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林美社區-守望相助隊













林美社區 守望相助隊
本社區為強化社區共同意識,維護社區居民安全,進而建立社區安和融洽之生活環境,於2002年4月14日成立守望相助隊,主要工作項目係防盜、防火、維護居家生命財產,協助社區之綠美化及資源回收,並以建立家戶聯防為目的。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守望相助隊成立以來,每日均派員巡守本社區各個重要據點,並設有巡邏箱,協助警力之不足。2003年5月本社區組隊參加三民國小校慶暨社區聯合運動會,榮獲拔河、同心協力屐,團體接力賽跑三項冠軍,深得社區村民稱讚。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林美社區-智慧之園–淡江大學













林美社區 智慧之園–淡江大學
淡江大學淡水校園五十餘年來陸續建構為美式研究型大學的「知識之城」(The City of Intellect),蘭陽校園則建構為英國牛津與劍橋導師制之教學型大學。創辦人張建邦博士出生於宜蘭,為回饋家鄉,期能造福蘭陽子弟,使能躍上國際舞台,特設立蘭陽校園。
「智慧之園」(The Garden of Wisdom)將是蘭陽校園的新使命。在林美山上建設的校園將與大自然結合,以節省能源、減少污染、廢水再利用來避免對環境造成衝擊,期望成為淡江的「新桃花源」。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林美社區-林美山上的淡江大學













林美社區 林美山上的淡江大學
「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是淡江大學張創辦人建邦博士奠定永續經營與發展的目標。國際化基於人類共享一個地球的理念,透過語言文字和文化增進相互的溝通與了解,建構淡江人具有國際觀的思考模式。資訊化是透過最完備的資訊網路科技與全球接軌,除使教學與研究更卓著外,也培育淡江人具有「資訊人性化」與「人文關懷」的素養。未來化是使淡江人能夠認識未來,適應未來,進而創造未來,以面對瞬息萬變的大未來。期望透過此三化能使淡江人「立足淡江、放眼世界、掌握資訊、開創未來」。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林美社區-林美雄武舞獅團













林美社區 林美雄武舞獅團
1961年,蔡焜旭師傅自雲林北港一路風塵僕僕來到宜蘭礁溪落腳,蔡師傅深諳少林拳術,棍棒刀槍,樣樣精通,尤其是舞獅技巧,更是爐火純青,很快就聚集了一群愛好武術的村民,要求蔡師傅開班授徒。
此後,每當黃昏日落,社區內游家稻埕就響起了陣陣獅鼓聲,一個個英雄好漢,就在蔡師傅調教下逐漸成材,林美雄武舞獅團的名氣也越來越響亮,每逢縣內廟會或慶典活動,總會看到林美社區武術高手的舞獅表演和拳術兵器對練。如今的團員已經是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了,雖然蔡師傅已別世多年,團員間的傳承,仍然順暢,對師傅的教導,仍然懷念。
下圖為1970年11月18日宜蘭縣首屆縣長杯國術錦標賽礁溪組合影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林美社區-林美山上的佛光大學













林美社區 林美山上的佛光大學
佛光大學為星雲大師於1993年所創辦,至92學年度為止,學校總人數已達1200人,並已經造就了50位研究生畢業,稱之為宜蘭地區最高學府可說是名符其實。佛光大學位於林美山上,校園內風景秀麗,自然與人文兩者渾然天成,居高臨下可俯瞰蘭陽平原,每到假日觀光客蜂擁而入,美麗的校園成了尋幽訪勝的好所在。
校園內的建築物都以「雲」命名,「雲起樓」為行政大樓以及社會與人文學院的教室,教授研究室亦設於此,是學校的中樞建築。「雲來集」為學生住宿與校內用餐之處,一樓並設有交誼聽,提供學生討論課業以及休閒聚會之處。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林美社區-德佑大道













林美社區 德佑大道
1993年,佛光大學醞釀設校於林美山上,當時僅有一條寬僅6米的產業道路,且坡度及彎度皆不利大卡車出入,因此校方和礁溪鄉公所及地方人士協商,另闢捷徑,德佑大道因此應運而生。
德佑大道入口沿林美溪蜿蜒而上,全長3500公尺,沿途花木扶疏,景色宜人,不時看見清澈溪水潺潺流過,每逢假日,大量熙攘上山觀景的觀光客,早已被沿途秀麗景色深深吸引了。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林美社區-簡易自來水













林美社區 簡易自來水
林美社區地勢較高,早期自來水公司供水水壓不足以將水送到社區,居民用水非常不便。1994年7月,經村長游棠海的奔走,台灣省政府專案補助1200萬元,設立簡易自來水廠,供應全村及三民村部分村民飲用水。該簡易自來水水源來自海拔600公尺的紅淡坑及魯潦仔坑,水管總長度12公里,中間設立了六個沉沙池,兩個蓄水池,造福了2000多位社區居民。為了建立使用者付費的觀念,每戶酌收100元維修保養費用,村民感謝政府德政之餘,都能全力配合。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林美社區-礁溪高爾夫球場













林美社區 礁溪高爾夫球場
林美高爾夫球場座落於林美山上,三面群山圍繞,一面向著大海。球場海拔270公尺,登高臨下,遠眺太平洋海天一線、龜山島、蘭陽平原、五峰飛瀑盡收眼底。山坡陵地綠草如茵、球場後湖光山色、蒼翠秀麗,景觀之美,獨步全台。空氣清新,冬暖夏涼,誠為揮桿、聚會之勝地。
本球場於1981年聘請陳金獅先生精心規劃、設計,經過近10年的整地開發,於1991年完成符合國際標準的十八洞球場。本球場積極配合政府觀光政策及活動,也希望帶動社區整體發展,相輔相成,共存共榮。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林美社區-植樹活動—預約森林城市













林美社區 植樹活動—預約森林城市
林美社區宜五線(山腳道路),自楓樹橋至黎明牧場兩旁,在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2003年擴大植樹節種樹活動之後,全面進行道路綠美化,結合社區民眾力量,種植各種樹苗,例如烏心石、土肉桂、肖楠、杜鵑等,以教育民眾、影響民眾,讓民眾瞭解樹木、親近樹木,愛護樹木,建立人與樹之間的新情感,繼而吸引全國民眾一起投入植樹綠美化行列,以建造自然美麗的綠色生活環境,提昇居住品質。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林美社區-環保志工楷模–游榮春













林美社區 環保志工楷模–游榮春
1990年,慈濟證嚴法師呼籲「以鼓掌的雙手,來淨化社會」,各地的環保志工利用街頭為道場,從個人的行動為起步點,串聯成線,更推展到面,落實社區志工精神。
服務於鐵路局目前擔任本社區總幹事的游榮春,便一頭栽進環保與資源回收工作,成立礁溪環保義工中隊,2000年榮獲環保署表揚,2001年1月代表全縣環保義工接受阿扁總統環境清潔總動員授旗,2003年2月再度蒙阿扁總統召見頒發全國十大優良環保義工獎,2003年5月也榮獲服務單位鐵路局頒發模範勞工獎。
游榮春先生說:獲此殊榮,全是礁溪中隊每位義工平時努力所得來的,應與大家共享。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