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永光社區-吸管創意-營造居民互助精神













永光社區 吸管創意-營造居民互助精神
  「吸管」多麼光鮮亮麗方便之產物,但如同大家所知「吸管」是由塑膠所製成,在其光鮮亮麗外表之下,是極其繁複的石化提煉與製作過程,但往往當我們買了飲料並用隨手附上的【吸管】享用完之後,一根吸管便「壽終正寢」,原本亮麗的產物變成了大量污染地球的萬年垃圾,在資源回收觀念正盛的現代,亦鮮少有吸管回收再利用,其不爛不易分解的特性更成為易藏污納垢的環保殺手。  有鑑於此,並因應資源回收「價值再創造」的潮流,學員們可學到原本被視為垃圾的吸管竟能有如此多樣的變化,讓這樣的巧思豐富生活的創意,使其短暫的生命變成永恆的藝術品。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永光社區-社區健康講座













永光社區 社區健康講座
  社區為了讓居民瞭解家中老人如何安全用藥與預防保健中定期各項篩檢的重要性,每年皆安排相關健康講座,為居民健康把關並守護大家的生心靈健康;特聘南陽藥局葉藥師、蘇澳鎮衛生所醫師及護理師等作深入淺出的解說及鼓勵老人運動,並由政府提供免費預防保健四大癌症篩檢服務,期共同照護健康、降低醫療資源的浪費,提供方便性、可進性的照護系統。  此外,社區結合社福與醫療團隊,共同營造全人全家全社區健康照護系統。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永光社區-忠靈塔













永光社區 忠靈塔
  日月宮忠靈塔創立八角柱形,始建於1973(民國62)年其形取自於文王八卦之理,河圖、洛書演變之象,乾轉坤旋,趨吉避凶之功,故取其形也。
  申請肇建本塔緣起於配合政府環境,綠美化政策,並為安置清光緒年間,隨軍渡戌守蘇澳兵軍士,及清廷特派登仕郎王家驥,因故塚流落於本宮周遭金字山,蛙仔湖一帶忠貞兵士靈骸而肇建靈祠,緣此溯念取名忠靈塔,當年申請既獲得相關單位核准肇建至今。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永光社區-蘇澳日月宮沿革













永光社區 蘇澳日月宮沿革
  日月宮由劉祥臨發起創立,始建於1965(民國54)年,取名為「日月宮」綠起祥臨平生敬仰日、月星辰,焉知渾元藏氣日月所生,滋生潤育,萬物所賴,故公敬書【日月宮】,綠此鼎名肇廟,太陽星君早期始建簡陋,取材即以棧木為柱、思樹為架,竹柱為樑,木片為壁,皮紙為屋,簡陋皮庵即本宮始建廟貌,祀神立起初只塑有太陽星君,太陰星君金身供奉膜拜。
  西元1968(民國57)年設立重建委員會改建,於1985(民國74)年平基興建,完基於1988(民國77)年並增添奉祀玉皇上帝、九天玄女二殿共五殿至今。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永光社區-社區基督禮拜堂













永光社區 社區基督禮拜堂
  基督禮拜堂係社區轄內唯一之教堂,又稱為協同會國語禮拜堂,在美國傳教士「士葛留編與聶藹德」兩位牧師的籌備下,於1955(民國44)年7月成立,至今巳半世紀之歷史,1962(民國51)年起由劉守道先生牧會至今,在當時民風純樸的時代,國語禮拜堂曾是社區文化信仰的一環,傳播上帝的福音,當年曾在主日禮拜領取「糖果、餅乾、卡片」的小朋友們,今已成家立且兒女成群,但糖果的甜蜜滋味和上帝的恩典仍是童年永恆的回憶。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永光社區-蘇澳消安守護神—消防分隊













永光社區 蘇澳消安守護神—消防分隊
  蘇澳消防隊成立於1950(民國39)年,位居蘇澳鎮中山路一段8號【臨時處所】,因實際需要,於1997(民國86)年經各方協調暫租台汽舊舍使用。1998(民國87)年消防署成立後,鑒於蘇澳消防分隊無自用之廳舍可供使用,遂計畫興建蘇澳消防分隊辦公廳舍,經縣府消防局、立委、議員、地方士紳及英勇義消同仁努力奔波之下,終獲森林開發處同意無償撥用現址興建(前為森林開發處員工宿舍)並於2002(民國91)年興建完竣啟用,邁向新的救災里程碑,提供辛苦消防人員有個待命救災之場所,保障蘇澳鎮百姓生命財產之安全。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永光社區-綠色盎然的永光古厝













永光社區 綠色盎然的永光古厝
  本社區座落於延平路35巷2號之瓦屋,原係蘇澳鎮公所之宿舍,目前該屋屋頂、牆面長滿壁虎藤,總長度60公尺,寬度17公尺,計算覆蓋面積約400平方公尺,據社區耆老陳述:瞭解該些壁虎藤係於1968(民國57)年由中興紙廠移植至蘇澳鎮公所宿舍,至今巳有43載的歷史,今該些壁虎藤承載著幾許居民的點滴故事及記憶,彷彿記載歲月久遠的痕跡,這些壁虎藤巳覆蓋10戶左右民宅,儼然成為「永光社區」綠色新地標建築物。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永光社區-重陽敬老活動之一隅













永光社區 重陽敬老活動之一隅
  由於就業因素,里內年輕人外移他縣服務,人口外流嚴重,老弱婦幼居多,里民少有聚會活動。自從成立了「永光社區發展協會」後,無形中帶動了里民蓬勃氣息,為了照顧社區年長者,特成立了「永光社區長壽俱樂部」,平常辦理一些聯誼活動,每年重陽節均辦有聯歡晚會,讓社區年長者走出戶外,連絡彼此情感,並感謝他們昔日為社會之奉獻與付出辛勞,宏揚敬老尊賢之美德,政府在面臨高齡化社會之後,不能獨自承擔老人照顧的責任,但相對過去,社區所扮演角色應變得更積極、更重要。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永光社區-中元普度—居民信仰













永光社區 中元普度—居民信仰
  中元普渡傳言係孤魂野鬼無人祭祀,國人統一在每年中元節祭拜,當初社區係由里民各自祭拜,後經地方耆老協商改由白米區四個里輪流祭拜,因社區年輕人為就業關係,紛紛移住他鄉,社區老人及幼童無力辦理中元祭拜活動,因而改由「里辦公處」統籌辦理中元普度祭拜事宜。
  普渡祭拜的意義不只是消極地害怕惡鬼在陽間鬧事,也有安撫亡魂、淑世救贖的精神,人們相信人死後會變成鬼魂,悠遊於天地之間,藉此傳揚孝道,也勉勵人多行善事,宣揚「博愛」、闡揚「追遠」、發揚「好施」的情懷,如此才具有實質的教育意義,儼然巳成居民敬酬「老大公」庇祐之祭祀文化。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永光社區-中秋節活動—居民聯歡一隅













永光社區 中秋節活動—居民聯歡一隅
  中秋節是傳統佳節,目前巳成為國人重要節日之一,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社區為了凝聚居民參與各項活動,每年中秋節,特舉辦千里共嬋娟【中秋節】聯歡活動,內容有烤肉、趣味性競賽、歌唱賽等,並由社區媽媽教室配合料理美食,邀請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分享,一起慶佳節,藉此連絡社區居民感情,讓居民有個溫馨節日活動。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