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大進社區-草漯仔風孔仔茶













大進社區 草漯仔風孔仔茶
這個靜謐幽美的山上沼澤窪地,是桃園來的移民用故鄉的「草漯」來命名。
草漯為茶葉專區,具備栽培優良品質的茶葉的各項卓越條件:
1.南北走向的淺小山谷,形成天然風空,輕風徐拂,露水快乾,少病蟲害;下雨時,葉面濕潤度平均。
2.日照充足,尤其是東照日。
3.水質清冽,無污染。
4.一流的土壤:經水土保持局檢驗,本區的土壤最適合種茶。
5.歷史悠久、技術好:自1920年即已專業栽培,技術一流,歷次比賽均獲得很好的成績,是目前宜蘭縣種茶專區歷史最久者。
6.品種:以烏龍茶為主,金萱、翠玉亦適量栽哉。
產期:4至12月,茶葉全年供應。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淋漓坑綠竹仔筍













大進社區 淋漓坑綠竹仔筍
淋漓坑地區屬沙壤土質,地質鬆軟肥沃,雨水充沛,東照足,空氣清新,無任何污染,是宜蘭縣最大的綠竹筍產地。
淋漓坑綠竹仔筍的特色:
1.無斑紋病。
2.肉質細膩。
3.清甜、口感佳。
4.可生吃,甜脆如梨。
產期:5月至10月。

綠竹筍美食烹調:
涼筍:
綠竹筍帶殼放進滾水中,
然後小火煮40分鐘,撈起、
去殼,冷藏切塊後淋上美乃滋,
就是一道香脆清甜的涼筍。
鹵綠竹筍:
綠竹筍帶殼用刀尖鑿洞,
放進鹵味滾水中,
文火慢煮,入味後撈起,
去殼,是一道美味菜餚。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小埤仔水果—高接梨、柳丁













大進社區 小埤仔水果—高接梨、柳丁
整個春天,小埤仔就瀰漫在濃濃的花香。修剪得整齊美觀的桃子園,是一片壯麗的粉紅色花海。緊接著陸續開放的柳丁、柚子濃郁的花香就蕩漾在小埤仔的每一個角落。
甜桃、蓮霧、柳丁盛產時節,小埤的道路兩旁也熱絡起來,農家自產的時鮮水果就陳列在路邊讓遊客選購。想要體驗採果的樂趣,可以到果園自行採果,這裡,大部份果園可以開放採果。
無論選購或自採,只要你上門,熱誠、純樸的農夫就會請你嚐鮮,愛吃多少就吃多少,當然是免費的。
高接梨:清香、多汁、甜度高。
產期:8月至9 月。

柳 丁:清香、多汁、甜度高。
產期:11月中旬至1月。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小埤仔水果—甜桃、蓮霧













大進社區 小埤仔水果—甜桃、蓮霧
小埤仔地區屬砂礫壤土質,排水、透氣良好,雨水充沛,空氣清新無污染。農友以卓越的技術,辛勤的培育出各類品質優良的水果。
本地俗語說:「5、6月小埤仔多流氓」,因為 5、6月是小埤仔甜桃的盛產期,假日,絡繹不絕的遊客吃桃子前一定會擦拭桃子,所以,他們就成「 人」了(台語音同「擦桃」)。
甜桃:甜度高、多汁、
真正有桃子的味道。
產期:4至6月。

蓮霧:清脆、多汁、爽口。
產期:6月中旬至
7月中旬。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森林小學—大進國民小學













大進社區 森林小學—大進國民小學
在森林蓋一所學校,是許多人的夢想。但對大進國小來說,這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了,學校就是社區這個大觀光果園的一部份。本校開辦於1926年,是一所迷你小學,學生數60多人,每班約10人,校地1.1公頃。地廣人稀,學生享有寬闊的活動空間,環境的潛移默化,使他們心胸開闊,純真、善良、有禮。教師人事安定,與家長互動關係良好。班級人數少,可得到必需的個別輔導與關懷,學生享有充分的學習資源,老師也樂意做專長輔導,語言、電腦資訊、科學教育都有亮麗的表現。家鄉守護地圖繪製活動培育出來的學生,都成為愛鄉愛土的小小解說員。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社區總動員—我們的環境變漂亮了













大進社區 社區總動員—我們的環境變漂亮了
2002年10月23日,烏雲密佈,豪雨不停。
100多位社區民眾自備割草機等工具,冒雨在社區大小道路,割草、打掃、清除垃圾;20多名婦女努力的清洗活動中心。
雨中,全身溼透透的居民,毫不懈怠,一天下來,社區環境煥然一新。歲末,配合國家清潔週,更有將近200人參與社區環境整理,而這只是一個人口1090人的小村落。
依靠務農、做雜工維生的社區居民,生活並不富裕。但是,為了社區的整潔,他們放下了工作,不辭辛勞的付出,冒雨整理環境的情景,令人感動。
憨厚、純樸的村民總動員,使我們的環境變漂亮了。不過,更漂亮的是他們的心。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土風舞、義工隊,活動歡喜來逗陣













大進社區 土風舞、義工隊,活動歡喜來逗陣
土風舞隊、義工隊都是由社區婦女組成,她們是最具柔性力量的團隊。
土風舞隊,每週二次,利用夜晚在社區活動中心練習。平日,她們為農事、生活奔忙,難得有機會在音樂的旋律中放鬆自己。社區運動會精彩的演出,博得全場的掌聲,是她們最快樂的收穫。
穿著粉紅色團隊服裝的社區義工,有年輕的媽媽,也有白髮蒼蒼的阿嬤。整理環境時,她們勤快而細心的將活動中心的每一個角落,清洗得一塵不染。社區大型活動時,義工就忙著張羅一大群人的午、晚餐。藉由她們的巧藝,烹調出一道道很有媽媽味道的風味特餐。她們默默付出,讓人感受到柔性力量的偉大。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社區安全的守護者—-守望相助隊













大進社區 社區安全的守護者—-守望相助隊
互不相識的社區青壯年組成守望相助隊,隊員70多人,組成後就緊密的結合起來,催化了生命共同體的社區意識,他們是最團結、最有活力的團隊。
守望相助隊負責社區火、盜、意外事故處理,防止並追蹤偷倒垃圾、廢棄物,以及社區辦理活動時之交通指揮、秩序維護等任務。

本社區位置偏僻,是偷倒垃圾、廢棄物者的天堂,過去路旁、河床處處可見倒棄的廢棄物。
自守望相助隊組成後,一發現偷運廢棄物的車輛進入社區,隊員就緊急聯絡,追蹤、攔阻、通報,使偷倒者無所遁形。由於他們的認真、負責、窮追不捨,大進社區已是清淨之地。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社區學校聯合運動會













大進社區 社區學校聯合運動會
社區運動會是提供社區男女老少共同參與的活動,也是凝聚社區意識的方式之一。為了要讓老一輩的鄉親也能進場參與活動,就將大家熟悉的日常活動列入表演、競賽項目。
石頭彩繪的作品展示,讓終年操勞的農夫有機會接近藝術之美。土風舞隊的賣力演出,將歡樂的氣氛帶給所有的人。
挑起沉重的擔架,步履維艱的場景,喚起經歷艱辛歲月的老一輩的共同記憶,也提醒後代子孫不忘前人的辛苦建置。夯柴馬仔的特色活動,是老一輩的拿手本事,個個奮勇爭先。年輕一代夯起柴馬仔可就腳步凌亂,人仰馬翻;老人家免不了在一旁指指點點,互誇自己的當年勇了。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當我們同在一起,快樂無比,YA!—長青會活動













大進社區 當我們同在一起,快樂無比,YA!—長青會活動
社區長青會會員200多人,佔總人口數的五分之一。「堅守家園,辛勤經營」,他們的一生幾乎都奉獻給這塊土地。
為了表達對長者的感謝與關懷,社區就舉辦了敬老系列活動。
「甲阿公阿嬤開講」提及他們的過往歲月,也喚起他們的歡樂與追憶,所以,就有談不完的話題。
三天兩夜的自強活動,讓他們的視野變得更寬廣。遊途所見所聞也夠他們談幾個月了。
慶生會的辦桌是快樂的聚會。話題相投的阿嬤們自動圍坐一桌,天南地北的聊了起來。愛喝酒的阿公們當然是同桌共飲了。豐富美味的佳餚,讓阿公阿嬤吃得眉開眼笑,喜樂與溫馨洋溢著整個會場。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