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大進社區-擔擔架













大進社區 擔擔架
擔架通常是用來挑柴火的,本地開荒時遇到大石塊,就用擔架挑或扛來搬移石塊。光復後至1956年,本地人須用擔架挑豬菜,跋山涉水走12、13公里的遠路到羅東賣,換取5至10元的微薄現金。
據說身強力壯的男人,一擔可挑200多台斤,從大進村走到羅東,只須在廣興歇息一次。用擔架挑東西,一般人是不放下休息,大多是兩肩交換著挑,也算是休息了,但前進的腳步可不能停下。
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偶而也會三兩個約定日子,用女人專用的小擔架挑著約80台斤的豬菜,一路上吱吱喳喳的,像隻快樂的小鳥。難得上街,又可攢私房錢,腳步也就輕快許多。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夯柴馬仔













大進社區 夯柴馬仔
1966年左右,砍伐小埤仔山丘相思樹,做為瑞芳一帶煤礦坑上端的支撐用柴。搬運原木下山是一件艱辛又危險的工作,坡度陡峭危險的地方就需用柴馬以人力夯下山了。
用柴馬夯柴,須走崎嶇而長途的險路,將原木夯下山堆置整齊,再過磅以重量計算工資。只要不怕辛苦、危險,大人、小孩都可搬運原木。當時割稻工資一天為新台幣50元,而大人夯柴馬一天的工資約50-100元,國中生一天約20元,國小學生一天約10元。
當時本地國中、小學生會利用假日夯柴馬賺學費,為了讀書,也真難為這些孩子了。有些力氣較大的人,一趟就可搬運100多台斤的原木呢!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石頭彩繪













大進社區 石頭彩繪
黑石板是本社區番社坑的特產。黑石板屬沉積岩,硬度不高,經山洪沖刷後,石表細密光滑。民國60年代為園藝界所喜用,作為庭園之腳踏石。
因石質及造型特殊,民國90年宜蘭社區大學在本社區設石頭彩繪班,指導民眾作石頭彩繪,透過彩繪藝術,賦予黑石板另類的藝術生命。

在彩繪老師的指導下,社區婦女學習興趣濃厚。目前,她們的作品已有一定的水準,凡到社區參觀的來賓都會讚賞不已。
石頭彩繪製作流程︰
1.選石材
2.塗上石膏底劑後烘乾
3.塗上壓克力底劑後烘乾
4.構圖、轉印
5.著顏色後烘乾
6.塗上保護劑
7.待乾完成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小埤塘歷史空間













大進社區 小埤塘歷史空間
以前,小埤塘是泰雅族的獵場,平地人常常會入山伐木、抽籐。為了守護領域,泰雅人會格殺入侵者,就留下一些供人憑弔的地方。
肉坑仔:
日治時代前期,數群伐木工人及製腦工人,在這裡被泰雅人格殺。因人數很多,所以叫肉坑仔。
番仔豬椆:
日治時代初期,一群伐木工人在這裡被泰雅人包圍。倉皇逃生的工人發現谷口被封,轉頭逃入山谷,那情況就像豬一頭一頭被趕進豬椆宰殺,這個小山谷就稱為番仔豬椆。
剃頭店仔:
剃頭店仔的山崙上有一棵叫鹿角叉的千年巨木,泰雅人會爬到樹上瞭望,發現有人入山,就通知山腳下的族人予以格殺。「剃頭店仔」的名稱由來則尚待考証。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光立嶺之役













大進社區 光立嶺之役
1889年,統帶宜蘭防軍的劉朝帶,計劃由小埤塘貫穿南澳山地,開路直通花蓮港。9月,劉朝帶率領弁勇900人,由小埤塘開路入山。至光立嶺時,由劉朝帶坐鎮指揮之300人,幾乎全遭泰雅人(南澳群)馘首,倖存者僅20餘人,是為光立嶺之役。
因戰場位在蠻荒秘境,清朝文書並未說出正確位置。

為了尋找失落的古戰場,我們從「劉統領兵敗朱砂崎」這個傳說開始,花很長的時間查閱文獻資料、耆老訪談、田野調查,終於找到接近打狗坑源頭西側,有一座陡峭險竣的山嶺-朱砂崎。登上朱砂崎山頂,沿著稜線南行約3小時,可達南澳北溪附近的古戰場。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大進社區主要廟宇













大進社區 大進社區主要廟宇
大進社區有四座大廟:進安宮、慈惠堂、澤安宮、玉尊宮。
進安宮:是地方的庄頭廟,供奉三官大帝,和宜蘭縣一些農村的庄頭廟一樣,是由土地公廟沿革而來,金碧輝煌的外觀是1993年改建的。
慈惠堂:供奉王母娘娘,常與外地廟宇交流,就會有熱鬧的廟會活動。

澤安宮:供奉武財神,近年香客漸增,是香火漸盛的廟宇。雖改建新廟,仍保留著建於1946年的原廟。
玉尊宮:通稱“草漯仔天公廟”。香火鼎盛,農曆正月,往玉尊宮的道路,車輛大排長龍,香客將正殿擠得水洩不通,它的鹹粥是出了名的,「來去天公廟吃鹹粥」,是新年期間最常聽到的問候語了。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大進社區活動中心













大進社區 大進社區活動中心
大進社區有一座全國最漂亮的社區活動中心,只要來過的人,都會這樣稱讚的。
它是歐式風格的二樓半建築,黑褐色的洗石牆;線條明朗的白窗;斜屋頂的紅瓦。建物的藝術造型在高雅的光影色調襯托下,更顯出它的尊貴典雅。
一樓是社區民眾聚會、活動的場所,設有守望相助隊隊部、社區理監事會辦公室、衛生室。二樓是大型集會所,有一個漂亮的舞台。三樓溫馨高雅的咖啡廳,是交誼休閒的好地方。進安宮、石板屋、休閒廣場、停車場和活動中心空間配置完美。
中秋節聯歡活動、元宵節廟會活動、長青會活動………,社區大大小小的聚會,就在這快樂登場。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休閒農村民宿













大進社區 休閒農村民宿
大進社區是以水果、綠竹筍、茶葉生產為主的農業社區,自台灣加入WTO後,經營起來已日漸困難。提昇產業,轉型為休閒農業專區,是社區居民的共同願景。
受過民宿經營培訓及在地解說員培訓的中、青代居民,一致希望『大進休閒農業專區』是有水準、有品質的。
現在,已有社區居民經營民宿業,寬敞、流暢、幽雅的庭園,高雅的歐式建築,溫馨、柔美的住宿房間,並提供餐飲服務,是目前的經營型態。
年輕一代有意願經營民宿者,正在規劃與農家生活、文史、產業、生態串聯,著重農村體驗、人際互動、與社區對話的特色民宿。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大進社區深度旅遊













大進社區 大進社區深度旅遊
大進社區距羅東約10分鐘車程,是宜蘭平原保留最完整的綠色帶,也保存著最完整的散村聚落型態。寧靜和諧、鳥語花香,有如30年前的山村夢境。
與泰雅人爭戰的歷史回溯、水果的故鄉、茶園風光、綠竹筍的鮮美、昆蟲的世界、山鳥的樂園、無塵的環境。農村體驗、採果、賞鳥、觀景、登山、茗茶、生態觀察……。
您喜歡的題材,只要深入體驗、探索,這裡是不會讓您失望的。
步行或騎自行車,是社區旅遊的最佳方式。端看您設定的主題來決定。如果想做系統的、深度的旅遊,社區有解說員為您解說。
人生苦短,何必太匆匆。來一趟大進逍遙遊,洗盡塵世煩憂。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進社區-農產品加工:蜜餞、麥芽酥、桑椹汁、柚子茶













大進社區 農產品加工:蜜餞、麥芽酥、桑椹汁、柚子茶
大進社區是水果的故鄉,水果的種類多樣,產量豐富。居民就以在地產業,研製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加工。蜜餞、麥芽酥、桑椹汁、柚子茶,物美價廉,自享送禮都划算。
蜜餞:是最具代表性的產業。以傳統方法製作的蜜餞如:金棗糕、李仔糕、桔仔餅、橘仔餅等。美味可口,具鄉土特色的風味。

麥芽酥:材料有花生粉、芝麻、麥芽糖,不添加防腐劑、色素。純手工現做,不甜膩,不黏牙。香Q,入口即化,是品茶名點。
桑椹汁:以桑椹為原料製作的桑椹汁、桑椹露,是保健養生的健康飲料。
柚子茶:以文旦柚為原料製作的柚子茶是保健養生的飲料。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