喜歡種植的作物,價錢好時一分地可賣15萬元左右,經濟價值高但種植工作很繁瑣,除整地、翻土、栽植外,幼苗長到20公分左右要用枝架固定。開花時每株僅留一朵果實才長得好,每隔半個月需噴灑殺菌劑一次,收成時又得天天採收、包裝、出售。
蕃茄除了豐富維他命C之外,尚有一種叫Lycopeme素的成份,能減少罹患攝護腺癌症的機率,能夠大幅減少罹患攝護腺癌等癌症的機率。
蕃茄可以生吃、熟吃或做成果汁飲用,生食富含維他命C,清涼降火,沾點鹽巴或梅粉食用,生津止渴。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七賢社區-湯家蓮霧栽培有秘訣













七賢社區 湯家蓮霧栽培有秘訣
七賢出產的水果有柑橘、番石榴、蓮霧、香蕉、火龍果、金棗、木瓜、西瓜等等,量多且品質好的是蓮霧,村內湯姓家族有獨特栽培技術。蓮霧的種植頭四年生產量少,要到第五年才會大量的生產,1棵可生產100台斤左右,一分地可種20棵,將有2000斤收成。以平均價錢每斤25元計算,每年每分地蓮霧可賣50萬元。
果實收成後開始修剪枝葉、施肥,等新芽長出二星期便開始噴灑農藥催花防蟲,等開花、結果轉紅時用紙袋套裝,再施有機肥,顏色轉暗紅時採收最好。
偷偷告訴大家祕訣,要每年用鐵鎚在果樹頭部整圈敲打才會結果累累。(請不要告訴別人喔)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七賢社區-七賢做菜三寶—蔥、薑、蒜













七賢社區 七賢做菜三寶—蔥、薑、蒜
俗話說:「菜餚蔥薑蒜,香味占大半」,因宜蘭多雨水,種植的蔥、薑、蒜肉質均較細嫩,辛味較淡,內行人都要吃宜蘭出產的蔥薑蒜,這三樣正是七賢主要的農作物。
蔥︰能治寒熱外感和肝中邪氣。一年四季均有出產、宜蘭地區用分株法栽培,比南部用播種法種出來的蔥白較長。
薑︰能使菜味清香可口,去腥味,增強魚肉的鮮香。起先種植於山上黃土,後來漸往平地發展,容易得病害為最大弱點,種過的土地須隔多年後始能再種,難怪價錢居高不下。
蒜︰大蒜含有大蒜素和大蒜新素,能有效殺菌、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及防癌、能增強抗體的免疫力功用。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七賢社區-從砂石到西瓜—都因蘭陽溪













七賢社區 從砂石到西瓜—都因蘭陽溪
蘭陽溪舊名東勢濁水溪,上游多大石塊,下游多砂,中游則折衷,石頭較小,含砂量約一半。日據時期開始,中游居民便於河床中採取砂石換取工資以養家活口,工業發達工具先進,先是大型採砂石鐵船大量掏取,再來跟進重機械怪手與大型砂石車,以人力採砂石的工作便被淘汰出局。
近年來因政府禁採砂石,河床中已沒有砂石車活動,開始有居民向政府申請許可種植西瓜。在農曆一、二月開始整地,三月間排佈澆水管及栽植幼苗,五月即可採收。如風調雨順,西瓜大又甜,再運氣好一點價格看好,獲利頗豐,如遇颱風、水患則血本無歸,可說是一場大豪賭。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七賢社區-帶動婦女成長—媽媽教室













七賢社區 帶動婦女成長—媽媽教室
媽媽教室成立於2002年,成立宗旨以學習自我成長知識,培養本身第二專長,增進彼此認識及情感,配合社區辦理活動。主要工作:推展社區婦幼安全、安親、居家關懷、及親子教育講座等社會服務工作。
媽媽教室成立初期辦理美食教學,帶動社區媽媽教學相長,因而在民眾活動中心落成時,以傳統米食製作成果展示,呈現地方不同風貌,更提高稻米附加價值,獲得社區居民的迴響,這是社區總體營造思考的方向,更是傳統農業必須走的路,唯有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創造社區婦女就業機會,社區才能永續經營,因此媽媽教室可以說是社區的職業訓練及育成中心。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七賢社區-維護環境品質保證—環保義工隊













七賢社區 維護環境品質保證—環保義工隊
本社區環保義工隊1999年成立,成立宗旨為配合政府環保政策,維護社區環境清潔,公園馬路認養維護,提昇社區居住品質。
環保義工隊成立以來,多次配合環保局到海邊淨灘,更配合員山鄉公所辦理的燈節活動,清掃週邊環境及場所清潔維護。每週一晚上以車輛巡迴社區回收資源加以分類,販賣所得做為社區經費,更發動義工清掃社區馬路、拔除馬路兩旁雜草及公園維護清潔,派員在社區辦理的各項活動中清潔維護及環保宣導,不定期做社區消毒工作,預防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提昇社區居民居住品質,並配合政府政策舉辦環保講習,落實政府環保政策。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七賢社區-捍衛家園—守望相助隊













七賢社區 捍衛家園—守望相助隊
本社區守望相助隊於1997年成立,以敦親睦鄰,互助互愛之精神,維護地方安寧,改善社會風氣為宗旨。主要工作項目包括:防盜、防火、防颱、急難救助、協助維護環境、敬老慈幼、維護交通秩序等,並加強與民政、警政單位聯繫協調、共謀工作推展。
本隊勤務全年無休,因本社區緊鄰蘭陽溪畔,以防止砂石車違規行駛農路及不肖業者任意傾倒廢棄物為主要任務,也屢次協助警方破案,獲得政府頒獎及肯定,員山鄉公所辦理的員山燈節活動,協助交通管制及疏導工作,並舉辦社區消防安全、防身術及交通指揮講習,提昇社區居民對公共安全及自身安全的重視。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七賢社區-社區、學校的好助手—土風舞班













七賢社區 社區、學校的好助手—土風舞班
土風舞班是七賢社區最早成立的團隊,它成立於1994年,成員都是社區的媽媽們,練習時間為每天早上5:30至7:00,因為經費有限,社區媽媽們自掏腰包聘請專業老師來教授舞蹈技巧,因此舞技不在話下。
土風舞班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團隊,舉凡社區辦理的各項活動,都可以看到她們的身影,不論是參加表演、幫忙烹調或是會後整理場地,只見她們的身影快速穿梭於會場上,忙得不亦樂乎。成員大都是學校的愛心媽媽,因此學校所辦理的各項教學課程、活動,也可以見到她們忙進忙出的身影,讓活動總是圓滿落幕,是社區及學校不可多得的助手。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七賢社區-團結和諧,社區優先













七賢社區 團結和諧,社區優先
七賢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1993年8月31日,由浮洲及石頭厝兩個聚落的居民所組成。以前浮洲、石頭厝二莊頭因地緣、祠奉主神、及參加「西皮」「福祿」派系不同,經常發生械鬥不相往來,每年拜拜全村分成三次。
有感於不合作便不能進步,因此在2001年全村統一拜拜,又在民眾活動中心廣場以巨石刻出「團結和諧」來自我警惕。而理、監會運作更以團結和諧為目標,以七賢社區居民公共利益為目的,因此發展協會的運作遇到有爭議時,理、監事們必定本著無私的精神,以公共利益為優先的著眼點,擬出一條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來為社區居民謀取最大福利。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