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湖東社區-關聖帝君廟關聖帝君廟













湖東社區 關聖帝君廟關聖帝君廟
本社區的主廟為關聖帝君廟,建於1957年,廟連廣場在內大約130餘坪,關聖廟是社區居民們的信仰中心。關聖帝君聖誕是正月十一日,所以每年農曆新春正月初一到十五以及六月二十四日都有廟會,設有管理委員會,廟之土地是數位鄭氏宗親所提供捐獻的,民國72年拆除在原地重建,重建主任委員由張木樹擔任於1985年元月完竣,現今廟內奉祀主神關公以外,計有國聖爺、土地公、觀世音菩薩、包公等等神祇。廣場,平時是社區耆老們談笑風生的地方,是土風舞班的練習場地,也是小孩子玩耍的場所,更是大人們參與公共事務集合的地方,可說是功能很大。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湖東社區-五十溪自然生態之美













湖東社區 五十溪自然生態之美
五十溪在早期交通尚未發達時,是庄民外出的水運道路,溪的東邊是茄苳林,西側是蜊埤城和柑仔宅聚落,溪溝內魚、毛蟹、蝦等等特別多,肉質肥美,溝渠兩側茂盛的原生植物,吸引很多蝶類及昆蟲,現今因有部分堤防整治,加上噴灑過多的農藥,使大多的棲地皆已受到破壞,只有少部分區域仍然可看到自然生態之美。
早前生活較困苦,空閒時有些人會傳統的用具抓溪裡的魚蝦,有些水較深的地方就用石頭將「魚藤」槌出白漿水後,倒入溪中迷昏魚兒,待魚兒昏昏沉沉的浮上來,再撿拾回家下飯菜。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湖東社區-湖東總蘭社













湖東社區 湖東總蘭社
約80年前左右,當時交通不便,農閒時候不像今日有許多休閒旅遊活動,農夫也因辛苦而較節儉,少有娛樂,經數位對戲曲有興趣者組合練習,增加生活樂趣,才有今天的湖東總蘭社,之後,雖有中斷過,但經前任村長鄭忠華之父,鄭烈炮先生用心再加以整合練習,目前由其子鄭忠上擔任團長主導團務,現有男女團員22人,大部份皆為務農。農閒之餘,全員組合練習,戲碼及排場中,有水仙、羅成寫書、狸貓換太子、過五關斬六將等等,在本地及地方迎神賽會,婚喪喜慶時,湖東總蘭社是不缺席的,也曾遠赴花東雲林北港,皆獲得好評輿鼓勵。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湖東社區-湖東社區特產:韭菜













湖東社區 湖東社區特產:韭菜
湖東社區平坦地較多,加上氣候及土沙質地及溼度、日夜溫差的關係,盛產蔬菜,其中以韭菜為大宗。每日一大早大約三到五點鐘,菜農便到韭菜園收割韭菜,經過揀韭菜葉、泡洗再整理後,送往產銷班統一出賣,也有些農民自己載到市場「割賣」零售,相當的辛苦忙碌。
目前產銷班成員共有12人,由班長鄭金釧帶領,種植面積約25公頃,在台九省道旁,生產之韭菜纖維細嫩,風味清香絕佳,很有咬勁,無論燙煮後再配料吃,或清炒、做春捲、炸丸子,變化多,屬上品蔬菜,另一種將韭菜青攪汁生飲的食用法,被比喻為蔬菜中的威而剛,不妨品嚐一下便知。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湖東社區-果園轉型的休閒農場:懷登園













湖東社區 果園轉型的休閒農場:懷登園
座落於湖東火燒坑山麓的懷登園,由本社區居民陳明德先生(阿勇)所經營。他國中畢業後,就前往台北拜師學藝,數年後習得一身好手藝,1992年返回宜蘭開「海味王」餐廳,1996年在新加坡參加世界美食大賽勇得第四名,1997年參加台灣中華美食展,得「果雕」、「熟食」雙料冠軍,同年並得台灣省優良廚師奉獻獎。
這幾年休閒農場興起,阿勇在其父親陳丙登先生留下來的果園開一間餐廳,取名為「懷登園」,除經營海鮮、山產外,還引進大陸各種昆蟲美食,如螞蟻蘇卷、蜂蛹、金蟬、杏仁蟲、香酥蠍子、宮保蜈蚣等等美食,蟲蟲大餐已成為湖東社區的招牌之一。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湖東社區-經營雜貨店的耆老:邱炎樹













湖東社區 經營雜貨店的耆老:邱炎樹
耆老邱炎樹從事農業耕作至今約有一甲子,在1966年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向經營第一家雜貨店的老保正鄭火陣,頂購雜貨店轉型經營,在其努力經營之下做的有聲有色,店內的貨色很齊全,價格公道,童叟無欺,店面很寬廣,是大家喜愛談天說笑凝聚的地方。
他是熱心公益的老者,今年85歲,老當益壯,參與公眾事物從不落人後,是極受大家敬愛的老人家。不簡單的是他記憶力特佳,不抽煙不喝酒,很會養生,如今還常到田裡巡田水,值得我們來跟他學習。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湖東社區-喜愛相褒的耆老:呂李玉蘭













湖東社區 喜愛相褒的耆老:呂李玉蘭
耆老呂李玉蘭是一位左鄰右舍所敬愛的老者,她非常擅長相褒歌的吟唱,待人也非常慈祥。她開的是雜貨店,是大家生活日用品的供應人,同時也是鄉內相褒歌的主唱者,因從小愛吟歌詩,記性特佳。她是一位笑口常開的老阿嬤,今年已八十多歲了,您看看她有多健康,真是養生有道。她常說:快樂似神仙人生無煩惱,保證活到老老。
獻一首阿嬤的相褒歌內容,讓大家來唸:「冬瓜切開古錢窗,金瓜切開兩片紅,是君汝嘛戲弄,十分呷意汝即通。」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湖東社區-大湖國小













湖東社區 大湖國小
大湖國小座落在湖東村蜊埤路西方,起源於1953年設立之員山國小大湖分校,迄今已有50年。草創之初學生求學倍感艱辛,因為當時校舍不足,學生借大湖集會所及廟宇上課,直到1957年8月1日奉准獨立,校名為「宜蘭縣員山鄉大湖國民學校」,9月招收新生3班合計15班,大湖國小學生最多的時候,本校有24班,分校3班,現在全校有12班。
大湖國小50年來,經歷各任校長、老師努力的經營,現在學校改建得美侖美奐,不但是兒童快樂學習、成長的園地,也是社區民眾終身學習的好地方。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湖東社區-蜊仔埤聚落













湖東社區 蜊仔埤聚落
蜊埤城位於五十溪北岸保安宮廟附近的集村聚落,因位於蜊仔埤附近,且昔日聚落四周圍以莿竹,因之稱為蜊仔埤城。《噶瑪蘭廳誌》記載:蜊仔埤,在廳西南十里大湖庄北山內,上接大湖之源,東達溪流,長百餘丈,廣六十丈,深二丈餘,蜊仔埤以埤內蜊仔數量很多,居民多至此摸蜊仔而得名。
蜊仔埤居民信仰的是三山國王與聖猴宮眾神佛。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湖東社區-茄苳林聚落













湖東社區 茄苳林聚落
湖東社區內的數個較大族姓,全部住在茄苳林聚落,有姓鄭的、姓邱的、姓張的、姓謝的、瓦厝底姓潘的人家,關聖廟後有姓沈的、姓鄭的,還有台九甲邊鄭姓家族,現在住在社區的姓氏更多了。
早期先民聯袂到此開墾荒地,至今約有二百多年之歷史,自古以來庄頭大小事情,大家都一定參與,同時晚輩不分有無、同祖或不同姓的,都長幼有序尊稱對方,可說上一輩的前人,都把住此地的人,當成是一家人看待,各姓家族,也是很勤勞的一群,早出晚歸,勤奮工作、耕田、種菜,過著和睦單純庄腳人的生活。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