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松羅社區-泰雅風味餐













松羅社區 泰雅風味餐
松羅社區辦理松羅國家步道巡禮暨護溪育林成果展,中餐是別有原住民風味的泰雅美食,席開62桌,其中30桌招待長官及來賓,32桌是社區村民認桌,人數約750人。這次的泰雅風味餐,我們委請本村—泰雅風味館老闆娘吳美玉女士所屬的團隊承辦,當天的風味餐有—打那白雞、打樣刈包、涼拌過貓百香果、田野酥卜肉、黃金豆腐、打那蝦—培根卷、勇士湯、馬告蒸魚、馬告蒸苦瓜、馬告炒山蘇、水果茶凍、養生木桶飯等十二樣,長官和來賓吃得津津有味。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松羅社區-永遠的yaba—華德露神父













松羅社區 永遠的yaba—華德露神父
華德露神父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出生於義大利,民國42年來到台灣,在羅東、冬山、大同鄉等地傳教。華德露神父大半生犧牲奉獻給大同鄉原住民;他生活節儉,每日踽踽獨行於寒溪、崙埤、松羅、牛鬥、英士茂安、四季、南山之原鄉部落傳教,但他都不覺得苦。他把原住民當作親人,真心關心我們,不求回報,五十年如一日,原住民感激他的恩澤都尊稱他為「yaba」,就是爸爸的意思。華神父一生熱愛這塊土地,把這裡當作自己的家。雖然您已離開了我們,您宗教家犧牲奉獻的精神,將永留在我們的心中;yaba神父,謝謝您!下圖站立中間白頭髮者為yaba神父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松羅社區-祈福儀式













松羅社區 祈福儀式
93年7月17日本社區(松羅)辦理的松羅國家步道巡禮暨護溪育林林成果展,其中的重頭戲就是祈福儀式。活動之前,我們社區先做了一間屋頂用茅草及三面用竹子做的小屋子,並做好祭台一座。當天早上九點鐘,先將祭品小米酒、糯米糕、山肉、醃魚、醃肉、山豬肉、小米、水果、豆、及玉米等,放在祭台;由本村高齡71歲的耆老王樹先生主祭,古守正、胡福能、賴金原、高阿花、李千代、李玉籣等耆老陪祭。主祭者高喊著並虔敬的敬告祖先:「請祖先們盡量的享用,雖然奉獻的東西不是十分豐盛,希望祖先保佑明年能有更好的收成,祈福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以便我們能奉獻的更多。」祈福儀式約30分鐘,在嚴肅隆重的氣氛下完成。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松羅社區-泰雅傳統建築













松羅社區 泰雅傳統建築
泰雅的建築,先用石頭砌成基牆,再用木頭、竹子架成房屋的柱子和拱梁,拿木板或竹子做牆壁,屋頂再蓋上一層層的茅草或竹子,這就是夏天涼爽、冬天暖和的泰雅住家。房屋邊還有穀倉、豬舍、雞舍,村落前還搭架了一座高高的瞭望台,監視敵人最佳防備。現在的原住民建築漢化以後,富原住民風味的建築,已不多見。像高角屋、瞭望台、穀倉、竹屋…等,只有在操場、表演場地或私人農場才有。因此,配合社區辦理93年度松羅國家步道巡禮暨護溪育林成果展的活動中呈現,非常的珍貴,本社區及村民將好好的維護與保存它們。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松羅社區-國家步道之六︰原生植物













松羅社區 國家步道之六︰原生植物
步道蒼翠的森林,充滿著熱帶雨林的氣息,茂密的森林終年常綠,是大地的寵兒,是假日旅遊、休憩和放鬆壓力的最好去處。低海拔的闊葉林,葉子較大且不厚,透光性好,林下植物茂密,許多的動物在這裡棲息覓食,蝴蝶飛舞,彷彿是一幅繽紛美麗的水彩畫。步道內有台灣山蘇,是大樹的綠項圈,葉形優美,嫩葉光華鮮綠,是原住民經常食用的野生植物,具有利尿,預防高血壓、糖尿病等功能;含有豐富維他命A、鈣質、鐵等。步道內除了山蘇之外,還有光滑的九芎樹、黃籐、月桃花、野薑花、野芭蕉…等,這麼美麗幽靜的世外桃源,歡迎大家來一遊,也請遵守規定,勿亂盜採或狩獵、毒魚、網魚…等。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松羅社區-國家步道之五︰原生昆蟲













松羅社區 國家步道之五︰原生昆蟲
●飛舞的地圖—石牆蝶。花紋很特別有點像地圖,是台灣產蝶類獨一無二的斑紋,原住民稱為地圖蝶。飛行速度緩慢,常常可看見她在樹梢或開闊林緣展翅滑翔或追趕附近飛過的蝴蝶。 ●音速小子—青帶鳳蝶。活動力強,喜歡在樹梢高飛,而且飛行的速度快,才剛停佇下來,隨即又振翅飛往他處,一刻不得閒。●飛在藍天的小小英雄—鼎脈蜻蜓和無霸勾蜻蜓鼎脈蜻蜓有著黝黑的身軀,腹部有藍灰色粉末,身體約長5公分,雄蟲胸部黑色,翅基黑色;雌重胸部背側中央黃色,翅端不具黑褐色。無霸勾蜻蜓是台灣體型最大的蜻蜓,也是目前唯一列入保育類的蜻蜓,其主要特徵是胸部正面呈逗號狀的黃色斑紋。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松羅社區-國家步道之四︰水濂洞













松羅社區 國家步道之四︰水濂洞
哇!澎湃的水柱從天垂直而降,撞擊的水聲音替這段路程帶來更多的驚喜!瀑布沖下形成的水濂,似乎有著灌頂的冰涼滋味,讓全身的細胞都站了起來。當陡崖的坡度落差很大,有時就會有瀑布形成的可能,而且奔騰的水流侵蝕力量是不容忽視的喔!所以河谷的演進與瀑布的生命息息相關,是象徵活力的鮮明標誌呢!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松羅社區-國家步道之三︰松羅吊橋













松羅社區 國家步道之三︰松羅吊橋
當我們漫步在松羅國家步道,不知不覺步行了800公尺時,眼前呈現的就是奇特的松羅吊橋。吊橋寶藍的顏色,與藍天相輝映,感覺很有有活力,好似自己年輕了許多。松羅吊橋呈V字型,因此,當我們過吊橋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並注意安全,要慢慢的走過去,不可嬉戲,以免發生意外。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松羅社區-國家步道之二︰小橋流水與天然SPA













松羅社區 國家步道之二︰小橋流水與天然SPA
進入松羅國家步道的第二個景觀就是小橋流水與天然 SPA,左側是用茅草製做成的原住民涼亭,涼亭約佔10坪,具有原住民的風味。小橋邊的天然SPA,從小溪澗刷下來,如小瀑布的往下衝下來,景色非常美麗,如入人間仙境,心曠神怡,常會流連忘返。小橋邊的小瀑布—天然 SPA,並不是常見的,只有颱風或大雨過後才會出現,因此,要欣賞如此奇景要把握時機,千萬不要錯過喔!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松羅社區-國家步道之一︰生態保育教學園區













松羅社區 國家步道之一︰生態保育教學園區
觀魚區是到松羅國家步道第一個景點,右邊的斜坡地是本社區已退休的陳全主任所栽種的山蘇,佔地約五分地;左邊就是觀魚區了。觀魚區水流緩慢且水清澈見底,在這裡漫遊的魚群約一萬條左右。苦花魚(台灣 魚)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非常悠閒自在,來觀魚區賞魚的旅客,都豎起大拇指說:「好棒啊!你們護溪已成功了,可喜可賀!」我們常告訴遊客們:「雖然我們護溪有成,但請你們不要餵食牠們(苦花魚),恐怕會撐死牠們喔! 」遊客們皆點頭,也希望我們要珍惜它們。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